万紫千红总是春
——山田班简讯七
吴 蓓
年初八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年迈的父母,提前4天返回学校。一是需要时间收拾自己的房间和教室,二是需要备课和开会。
3月2日开学第一天,我想象中,放假那么多天,孩子们一定会比较躁动。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他们没有出现我预想中的情况,一切都很顺利。我按照往常的流程,先诵读再分享、安静、晨颂、武术、笛子,最后是让他们画画春节的印象。
威 武 的 门 神
3月5日是元宵节,中国的传统是过完元宵节才算春节结束。1月31日放寒假前,我觉得离春节时间还早,就没有带入有关春节的内容。开学后还有4天的春节,正好可以弥补一下和春节相关的内容。结合元宵节点灯和舞龙的习俗,我把去年讲过的满族故事《冰灯的传说》、《元宵节舞龙的传说》又口述了一遍。我还重讲了门神、窗花能避鬼的来历。
“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二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虎,悬苇索以作取!”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民间画出他们的模样,贴在门上,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贴门神的桃木板就被叫做‘桃符’。
我们开学读的第一首千家诗: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我有好几套汉声出版的大幅门神,上面的门神对于孩子们来说太难画了,我就临摹了汉画像里的古老门神:神荼和郁垒。
以下是孩子们画的:
最不可思议的是一位男孩,画门神的时候,他总是下座位,这里转转,那里看看。我几次提醒他去画画,他还是坐不下来。估计再有十分钟就要下课了,我说:“你上课不画,那就午餐后留下画吧。”等到下课时,我才发现他想画的是汉声出版的门神:
这天,他不停的画,直到完成。所有的孩子都赞叹不已,我也是。我把汉声出版的大幅门神送给了他。第二天班上有的孩子受到启发和激励,也开始跃跃欲试临摹门神。
这是另外一个孩子临摹的门神:
没有老师教过我们班的孩子临摹,他们能画出来实在令我惊叹。身为教师,如果能够把孩子的天赋潜能发挥出来,我就深感欣慰了。孩子们画得比我好多了。孩子之间的互相观摩、激励也是学习的重要部分。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节在父母身边,我去了附近的公园,正好梅花盛开,好多年我没有在初春时节看到满树的梅花。我想如果孩子们能够看到春天的花那该有多好啊!中国的古诗里,描述春天的景色,时常会提到花。
带孩子们去看花的提议,得到家长们的支持。2位家长亲自去踩点。最后确定3月10日周二去华南植物园春游,园里有牡丹展,3月10日是最后一天。
华南植物园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植物园和最重要的植物种质资源保育基地之一。到达华南植物园后,我才感觉到这是个即能欣赏自然美景,又可以进行自然教育的最佳场所。有点遗憾的是,我们在温室里逗留的时间长了一些。
孩子们坐在草地上画画眼前的自然风景:
我从植物园的地上捡了好多的花瓣,第二天利用上午主课时间,让孩子们用花瓣拼图:
我们每天唱诵的《千家诗》,都是描述春天的,孩子们的诗情画意显得春意盎然:
每周末的书法作业,写了:“春有百花”、“春风花草香”。
课堂上我们还写了古代的:“春”字:
可以剪纸吗?
