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山田班简讯之二

 

108是假期后的第一天,虽然孩子们比较躁动,但我已经能够做到平静如水,假期之后或周一上课,经常会遇到孩子难以安静的情况。我不会担心自己没有做好,不会刻意要求孩子保持安静。我知道他们需要时间从无序的假期生活恢复到有规律的学校生活,也许第二天他们就能平稳下来。

 

                                                    长方形格子图 


为了呼应九月的形线画,也因为形线画有益于孩子的专注,108孩子们画了长方形的格子图。一年级下学期画的是正方形里的格子图,里面用斜线、横竖线分割成不同区域。我参考了世界著名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画了2张“格子图”供孩子们参考。我原来打算复印几张蒙德里安的格子图,担心自己线条分割得不好、色彩感不好。但考虑到课堂教学效果,我觉得不能去追求蒙德里安的标本,必须自己画出来。

2张是我画的:

山田班简讯之二

山田班简讯之二

      在长方形里画格子,只有横线和竖线,没有斜线和曲线,颜色34种,无需太多的颜色。至于如何在空间里划分,如何上色,可以自己发挥,也可以根据我的分布来画。这几张是孩子们画的:

山田班简讯之二

山田班简讯之二

      在主辅课上,我们还练习如下的“8字图:

山田班简讯之二

山田班简讯之二

先画个“8”,然后从上半部分左边的8字弧线开始,顺着8的线条画到底端,再连续画出左半个圆,到达顶端,沿着上半部分的右边的弧线下来,到达底端,再画出右半边圆到达顶端,可以一笔完成。每个孩子画2幅“8”字图,用二种不同方式涂色,体会不同填色带来的视觉效果。

 

                                          尽情地玩陶泥

 

十月份的3个周三下午,在乔治爸爸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玩陶泥。第一次是用陶泥捏一片从侧面看的叶子,难度有些高。第二次,乔治爸爸带孩子做城墙,孩子们还捏了各式房子。第三次,我们还是捏房子,但感觉上有了进步。从最初的毫无章法,到做好一块块的砖头,接着把房子搭建起来。

我感觉我们班的孩子需要陶泥来造型,男孩子们力气大,正好可以施展他们的精力。第二次玩陶泥快下课时,孩子们兴高采烈,班级弥漫着热气腾腾的欢闹气氛,到了晚上,我的耳边还回荡着孩子们的欢笑声。孩子们很想把陶泥作品带回家,永澍和宇卿的家长得知后,立即从家里带来足够的陶泥。第三次,孩子们心满意足地把陶泥房子带回家了。玩好陶泥,收拾干净,班上出奇的安静,他们把力气都用在陶泥上了。

但这样的下午,很难准时结束课程。玩陶泥的下午,没有时间再讲故事了。

玩陶泥的孩子:

山田班简讯之二
 
山田班简讯之二
 

                                                 数学板块

 

这个月三周的数学板块,主要巩固了100以内数字的认识和简单计算,比如整十位数加减整十位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我给孩子们做了公立小学的题目,发现孩子们计算题都会做,但遇到应用题有些困难。于是,我们加强了应用题的练习。

上学期我们就开始用石子数到100,十个石子排成一排。这样既练习了数数,又学习了十进位。在进行抽象数字的计算之前,我先让孩子们利用实物操作,来理解进位制和100以内的加减法。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王永辉教授给我的建议是,让孩子反复练习数数,一旦熟练于心,孩子就能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就能理解计算的含义。我深受启发,经常发一堆石子让孩子们数数。

一年级下学期,我发给孩子们一把石子,要求:一、先估算,然后数数;二、起初孩子们只顾数数,几次以后,我提醒他们如何数数不容易出错。有的孩子会主动十个一排排列石子;三、在此基础上,孩子之间互相数数,检查是否有误,这也是孩子之间的交流;四、请每组同学看看本组,最多的石子数和最少的石子数,我写在黑板上,然后问:“哪个数字最大,哪个数字最小?”

