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真 正 的 滋味——甘地的健康观

       

 

圣雄甘地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既是一位虔诚的印度教徒,又是一位政治家,既是一位严格的苦行者,又是一位英勇的非暴力战士。可他还把大量的时间用于饮食试验,并用自然疗法为自己和他人治病。虽然他不是保健专家,不是医生,但他写的有关健康的文章,却成为最受欢迎的文章。

当我开始着手翻译甘地著作时,首先看中了他写的《打开健康之门》,我迫切地想知道甘地有什么健康秘诀,况且要认识甘地的真实形象,不能忽视他的日常起居和饮食,他说:“你必须注视我的生活,看我如何吃、住、言、行。所有这些加在一起是我的宗教。” “我的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我所有的行动均相互渗透,而且在我对人类无止境的爱中都起到过作用。”因此,想要完整地了解甘地的人,不能忽视他的健康观。

 

神是他的生命

 

甘地的全部思想和行为都可以从他对神(God)的理解和追求中推论出来,他对健康的看法和实践也不例外。甘地是有强烈宗教信仰的圣人,他的一生是追求神的一生,他为此目的而生,为此目的而死,他把神看作是他的生命。他说:“我的全部生活来源于宗教精神,我的政治行动及所有其他行动都来自我的宗教。”“对我来说,神就是真理和爱。神就是伦理和道德。神是无畏,神是光明和生命的源泉......神就是良知。”“神是一切力量的力量,其它所有力量都是次要的。神是生命力或精神,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因而超越人的理智。”

通常人们认为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给予的,而甘地却认为我们的身体是神赋予的,没有神就没有一切,也就没有人的身体。那么神创造人是为了什么?甘地认为 “神赋予我们的身体仅仅是为了能够服务所有的创造物。”我们活在世上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全身心地为他人服务,为所有的生命服务,也就是为神服务,因为神既不在天上,也不在地下,而是在每个人中。甘地一再奉劝人们:“我们要理解我们的身体是神赋予的,我们应该利用身体全心全意为神服务,来报答神的恩典。我们的义务是保持身体内外的纯洁和清白,这样当死亡到来时,我们把身体归还给神,但身体仍然保持着我们诞生时的纯洁状态。”

人来到世界是为了服务神和他的创造物。如果“把这个观点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人就成为身体的保护者。那么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以便身体发挥最佳状态去实践服务的理想,就是他的职责。” 因此甘地的养生之道与其它任何流派的养生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关心身体的健康不是为了长命百岁,而是为了更好地为神和他的创造物服务,这也正是甘地的使命。

 

  

 

甘地的家庭是印度教的毗湿奴信徒,在他们的居住区还盛行着耆那教,无论是毗湿奴信徒还是耆那教徒,都严格地实行素食,拒斥一切肉类食物。然而上中学的时候,甘地结交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经常动员甘地吃肉,他鼓吹印度人因为不吃肉才变得衰弱,受到英国人的统治。渐渐地甘地被他说服,以为吃肉可以使人身强体壮、胆识过人;如果全印度人都吃肉,就能将英国人赶出印度。

 

当甘地有生以来第一次破例吃了山羊肉,他难吃得想呕吐。晚上睡觉时,他恶梦频频,每次快要睡着时,总是觉得有只活山羊在肚子里哀叫。可是在朋友的精心安排下,甘地却渐渐成了肉食的爱好者,对动物失去了恻隐之心。甘地的肉食大约持续一年,吃过56次的肉。由于每次在外面吃肉后,就得向父母撒谎,甘地感到内心十分不安,为此他决定暂时放弃肉食,他想等父母去世后,就可以公开吃肉了。

甘地中学毕业后一心想去英国留学,起初母亲不同意,在别人的劝说下,直到甘地立下三个誓言:不喝酒、不接触女人、不吃肉和鸡蛋,母亲才答应。到了英国后,甘地人生地不熟,十分想念家乡,由于发誓素食,他觉得他能吃的大都是淡而无味、难以下咽的菜。一些好心的英国人劝他吃肉,说是英国气候寒冷,不吃肉恐怕难以活下去,但甘地毫不动摇,他答应母亲的誓言是绝对不能违背的,每天他祷告神保佑他坚守誓言。