上学期最后一天的主课,我给孩子们出示了几幅爱迪特老师的剪纸窗花,以为他们会剪出一个大概的形状。结果发现,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仅凭观察模仿,还不能剪出窗花。
我在看北师大版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材时,受到启发,开学的第一天下午就带孩子用剪刀剪对称图案。先是剪对称字“土、王、中”,然后是4个简单的对称花样。下课了,孩子们还是兴趣盎然。于是,过了2天又剪了一次。我们用书法课上写过字的毛边纸,作为练习纸用,会剪后,才可以用彩色纸来剪。
胡萍老师在十评中国华德福教育的文章中提到,有位家长问她:“胡老师,华德福幼儿园不准许孩子使用剪刀,但我的孩子这段时间很想用剪刀来剪纸,我可以满足孩子吗?”我是从胡萍老师老师的文章中才得知华德福教育不让幼儿园孩子用剪刀,我奇怪自己怎么不知道?我以为一定是极个别的国外老师这么说,于是就变成了一条规定。我的看法是老师自己决定是否可以让孩子用剪刀,而不是某个国外的华德福老师怎么说的。
没有想到事隔三年,正当我兴致勃勃打算再次带孩子剪纸时,听到类似的声音:华德福教育是不主张在小学低年级剪纸和折纸的,孩子的身体正在建构中,而剪纸的行为和身体建构的力量是反向的。华德福强调儿童教育要从整体出发,而剪纸却是把一样东西剪碎了,破坏了孩子对事物的整体感。另外,剪纸和折纸,孩子很快完成,和编织一个竖笛套相比,剪纸或折纸,让孩子快速得到结果,对过程的体验不够,没有起到培养孩子意志力的作用。还有一个理由是,纸的原材料是树木,单从纸张是看不出树木的。而手工编织用的毛线就比较容易看出和羊毛的关系。如果为了节日庆典,是可以剪纸的。
我听完后感到非常惊奇,华德福教育真的有不许幼儿或小学低年级孩子用剪刀的说法。照此推论的话,不能让孩子用刀来切菜,因为切菜的过程也是把一个完整的东西破坏了。食育课上我们包过饺子,擀饺子皮之前,一定要把面揪成一小块,难道我们也不能做了吗?观察孩子们剪纸或折纸,就会发现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剪对称图案,成人看上去很简单,可是对于孩子却没有那么的容易。第一周安排的2次剪纸活动,大约花了2个小时,总共7个简单的图案,包括3个对称的汉字,还是有个别孩子没有剪完。虽然比起手工课编织一个竖笛套或一个口袋,所需要的时间少多了。但不能因此说,孩子很快得到结果,没有锻炼到意志力。
至于用到的手工材料,一定要看出原材料来,那么棉线也不能用了,因为根本看不出是棉花做的。
我想华德福的创始人斯坦纳先生不会有不能剪纸、折纸的规定。一定是后来的人根据华德福的理论推想出来的。剪纸和折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外国人是难以理解为什么中国人要剪窗花。
我从图书馆借了一本《发现之旅》,是华德福小学老师讲述自己带二年级的经历。在数学课上,“接着我们继续用剪刀剪掉我们的三角形——”,我瞪大眼睛反复看了几遍,的确白纸黑字写着用剪刀!还有一处,“需要做——初步剪裁。整个班级的运动技能虽然有所进步,不过还没有达到——足够好地‘剪裁’出任意准确度所需形状的地步。”虽然没有明确写用剪刀,但我想象不出,不用剪刀的话,如何剪裁?既然可以用剪刀剪三角形,为什么不能用来剪纸?
从一年级开学至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我们班级总共有过5次剪纸。我赞同胡萍老师说的:“当孩子非常喜欢使用剪刀来剪纸时,除了专注力得到发展,孩子在使用剪刀时,手的运动促进了大脑的发展,手、脑、眼的成功配合,能够让孩子获得成就带来的高级精神愉悦,当看到自己用剪刀改变了纸的形状,做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时,这对他自我效能的积极认知有着巨大的作用。”
写字用铅笔还是蜡笔?
我开始带一年级时,不知道华德福的观点是不能用铅笔和田字格本。后来有老师建议我让孩子用蜡笔写汉字,我很诧异,我自己都用不好,蜡笔那么粗,很难写的。这位老师说:“这就更加需要努力去寻找蜡笔端点的合适位置。孩子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对孩子是有好处的。”孩子刚开始学习汉字,横平竖直都写不好,还要注意写字姿势,还要不时地寻找蜡笔端点的那个适合位置,实在太难了。我常用华德福彩铅批改作业,需要给孩子写一个示范字时,我不得不用铅笔。彩铅很昂贵,我舍不得削得尖尖的,而粗的笔头无法写出端正的字。
在读《发现之旅》一书中,我意外看到:“在用蜡笔书写时,哪怕是成年人,如果他们想‘画’一个字母,都会发现难于确定蜡笔头到底在哪。因此,这个学年的下学期开始推出了铅笔。孩子们的书写则提高了100%!”