这学期我进一步问,除了这种办法,还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哪个同学石子最多?哪个同学石子最少?孩子们还很难想出来,那天孩子们的石子数都在100以内,最后我告诉他们:“可以问有90个石子以上的同学举手。如果没有人举手,就问石子数在80以上、90以下的,如果有举手的,再问石子数在8590之间的同学举手……”同样的办法可以找出最小的石子数。

10个石子一排的方式,还能理解凑十法。比如发一把小石子,10个白色的围棋子,34个石子加上8个围棋子,仍然10个一排。孩子们就比较直观,8个围棋子分为6234+8=34+6+2=40+2=42

这学期我们不用小黑板了,我就用黑色卡纸来代替小黑板的效果,小石子放上去,对比鲜明。

孩子们10个一排的小石子:

山田班简讯之二

山田班简讯之二

看到公立学校的一道题目,我受到启发。我请孩子们用3个石子拼一个三角形,6个石子、9个石子……直到用21个石子拼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每条边是相等的。这样的练习,既有平面几何的认识,又潜藏着对3的倍数的学习,还有数形的结合,以及动手操作带来的身体和视觉上的感受。

山田班简讯之二

用同样的方式,将4个石子组成一个正方形,接着是8个、12个……一直到用24个石子拼成一个正方形。

山田班简讯之二


对于拼得快的孩子,我会问:“3个石子、6个石子、……、21个石子,加在一起总共用了多少个石子?”

 

那天用小石子和白色围棋子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凑十法后,快下课时,我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拼图案:

“这是小花和孩子。”

山田班简讯之二

“这是螃蟹。”

山田班简讯之二

“这是赛车道。”

山田班简讯之二

做数学题,每次都有孩子先做完,我请这些孩子去帮助其他的孩子,但有个要求,不能直接告诉答案,否则别人没有机会动脑筋,会变笨的。有一天我很好奇,想听听孩子们究竟是如何向同学解释这些题目。有个男孩做数学题一向又快又好,题目是:“一班种了42棵树,二班种了40棵树,一班比二班多种几棵树?”我发现,他解释这道题目时,很难说清楚。之后我有意识地在做应用题时,请孩子们说说为什么这样做?比如“小红要写26个大字,还有8个字没有写完,问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好几个孩子能够说出答案,但请他们解释,竟然说“不知道”。有一个孩子举手说:“我知道,用总共要写的字数减去还没有写的,就是已经写完的字数。”看来做应用题也可以练习口头表达。

解释不了“为什么小红已经写完18个大字”的一个男孩,做计算题,比如3+6+9+12+15+18+21=84,他能够直接写出正确的答案,我问怎么算出来的,他如此说:先算369,等于18,再算10+10+10+20,等于50 ,加在一起就是68了,再算2+5+8+1,等于16,最后算68166810等于7878再加6等于84。他表达得非常清晰,可是遇到计算简单得多的应用题,他却不会解释。看来还要多一些应用题的练习。

又一道题:“全校34个班级,如果每个班级分一个篮球,有4个班分不到。问总共有多少个篮球?”孩子们很难理解题意,我就举例:比如有5个人,每个人分一个苹果,有2个人吃不到,问有多少个苹果?我伸出五个手指比划,又在黑板上画简单的示意图,总算绝大部分的孩子弄明白了。

以往一到写字或做题时,常有孩子没有带笔,或是没有带橡皮,或是需要削铅笔。之后这些孩子就离开座位借笔、借橡皮、削笔,总要忙上一阵才能安静做题。十月份开始,我提醒孩子和家长:每天晚上,请检查学习用品是否齐全,至少准备2只削好的铅笔。自从实行这条规定后,到了写字或做题时,很快就能进入状态了。我还建议家长,让孩子用削笔刀削铅笔,为以后学习使用木工工具做准备。

 

                                                    好一片树林

 

自从在小白楼上课后,我不敢放孩子去后面的树林玩,一是担心蚊子多,二是担心有毒蛇。眼看我们就要离开小白楼回到原来的校址,再不去树林里玩就没有机会了,于是从1012开始,每日午餐后,在老师和家长的看护下,孩子们可以去树林玩。

最后2天,我干脆带孩子们去树林里画画。

山田班简讯之二

山田班简讯之二

山田班简讯之二

画完画,孩子们去爬树,那里的树特别适合孩子们爬:

山田班简讯之二

山田班简讯之二

这三周,我讲了《青蛙儿子》、《布格亲》、《小鸡报仇》三个故事。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我挑选情节比较复杂的故事,反映主人公历经考验,终于获得圆满的结局。