一次,甘地在街上闲逛时发现了萨尔特写的《素食论》,买回来通读一遍后,甘地说:“从那一天起,我可以说变成了一个明明白白的素食主义者。”以前他不吃肉是为了履行誓言,但却暗中希望所有的印度人都成为肉食者,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公开吃肉。但是从那天起,甘地自觉地选择了素食,并不余遗力地宣扬素食。他说:“当心灵发展到某个阶段的时候,我们将不再为了满足食欲而残杀动物。”

 

素食是甘地追求真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他信奉的非暴力精神的体现。即使为了挽救生命,他也认为必须有个限度,对甘地来说这个限度就是不能为了自己的生命而剥夺动物的生命。有一次当他因严重腹泻而生命垂危时,几位医生劝他喝肉汤、吃鸡蛋,并引经据典来说服他,甘地只用一个字来回答:“不!”他认为关于饮食不必根据经典的权威来加以决定,“饮食是属于我固有生活方式的一个部分,是和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而指导生活的原则,不受任何外在权力的影响。我不愿背弃这些原则而生活。”对甘地来说,改变饮食就是放弃与之相关的理想,而甘地一生都在为这些理想奋斗。

 

他不仅自己这么做,即使他的儿子和妻子在病危中,医生忠告要喝肉汤来抵御疾病,甘地也是一口拒绝。他说:“我不仅要了解与被称之为人类的生灵之间的平等,而且还要了解与所有生灵之间的平等,甚至与地上爬的动物。” “到了时间成熟的时候,我们将认识到我们对低等生物的支配不是为了屠杀他们,而是因为它们的利益和我们的利益同样重要。我肯定他们和我一样也被赋予了灵魂。”人之所以成为高级动物,是在于他能保护低级动物,而不是以它们为食。人类和动物之间必须互助,如同人与人的关系一样。

 

自我节制

为了解决服务南非印度人和照顾家庭的矛盾,190637岁时,甘地发誓终身禁欲(关于甘地的禁欲观,详见拙文《人的伟大在于改变自我》,刊登在《天涯》05年第二期)。为了克制并根除身上的性欲,甘地做了一系列的饮食尝试,他选择一种食物,然后再换一种,并且对每一种食物都控制食量。他从经验中发现,做到禁欲首先要克制食欲。他的结论是:禁欲者的饮食要简单、不加香料,最好是生吃。理想的食物是新鲜的水果和坚果。牛奶使人禁欲困难。但每个人需要自己去摸索哪些食物有利于禁欲。

1908年甘地第一次坐牢。监狱规定:必须在太阳落山之前吃完最后一顿饭,不提供茶和咖啡。严禁任何满足口味的食品,只在煮熟的食物里加点盐。甘地向狱方提出给食物加点咖喱粉,煮食物过程中加盐。狱医回答从健康的角度出发,没有必要。虽然这些规定后来修改了,但甘地却从中发现监狱的规定对节欲很有帮助。从监狱出来后,一般情况下他不喝茶,坚持在日落前吃完最后一顿饭。后来他竟然连食盐也不吃了。一次妻子生病,甘地尝试水疗法仍不见效,于是请她戒掉盐和豆类。他认为一来无盐食物有益健康,二来有助于禁欲。为了鼓励妻子,甘地发誓一年不吃盐和豆类。令人惊奇的是妻子戒掉盐和豆类,病也好了。到底是什么原因,甘地也说不清楚,反正他这医生的名声却不胫而走。

甘地还奉劝许多同事也戒掉食盐和豆类。他说:“在医学上,也许会有人对这种吃法的价值提出异议,但是在道德上,我确信一切自我控制都是对人有好处的。”“无论出于何种动机的自我节制,都对人有益。”

甘地对饮食的体验从素食开始,发展到从禁欲的角度来加以选择。为了节约开支、节省时间,他经常只吃水果和干果,而且吃的是最便宜的水果,他要过最穷苦的生活,与印度的底层百姓打成一片。出于同样的理由,他反对吃甜点,因为“在一个数百万人吃不饱饭的国家,吃甜点和其它的美味与抢劫无异。”