用蜡笔写英文字母都那么难,更何况中国字!我真的很纳闷,为什么不能用铅笔写字?看来,不能用铅笔和田字格本,也只是部分外国老师的观点,并不是必须要遵守的规定。
新西兰的资深华德福老师Peter Patterson说道:“华德福的教学大纲存在了80多年,快90年了。规则越来越多,这是一种悲哀。大纲中说在一年级的时候,孩子们要使用蜂蜡做塑形。而斯坦纳说的是一年级应该使用粘土或者泥巴,而不是那种一片一片的蜂蜡。大纲中说从六年级开始做木工,木工首先做一把厨房可以用的木勺子。这也是一种误解。斯坦纳有一次去视察一所华德福学校,问六年级的老师:是否为孩子们开展了木工活?都做了什么木工?老师说:做了木勺子。斯坦纳说:很好。这就是大纲中六年级做木勺子的来源。”
我的班级自去年11月搬到新的教室后,空间太小无法做晨圈,我一再解释说明,可是总有人提出,我应该带孩子做晨圈,似乎做华德福教育就必须有晨圈。Peter老师在亚洲的2所华德福学校中观察到,每天主课上的晨圈一直进行了1个小时,然后孩子们休息,上厕所,喝水等等。然后只有30分钟的时间上主课,而且完全是老师在讲,孩子在听。他说这完全不对!“主课通常至少需要1.5小时到2小时的时间。而每天一开始的晨圈,5分钟就可以了,让孩子们真正的清醒过来,保持和谐的状态就可以了。”我曾经遇到一位挪威的华德福老师,他说他从一年级就不带晨圈。对别人解释多了,我觉得自己变得有点不耐烦,干脆把理由写在这里。
70多岁的Peter认为: “大家需要非常小心华德福的一些传统。因为规则固化,会带来华德福教育的死亡。华德福教育中其实没有什么斯坦纳方式。华德福教育不是制度性的教育。如果制度化,会带来一些非常奇怪的结果。比如:(1)华德福传统中的3天节奏:第一天讲故事介绍主题,第二天讨论故事,第三天学写字。许多人认为必须这样。那么如果只剩两天到周末,该怎么办呢?”“斯坦纳说的是:老师要使用自己作为艺术家的直觉,思考什么是对孩子好的。如果我们今天把大纲作为死的规定,那么华德福学校就该结束了。”
数 学
3月2日开学第一天,我问孩子今天是第几个九的第几天?去年12月22日冬至是一九的第一天,到了12月31日有10天,1月有31天,2月有28天,再加上3月的2天,总共多少天了?我在黑板列出4个数相加的竖式,71天。71天里面有几个九天?7个九天,再加上8天。到了3月12日,我们又计算了一次,正好是九九八十一天,一天一划繁体字的“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正好画完。这为第三周学习2位数竖式连加埋下伏笔。
以往刚开学的二至三周(安排2周的情况,是因为正好2周后是中秋节或十一长假),我都会安排形线画,这次我想把形线画安排在主辅课里,不作为三周的教学版块。
我们第一个的三周版块是数学。主要内容是学习2、3、4、5的乘法口诀,以及2位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由于上学期期末已经带入了乘法,这三周在复习巩固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更加侧重乘法口诀。
第一周主要复习乘法的意义,我用敲五音琴的方式,让孩子们根据声音来摆放小石子。比如敲了四个不同的音,每个音敲5下,就排列为4行,每行5个石子,写出乘法算式:4×5=20,写出除法算式:20÷4=5。然后还练习了第几行、第几列。比如:“拿走第三行的第二列小石子。”练习几次后,孩子们2人一组,一个同学拿走其中一个石子,另外一个同学说出拿走的是哪一行哪一列的石子。
我们还学习了乘法交换律,2乘以4和4乘以2是相等的。
有一天我们专门练习了应用题,比如一个盘子里装3块蛋糕,有4个盘子,一共有多少块蛋糕?让乘法计算和实际生活产生连接。
数学版块的第二周主要学习了5的倍数。第三周主要学习了2位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三周时间用了4次主课,做了4页的公立小学二年级上学期的乘法练习题。我感觉到,仅仅实物操作和黑板上出几道题目是远远不够的。我确信班上每个孩子都基本上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和计算,但一到做公立小学的题目,还是有些晕头转向。困难之一是不理解题意,需要我仔细去解释,困难二是题型的变化多样。虽然是4、5的乘法口诀的练习,但变变花样,就不知怎么办了。比如:4×4-4=( )×( )。我在黑板上举例说明:3×3-3=(2 )×(3 )。这样的题目我自己感觉让孩子们做一做是有益处的,是在孩子可以理解的范围内的。不知从华德福的角度看,会过早唤醒孩子吗?或由于抽象而伤害到孩子?或者我必须带入一个图景或故事才能做这样的题目?
华德福的数学题目,似乎侧重于用精灵、国王、小松鼠之类的故事来引入所要做的计算题目,而公立小学的题目,全部是真实生活里的应用题,比如,全班24个同学周日去爬山,已经到了17位同学,还有几位同学没有到?