我还教会孩子们唱一首民间小调《王大娘钉缸》,这首歌特别具有地方特色,很好玩。

 

                                                每日的游戏

 

10月份的游戏每天照常进行,仍然是2排砖头间隔一定距离排列。我们变换的花样更多了,先是把砖头平放在地上,孩子们分成两组同时从砖头上跑过去。然后是双脚跳,单脚跳。接着,我们改变了砖的摆放形式:侧着放、竖着放,继续练习双脚跳和单脚跳。还可以2人互助,一人蒙着眼睛,另一人带领蒙眼人走波浪线绕过砖头;或者二个人的腿绑在一起走波浪线。孩子们玩得高兴,还锻炼了腿部的力量。有一次,孩子们用双脚跳完砖头后,我发现一位男孩满头大汗,坐在院子边上直喘气。

看到孩子们不同的运动状态,我对他们有了更深的了解。有些学习轻松的孩子,蹦跳时的动作不够灵活;有些功课比较吃力的孩子,蹦跳时却是动作协调、身手敏捷。

简陋的小院子,利用20多块砖为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我们所玩的游戏,是我从《小学生游戏100例》、《民间传统体育游戏》上看到,受到启发从而设计的。虽然不是华德福的游戏,让孩子们蹦蹦跳跳,总不会有害处吧?不过也有人提出疑问,他们认为华德福教育提倡合作,我们这样分成二组,有意无意地会造成二组之间的竞争,哪个队最先到达终点就算赢了。有时二组的组员还会有所争执,这样的游戏适合二年级的孩子吗?

我的看法是,尽管华德福教育提倡合作,但不是绝对排除带有竞争性的游戏。我在英国华德福学校看过一次体育课,三年级的孩子分成2组排队跳绳,无形中孩子就会希望自己的队获胜,这也是存在竞争的。

两队之间偶尔有争论,通常是由于某个孩子没有遵守规则,或某个队虽然赢了,但砖头碰倒几块,不能算赢。这样的争论有助于孩子遵守游戏规则,而且我们玩了一个月,我还没有发现孩子们因此损害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我还特别注意到要经常更换分组方式,让不同的孩子在一起。当男孩子总是抢着站在队伍的前面时,我会提出让女同学站在最前面。

由此我联想到一年级的时候,每天晨圈结束,全班同学去跑步。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分钟跑步时间,孩子们却很喜欢,每次到达终点,都会兴奋地告诉我:“吴老师,我今天跑了第四名!”“我今天跑了第七名。”不管他们跑了第几名,我都说:“很好!”或者“你跑那么快了!”诸如此类给予孩子肯定的话语。既然跑步,孩子之间就会有较量,想超过别人,我觉得这样自发的竞争不是坏事吧?兴许还能激发孩子们奋勇向前的动力。

有时我们会玩接力游戏,一个孩子来回一趟,第二个孩子才能出发。孩子们喜欢接力,他们会为本组的孩子喊:“**,加油!**,加油!”我也会跟着一起喊,喊几声这个组的孩子,马上又为另一个组的孩子喊加油!每到这个时候,我就觉得同学之间是增加了友谊,而不是疏远了彼此的关系。

山田班简讯之二

山田班简讯之二

当然不排除某个孩子没有遵守规则,被其他孩子批评;有的孩子跑得慢,被个别同学指责。但这也是教育孩子彼此尊重的契机。不遵守规则要区别对待,有的孩子是因为没有专心听老师的指令,也没有注意看别的同学是怎么做的;有的同学是故意违犯规则。我们提醒他们即可,不必说个没完。对于跑得慢一些的孩子,我们要看到他或她已经尽力了,如果还去批评指责,别人就不敢玩了,无休止地说下去,最后谁都不敢玩。每个孩子的能力是不同的,有的数学题做得快,有的吹笛子学得快,有的跑得快。每个人总有某个方面的长处,也有某个方面的弱处,比如我还不会吹笛子。孩子之间的冲突,可以成为学习合作的机会。

华德福教育的体育游戏,有个很好的原则,就是要用图景的方式带入游戏,对此我很赞同。但在玩砖头游戏时,我做不到每一次游戏前都得先带入图景。比如不同的砖头摆放形式,但运动内容都一样:双脚跳过去。而且我们天天蹦来跳去的,每天重复几种基本的方式,即便最初的一、二次带入图景,天天再去重复一遍图景:“有一天,有一匹小马要过河,到河对面去找它的朋友……”感觉上有些多余了。