在《发现之旅》一书,作者费尔曼写道:“回顾不同的地精:加法(绿色)、乘法(黄色)、减法(蓝色)、除法(红色)和计数(橙色),我讲了其中一个地精(数到九十九地精)的故事。——乘法地精有很多,比如被2乘地精、被3乘地精等等。——谁拥有最多的麻袋,被3乘地精还是被9乘地精?数到九十九地精又是如何设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看完这一页,那么多不同的地精名称,我的头脑被蒙住了。我读了几遍还是没有弄清楚题意。也许我的大脑过于理性,难以适应这样的表述方式。
华德福的版块教学方式,本意是集中学习数学,然后放下所学的内容,换成语文的学习,让数学内容沉淀三至四周,再来学习数学。我以为在语文版块,就不学习数学了。可是《发现之旅》的作者费尔曼说,语文或形线画版块,定期的数学练习课至少需要一周2次。
我曾发现,三周的数学版块后,再听写汉字,孩子们遗忘了很多。我困惑对于中国的文字,完全沉淀三周再来复习,是否合适?于是我在数学版块,每周有一次的语文练习。但在语文版块,就极少做数学练习了。看了《发现之旅》,我可以放心的在语文版块的三周,每周至少做一次数学练习了。
费尔曼还说:“我们太常‘陷入’旧有的‘尝试和信任’节奏式的教学方法,比如什么都拍手和跺脚!就像阅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学会了去用视觉识别代表一个字的字母序列,所以我们也应该给予孩子们去用视觉识别代表一个总和的数字序列的机会。”
有家长问我,为什么不结合身体的活动来学习数学?我们在一年级的晨圈里做过不少的扔沙包数数的游戏,到了二年级不能停留在用身体数数了,需要把用身体数三的倍数、四的倍数,用数字的形式表现出来,正如费尔曼所言,需要用视觉来认识数字的规律。当然,背乘法口诀时,仍然会结合身体的动作。
我们做了这样的乘法口诀表:
从汉声的数学图画书里得到启发,孩子们做了如下的练习:
用加减乘除的方式,来表达12。我惊奇的是,竟然有孩子写出192÷16=12。他是这样想的:24÷2=48÷4=96÷8=192÷16=12。
长 发 妹
按照华德福教育的观点,二年级主要讲圣人和寓言故事。寒假我再次读了王凤仪善人和米拉日巴尊者的故事,我对这2位圣人怀着无比的崇敬,但如果去和我们班的孩子讲他们的生平故事,感觉还是离孩子们的意识太遥远了。上学期我给孩子讲的猎人海力布,他为了大家的安危,宁可自己变成石头。寻找太阳的故事,讲述了父子两代人为了老百姓的利益,历经千辛万苦,找回被魔鬼偷走的太阳,他们牺牲了自己变成了天上的星星。海力布和这对父子,在我的心目中就是圣人。这样的圣人,更加贴近孩子。
出于这样的思考,又因为快到元宵节,我再次讲了《冰灯的传说》,故事中的巴图鲁为了制服吃人的九头鸟,也是牺牲了自己。
我们学校的日常用水来自山上,由于今年雨水很少,山上的水越来越小,我住在2楼,每天需要到一楼去拎水。虽然生活不方便,但也更加意识到生活用水不是来自水龙头,而是大自然!住在周边的学生家庭,也有几家遇到停水的困扰。
第三周我讲了侗族的民间故事《长发妹》。许多年前读到这个故事时,我就喜欢上了长发妹,她有着黑黑的长头发。她住的村子没有水,每天要到7里外的小河去提水回来。有一天,长发妹在山上发现一个泉眼,山神威胁她,如果告诉村民,就要把她杀了。长发妹害怕山神,不敢告诉村民。她每天都在说出泉眼还是保守秘密中挣扎,以致满头的黑发变成了白发。有一天,长发妹看到一位老爷爷拎着水桶,摔倒在地上,她实在不忍心再看到村民们受苦受累,就带领大家找到泉眼。山神把她抓走,让她躺在瀑布里忍受瀑布的冲刷,多亏了榕树爷爷的帮助,做了一个石头人代替长发妹。最后她的黑黑长发又长出来了。
我分2次讲完故事,花了至少2个小时准备故事。大致情节容易记住,但还需要生动的细节描述,比如:“她的眼睛不再是水汪汪的,而是阴黯黯的了。她的脸蛋不再是红绯绯的,而是黄蜡蜡的了。她的长头发不再是黑黝黝的,而是枯焦焦的了。”这种口语,我是需要背下来的。
结合到植物园看牡丹和杜鹃花,第二周我给孩子讲了《牡丹的美丽传说》和《杜鹃啼血》的故事。
户 外 活 动
一周前和家长去了罗浮山自然保护区,看到我们班的孩子在山上活蹦乱跳,快乐无比。我感觉到目前的班级环境满足不了男孩子的运动需要。我们班楼下是个小院子,附近有个小树林,每天课间和午餐后,都是在院子或小树林玩。没有足够开阔的场地供孩子们奔跑、撒野。怎么办?
是否有可能午餐后早点上课?12点05分下课,到1点半上课,将近一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我参观过的国外华德福小学,午间最多休息一个小时。
我很赞同每天孩子应该在户外活动2个小时,目前的作息时间可以保证1个多小时户外时间,剩下的要靠家长去弥补了。在没有运动设施的情况下,完全放任孩子自由玩耍,运动量是不够的。
第二周的周二我们去华南植物园一天,第三周的周二上午有我的二节主辅课,天气阴湿沉闷,我带孩子们爬了附近的一座山。这座山我们在一年级时,周三下午经常来攀登,过了半年多旧地重游,孩子们纷纷说:“我们来过这里,以前这里有……。”
分享一篇文章
我的自白:光阴虚度的青少年时期
作者:迈拉•沃伦斯基
1956年,我只有4岁,我的母亲是位反传统主义者。她深深地被放任教育理论所吸引,在格林威治村为我找到了一所与她理念相同的私立学校,学校愉快地接收 了我。我知道她这样做是出于母爱,但这可能是她为我做的最糟糕的事。这所被我称为“沙滩与海”的学校吸引了很多与我母亲一样的父母。他们都是中高层专业人士,决心不让自己的孩子承受自己曾经有过的成长压力。“沙滩与海”是一所没有痛苦的学校,也是最让那些维护传统教育理念的人感到恐慌的学校。在这里,我很快成为一个自由教育的范例,我所拥有的是不学习的自由。
“沙滩与海”由15名教授自然科学的女老师和1名男老师创办。他们都是可敬的人,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我们与生俱来的创造力的保护中。他们非常强调艺术,但不教授任何技巧,因为在他们看来,任何形式的技巧都会妨碍我们的创造力。
快乐和象形文字
我们的各门功课都有一定的课时,但只要我们不喜欢就可以不去上。学校这项政策旨在避免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厌烦和痛苦,或是彼此竞争。我们没有任何考试,也没有难熬的时光。如果我厌倦上数学课,老师就允许我去图书馆写故事。我们所上的历史课,就是尽量去体验历史中某些并不重要的东西。例如,有一年,我们捣了玉米粉,做了印第安人的帐篷,吃了水煮牛肉,还学了两个印第安单词,这就是我们所学到的早期美国历史。还有一年,我们精心制作了民俗服装、陶罐和纸制神像,这就是希腊文化。另一年,我们化身为妙龄少女和身披盔甲的骑士,因为我们在学习有关中世纪的历史。我们用锡箔酒杯喝着橙汁,但从不知道中世纪到底是什么。我知道匈奴人出战前要拴好马,然后喝一大杯血,但是从来没人告诉我们匈奴人是谁,以及我们为什么要知道这些。有一年在学古代埃及史时,我们建造了金字塔,我做了一幅30英尺长的壁画,并费力地将象形文字复制到牛皮纸上。但是没有人告诉我这些代表什么,它们只是看起来很美丽。
无知非福
我们把大量时间用于发展创造力上,因为那些乐观得无可救药的老师说,快乐的生活源自创造。于是,在三年级之前,我们不学习阅读,因为学校认为早期阅读会抑制孩子创造力的发展。他们唯一教授给我们的是仇恨知识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一切。就这样,在整整9年的时间里,我们被迫发展着创造力。可是,“沙滩与海”没有造就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我们天天所做的就是不断建造和重建人际关系,这就是我们对于学习的全部理解。是的,我们确实非常快乐。在我们学校里,大部分10 岁的孩子都可以说是个文盲,但是,我们却可以告诉你英文课上,雷蒙德在桌子上的扭动表明他在“宣泄”;或者尼娜是个“内向”的女孩,因为她总是畏缩在墙角。
当毕业那天到来时,所有快乐的孩子都感觉如同坠入了深渊。我们深感遭到抛弃,父母们也是如此。毕竟父母为我们支付了不菲的学费,想让我们享受爱的自由,但我们进入高中后,看到的却是那些最贫穷的、来自贫民窟学校的孩子,往往拥有最美好的表现。无论我们上哪所学校,都是文化课落后、成绩最差的学生。