在户外召唤和组织孩子,需要很多的力气,每次都是王老师在起主要的作用。有个别孩子,有些时候不愿意参加游戏,劝说无效,我也只能作罢。某一天,这个孩子又愿意参与了。

 

有一次下午的手工课,有孩子提前完成作品,红梅老师同意他们在户外玩,我在户外负责看护。看到有孩子爬院子里的墙,我默许了。爬墙很好玩,孩子们说:“这是华南快速。”“这是中南高速。”但第二天我就告诉他们;“昨天是可以爬墙玩,但从今天开始不可以,要等到家长来接,在家长的看护下才可以爬墙。”毕竟爬到那么高的地方,如果不能确保安全的话,还是有些危险。从此,每天放学都可以看到有孩子爬墙玩,我们院子里的墙爬够了,他们去附近同学家的院子里爬墙。

山田班简讯之二

山田班简讯之二


如何在别人家做客?

 

有家长向我反映,班上的孩子去她家玩,等她回到家里,冰箱里的饮料被孩子们喝完了,她本来是另有打算的。 于是我在班上告诉孩子们,到别人家玩,不可以主动要东西吃,不可以翻别人家的柜子,不能打开别人家的冰箱,不经过大人的同意,不能随便动别人家的物品。同时我也告知各位家长请配合。

我小的时候,到别人家里玩,别说问大人要东西吃,即便是大人给的糖果一类的食物,也绝对不能接受,否则父母一定会骂我的。几十年过去了,自从去年我住到学校,偶尔有孩子来我家里,看见桌子上有吃的东西,他们会问我要,我觉得孩子那么可爱,怎么可能拒绝呢?我毫不犹豫地给他们吃。

今年上半年,其他班的家长告诉我,我们班的一个孩子和他们一起外出,路上不停地索要吃的东西。我没有太在意,直到上述这位家长说起孩子随便拿冰箱里的东西吃,我才觉得孩子问别人要东西吃,也许是个问题。

我在网上搜索做客的规矩,发现一位老师写的文章《你教孩子如何去别人家里做客了吗?》,文中写道:“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有很多规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比如待客、做客的规矩。……班主任还要教孩子怎样在别人家做客。进别人家要先敲门,进去后要问好,说话要有礼貌。在别人家不能随便要别人家的东西,不能不经主人同意,自己就从别人家的冰箱里取出东西吃或喝,不能随便翻别人家的柜子或抽屉。主人主动赠送物品时可考虑接受与否,如果是和家长一起去做客,必须在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再接受主人给的东西。如果是一个人到别人家做客,时间不能太长,以免影响别人的休息。”

看完后,我还想补充一条,在别人家玩不能大声喧哗、吵闹。

关于是否可以主动问别人要东西吃,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孩子看见有好吃的东西摆在桌子上,自然的生理反应就是想吃,他能够征求主人的意见,已经做得很好了。如果要求他连表达自己的愿望都不容许,太压抑孩子的天性了。如果是幼儿园的孩子,我同意这种观点。对于小学生,尤其我们班78岁的孩子,还忍不住提出想吃别人家的东西,我总觉得有些不妥。有位家长反映,个别孩子到她家玩,会到每个房间去找吃的东西,直到这位家长明确告诉他:“我家里没有零食,不用找了。”他才罢休。

我想问,你愿意看到你的孩子到别人家里到处找东西吃吗?你愿意看到你的孩子一见到别人的东西就张口说:“我要吃**。”或者“我可以吃吗?”虽然他征求了意见,但给别人什么感觉?

孩子问我要东西吃的时候,我是给了他们,但同时也感觉到这世道变了。

 

                                                  尊重父母和老师

 

在小白楼上课,由于卫生间只有一个蹲坑,我从来不在孩子们的课间去洗手间。有一天中午1点左右,我去卫生间,一个男孩也要上,但他在我后面到的,我没有让他先进去。等我刚蹲下来,就听到急促的敲门声,这个男孩喊道:“快点!快点!我尿急!”我心里非常不舒服。也许,这个男孩在家里事事都是家长谦让他,以致他无法接受竟然老师不让他先上。也许家长从来没有告诉过他,在公共场所上厕所要排队,要等待,别人上卫生间时,不能敲门催促。

我们的父母们经过学习越来越会尊重孩子,可是我们的孩子却越来越不懂得尊重父母和老师。我在韩国时,一位华侨告诉我,如果路上看见一位孩子,成人不会主动去打招呼,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孩子应该主动和成人打招呼。我和学校几位老师聊天时说到这件事情,大家深有同感,我们的孩子不但不向老师问候,当老师向他们打招呼时,他们还爱理不理的。我暗下决心,当和孩子面对面相遇时,一定不要主动和孩子打招呼。但目前我还没有完全做到,有时看见孩子,习惯性地就主动去打招呼。

我在班上告诉孩子们,看见家长、老师要主动喊“阿姨好!”“叔叔好!”“老师好!”。他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孩子了,可以提醒他们有礼貌地向大人表示问候,这也是尊重大人的行为之一。

 

说声“谢谢!”既能表达感谢,也是对别人的尊重。每天上午的点心,都是家长们轮流值日来清洗、切开。有位家长告知孩子:“**拿到水果后,说了声‘谢谢’。”于是后面排队领水果的孩子也开始说“谢谢”。24日周五我分享了某位妈妈提供的饼干,我要求每位吃到饼干的学生,向这位孩子说声“谢谢!”

上半年每周三下午,我们时常坐家长的车去附近的莲塘村,我看到有的孩子说:“我不要做某某妈妈的车。”家长开车能把我们送去,已经很感谢了,孩子们还要挑来挑去。我在班上开始提醒孩子们坐了家长的车,下车时要说声“谢谢!”开始几周,我是每次下车就去提醒孩子说谢谢,时间一久,我有些松懈了。周三下午的陶泥课,下课时我要求孩子们说声:“谢谢乔治爸爸!”有时我也会说某某妈妈为班级做了什么,大家一起说声:“谢谢某某的妈妈!”但孩子们还没有养成对别人说声“谢谢”的习惯,我还得在班级里经常提醒!首先我自己也应该做到!分享到水果后,我要向家长说声“谢谢!”

在小白楼分享水果,孩子们是在教室外面,洗过手后,每人从家长那里拿一份。下周开始回到原来的学校,孩子们洗完手是回到教室里吃水果,以往家长是不进教室的,水果放在我的讲台上,只需告诉孩子每人领多少,他们自己拿,这种情况如何向值日的家长表示感谢?

 

1010周五的早上还没有上课,山林班的孩子来告状,我们班的几个男孩子把他们的自行车骑坏了,还不修理。说着说着,我们班的肇事者之一哭了起来。这件事情涉及到6个男孩,事情的来龙去脉如何,究竟谁把别人的自行车骑坏的,这几个男孩也搞不太清楚。总之,我强调了:第一、别人的东西,没有经过容许,不能擅自使用;第二、用坏了别人的东西,一定要修理或赔偿。

到了下午,楼上的住户又来告状,她家的汽车放在院子里,个别孩子把砂石放进汽车的轮胎里。我立即带着这个孩子去向邻居道歉,并要求他把砂石弄出来。

这两件事情我都向家长反映了,希望家长也向孩子们强调,未经容许,不要随意动用别人的东西。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物品的尊重。

 

                                          六点之前回家了吗?

 

班上的孩子,9月开学的第一周还没有习惯每日的校园生活,总是难以安静下来。到了第二周,渐渐地绝大部分孩子已经可以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只有少数孩子仍是比较躁动,多话或多动。孩子身上出现的不安,部分原因来自孩子自身,比如天性就比较活泼好动,部分原因是家长对孩子的溺爱,规则意识薄弱。

本来到了九月下旬,孩子的状态已慢慢稳定下来,可是十一放假7天,8日上课,这天孩子们明显地躁动。假期后,是周三上课,周五半天,周六又是一天的课,以致孩子们每日活动紊乱,难以安静。可见,有规律的生活对于小孩子是多么的重要!