我们中的一些人饱尝了生活的冷酷,我在“沙滩与海”的一位旧时同学两年前自杀了,他就读于纽约一所最差的高中,因为考试不及格而被勒令退学后自杀。死时年仅20岁。我们之中还有一些人不得不进入精神病院,在接受专业治疗的同时,再一次享受了“自由创造”的过程。
在我自己的高中时代,学校的心理专家对我竟然如此缺乏扎实的知识感到迷惑不解。他建议我母亲让我接受心理测试,找出我无知的原因。事实上,我并没有信息障碍,而是根本没有知识。我的大多数“沙滩与海”的同学都存在类似问题,导致了严重的学习障碍。毫不奇怪,我的阅读理解能力处于平均水平的最低8%范畴内。 老师常会问我是怎么进入高中的。尽管我一直憎恨读书,但我还是懵懵懂懂地完成了高中学业,并进入大学(由于未被四年制大学录取,只能进入一所两年制专科学校,后来才进入纽约大学)。至今我都不明白我得到的竟是文学学士学位,我一直认为应该是理学学位。
学习的诱惑
我旧时同学的父母始终不清楚问题出在哪里。他们送到学校的是聪明伶俐、充满好奇心的可爱孩子,9年后,接回来的却是无可救药的青春期叛逆少年。也许有人会说,我们这些怪异的孩子即使上了其他学校,也都会怪异,但是,当你看到这个学校各个年级的学生都有同样古怪的行为模式时,你将会得出某种可怕的结论。
现在,当我看到12岁的小弟弟(就读于传统小学)在做大学水平的数学题时,我知道除了数学,他在其他方面也比我懂得多。此外,我还看到传统教育给我15岁的大弟弟带来的改变(他曾就读于“沙滩与海”,8岁时,我母亲终于悔悟,把他转入传统学校,以免重蹈我们的覆辙)。在接受了7年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后,他正在为建国200周年制作一部很有意义的纪录片。比起在“沙滩与海”,学生们用4个半月的时间扮演朝圣者,另4个半月扮演印第安人,从而打发完一个学年来说,我大弟弟现在所做的事情无疑是更好的学习经历。
现在我终于明白,学校应做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体系。如果他们没被吸引,也要把他们强行带入。我希望这一切曾经发生在我身上。
这篇文章让我感到震惊,虽然一个人的经历不具有普遍意义,但其中给予我的启发,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消化。我在网上搜索到这篇文章来自《勇于管教》一书,作者是詹姆士·杜布森,我赶紧上网购买回来。还没有来得及阅读。同时还买了这位作者的《培育女孩》,可惜没有买到《培育男孩》。
这学期我们班22位孩子,5位女孩,17位男孩。开学第一天看到他们,我的心一下子就融化了,无比的喜欢每一位孩子。
我们教室有2个卫生间,男孩用的是马桶,女孩用的是蹬坑。男孩的马桶上经常有尿,我提醒了几次,也请家长在家里留意,可是没有效果。在每天的分享时间,我再次提出这个问题,有孩子建议干脆女孩和男孩的卫生间互换使用。这个主意不错,我们先试一段时间。
湿水彩课上,我和孩子们一样,跟着玉涛老师的引导画画,孩子们赞扬我画得好,我画画最没有自信,没有想到会得到孩子们的好评。
我的父母为孩子们寄来当地的特产香榧酥,我们正好学到古诗:“天街小雨润如酥,……”,我请孩子们在品味的时候,体会一下“酥”的感觉。
我看到公立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考试分数里背诵占10%的比例。我们不考试,但适当的背诵有益于语文的学习,我告诉家长,我们只需要背诵《千家诗》,每周四到五首,如果家长已经督促背过了,我就不再检查。在班上背诵时,老师或同学可以提醒几个字。
我们用李叔同写的歌曲《春游》的调子来唱七言古诗,我和孩子们都非常陶醉其中,我尤其喜欢这首:
绝句
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015年3月22日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