 

10月份,每到周五,我就会问全班,周日至周四晚上六点之前回家以及每日做家务的情况,虽然大部分家长可以做到,但真正严格做到的不多。总会出现一些新情况,以致有理由六点之后还不回家。有的家长晚上六点之后,带孩子出去散步,遇到别的家长带着孩子,于是家长们聊天,孩子们玩耍,还是不能给予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又比如,有的家长只顾做饭菜,一看时间已经过了六点,家长说:“是我的不对,我忘记时间了。”而另一位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有一次六点之后才回家,她罚孩子不许吃晚饭,从此孩子牢牢记住回家的时间。我的用意不是提倡这种做法,而是要让孩子学会承担行为的后果。家长告诉他,必须六点之前回家,如果做不到,他将会承担什么后果,比如第二天少玩半小时。这后果具体是什么,家长自己决定。但不能把孩子的错误都揽到自己的身上。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我们远行,他们要学会如何面对生活。

我的父亲已经快80岁的人了,今年暑假他第一次说起他5岁时的一件小事情。他和哥哥去小朋友家,临走前妈妈告诉他们几点钟必须回到家,他们答应了。但一玩起来,哥哥就不愿意按时回家了,可是我的父亲虽然年纪小,却坚持一个人坐公共汽车回到家里,得到了他父母的肯定和赞扬。父亲告诉我,这件小事情对他影响终身。从此他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会做到。比如买菜时带的钱不够,欠了菜农的,回到家里,第一件事情就是拿钱去还给菜农。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否注意到要培养孩子的诚信?78岁的孩子能够明白六点之前回家是什么意思,他也能够通过多种方式知道现在几点了。

有的家长说,那天我的孩子在别人家看书,不愿回来。也有的家长,放学后带着孩子在外面和其他孩子玩到晚饭时间,索性就在别人家吃饭了,这样她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都不能安静下来。

有的家庭,父母忙于工作,老人照看孩子,很难做到六点之前让孩子回到家里。但我想如果家长向孩子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告诉他做不到的话,他将承担的后果,并且真的实施。反复几次,我想孩子会记住的。

不能做到每天六点之前回家的孩子人数: 923统计,7个孩子;929统计,7个孩子;1011统计,6个孩子;1017统计,7个孩子;1024统计,4个孩子。

晚上六点之前回家,从去年一年级刚开学,我就倡导。一年过去了,真的想去落实,竟然困难丛丛。这其中的道理,我说了又说,还写进了上期班级简讯,甚至我还邀请一些家长来班级听课,亲眼目睹孩子在班级的行为。我给做不到的家长发过微信、打过电话,可是收效并不显著。是这个要求不合理吗?还是家长们缺少坚持的力量?还是我们不敢对孩子提出要求?或者当孩子不遵守约定时,家长束手无策?

 

关于每天扫一个房间的地,可以选择最小的一个房间,但要坚持每天扫,无论地面是否干净。不能做到每天扫一个房间的孩子人数:9 23日统计, 6人;929统计9人;1011统计, 7人;1017统计, 6人;1024统计,4人。

 

不能做到每天洗一次全家碗的孩子人数:923统计,9人;929统计,6人;1011统计,5人;1017统计,7人;1024统计,5人。洗碗的情况可以有特例,比如兄弟2人,轮流洗全家的碗也可以。有的家庭人口特别多,只要能洗67个小碗也可以。

 

我苦恼于三分之一以上的家庭做不到,又请家委会出面去了解情况,为什么做不到。家委会告诉我,有六,七位家长觉得有困难,问能否用别的家务替代扫地?原则上是可以,只是我觉得这样来统计,对我来说实在太累了,我得一个个地去问,没有扫地,每天做了哪些家务?一位家长建议,干脆做一个家务登记本,家长每天写上当日做了哪些家务。对于不能做到的家长只能麻烦你们每天写一下。

一年级的时候,我没有明显感觉家庭和学校该如何配合,到了二年级,我强烈感觉到,需要家长配合我的班级工作,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不断听到有家长对我说:“老师辛苦了!”可是最最辛苦的是督促家长做到让孩子每天六点之前回家、每天坚持做家务。面对家长我提出要求时,一些家长满口答应说:“好的!”可是却做不到。

 

                                                 需要阳光

 

下周回到原来的校址上课,我提前告诉孩子们和山花班的弟弟妹妹要友好相处,午餐后洗碗池的人很多,需要按先后顺序排队。中午1点至2点,山花班的孩子在午休,过道上要保持安静。如果做不到的话,我们班只能一点钟回到教室里休息或做些安静的活动了。

 

班上有个别家长向我提出几次建议,午餐后的一个小时,要让孩子有室内休息时间,减少户外活动时间。上半年,下午的课程基本上都是手工、散步、湿水彩、书法,这些课程本身就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准备,比如湿水彩课,大约十几分钟后才能进入画画阶段,准备的时间,就是慢慢安静下来的时间。再说这些课程,桌子上要摆放东西,让孩子坐在座位上休息,会影响物品的摆放。

到了这学期,下午全部是两节课连上,下午的课程有:园艺、书法、散步、手工。手工课和书法课前,需要调整座位,孩子坐在椅子上休息,无法搬动桌椅。

虽然午餐时间定在12点,其实没有一次能够做到12点准时开饭。通常12点下课,下课后,孩子们去洗手、上厕所、拿饭盒,再加上安静下来唱饭前感恩歌、说感恩词,最快的时候,也要到1210分才开始打饭,等每个同学打完饭菜又要花去约十分钟的时间。一般来说,大部分孩子吃完午餐要到1245分。他们户外玩的时间,四十五分钟左右。

个别家长又提出,中午孩子不适宜晒太阳。我身上长湿疹,医生的建议是多晒太阳。我们的教室靠山,室内阳光不足,孩子需要多一些的阳光。如果烈日炎炎,孩子自己就会选择到阴凉的地方玩耍。而且我多次看到,午间孩子们不会长时间地剧烈运动,他们三五成群地玩着。我始终坚持孩子需要玩耍的时间,当然安静的时间也必不可少。在校期间,绝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坐在教室里的。再说,上午大课间的二十分钟,有些孩子作业写得慢,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准时结束。再加上洗手吃水果、上厕所的时间,孩子们玩耍的时间通常不到15分钟。午餐后四十五分钟的自由玩耍时间,对我们班的孩子非常重要。

 

                                                        新的光芒

 

24日周五下午我们从临时的教学点搬回原来的校址,1点左右,我看到来的家长较少,我召唤孩子们:“大力士、小力士们来帮忙。”结果招来了一群小男孩和34位小女孩,他们七手八脚把教室里的物品和柜子、沉重的黑板全部搬到院子门口。我惊奇得很,那么重的柜子和黑板,又那么庞大,小小的孩子们竟然能够安然无恙地完成任务!开始我好担心,半路上别抬不动了、砸到脚……后来看到他们干得热火朝天,永澍竟然还说:“怎么那么轻?一点也不费力!”我真是小看他们了,我为这些孩子感到欣慰和骄傲!

搬完教室里的东西后,我看到院子里有垃圾,是平时他们玩的折纸飞机,我请没有搬东西的一位男孩捡起来,这位男孩说:“为什么叫我捡?你不叫其他人捡?”我说:“其他几个同学搬东西,出了那么多的力气,我不忍心再叫他们了。”子桓和思睿在一旁听见了,主动表示:“吴老师,我去捡!”我心里非常感动。那位男孩最后也捡了一个垃圾。

 

班级里发生的事情太多了,我一写起来就难以收笔。和孩子们一起度过的时光,点点滴滴印刻在我的心里,一经触碰,就不停地流淌出来。

 

临时的教学点小白楼,虽然十分的简陋,但还是留下了很多美好快乐的回忆,有孩子甚至说他们更喜欢小白楼。经历这一切的变化,我深深地感到,大家在一起共同克服困难,那种团结一心的力量,会带给班级一道新的光芒。

感谢班级里所有的家长,感谢班级的每一位老师。

 

                                                                                                    吴蓓

                                                                                          20141026星期日

 

 

0

话题:



0

推荐

吴蓓

吴蓓

837篇文章 5年前更新

理学硕士,担任过大学物理教师13年。2001年赴英国爱默生学院学习华德福教育,2005年9月开始在北京实践华德福教育。已出版的书籍:《华德福老师的心灵日记》(原名为《英格兰的落叶》)、《请让我慢慢长大》。翻译出版的书籍:《学校是一段旅程》、《解放孩子的潜能》、《圣雄修身录》《圣雄箴言录》,以及3本儿童绘本。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