1915年甘地参加了在哈德瓦举行的贡帕庙会,目睹当地的丑恶现象,甘地深有感触,他要给自己规定一种克己的苦行,为那里流行的罪恶进行忏悔,同时也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他想起所到之处受到的款待,给主人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违背了自己服务他人的初衷,于是甘地决定在印度,24小时内吃的食物不能超过5样,日落以前进晚餐,夜间绝不进食。他还把生病时需要服用的药物也包括在5种食品内,并且任何情况下不能破例。

 

有人曾告诉我每天每人吃的蔬菜不应少于5种,因为人体需要从不同的蔬菜中吸收营养,如果再加上肉、蛋、奶、米面、油等,加上各种调味品,现代城里人每天的食物种类不会少于10种,人们唯恐吃得不够营养,还要补充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钙,以为多吃总是对身体有好处。而甘地却恰恰相反,他每天的食物种类仅限于5种,他在自传中写道:“我严格遵守这个誓言已经有13年了。这个誓言对我是一种严厉的考验,但我可以证明它具有保护者的作用。我认为这个誓言使我的寿命增加了若干年,同时减少了我得病的机会。”对甘地来说,减少食物种类、控制食物数量反而能使人健康长寿。他认为节制饮食的数量和质量,是和节制思想与言论一样重要。

饮食实验是甘地寻求非暴力精神实质的一个部分,这些尝试使他感到精神舒畅而快乐。

 

真正的滋味

 

甘地深受素食主义者的影响,人不是为了享受而吃饭,人需要饮食是为了生存。当甘地的思想发生转变后,他对于香料的嗜好也逐渐消失了,以前用开水煮熟的菠菜淡而无味,现在吃起来却津津有味。甘地感慨道:“这些体验使我认识到,真正尝到滋味的并不是舌头而是心情。”“人需要食物并不是为了口舌之乐,而是为了保持身体的生命。当人身上每一种器官都在为身体工作,并通过保持身体的生命而支撑着人的灵魂,这时候,食物就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滋味。”

 

在古代,各种宗教都没有把控制味觉作为一条戒律提出来的,可能那个时候食物的味道比较单调,很少有人会贪恋口腹之欲。然而对于现代社会就不同了,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吃到山珍海味,能享受到东南西北的食物,还能品尝到异国他乡的美味,其结果产生了各种问题,从疾病到环境污染,从森林砍伐到贪污腐败。甘地认为由于我们错误的习惯和人工化的生存方式,几乎没有人知道我们的身体到底需要什么。“大吃大喝以至我们不知身在何处,追逐一餐又一餐的美味、搜索报纸上的食品广告以至我们变得彻底疯狂,这种做法是文明的标志吗?是真正的生活方式吗?”他尤其告诫父母们不要出自盲目的感情,给孩子吃各种不同的食物,以至损害了他们的体质,养成了他们人为的后天口味。“当孩子长大后,他们的身体有病,味觉错乱。早年放纵的不良后果步步尾随我们,使我们浪费了大量的钱财,轻易地成为医生的俘虏。”

甘地在给真理静修院立的院规中,单列了一条控制味觉的规定,他劝告学员们:“吃饭应该像吃药一样,也就是说不要想它是否可口或其它的什么,只需考虑身体需要的份量。药量太少不起作用,药量太大伤害身体,食物也是这样。为了追求味觉吃东西,或吃得过多都违反了这条院规。同样,为了加重或改变食物的味道,或者为了使无味的食物变得好吃,在食物中加盐也是违反院规。但如果出于健康的原因,在食物中添加适量的盐就没有关系。当然,如果我们欺骗自己,声称加盐或加其它调味品是为了身体的需要,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就是极端虚伪的人。 

调味品不是身体必需的食品,尤其要避免出于口腹之欲而享用它们。再说,“所有的调味品,甚至盐,都破坏了蔬菜和谷物等的自然口味。味觉没有被破坏的人对食物天然味道的喜爱远胜过加盐或其它调味品。”

控制味觉不仅是禁欲的首要条件,也是完美健康的关键。甘地写道:“完美的健康只能来自人对神的律法的服从,并且抗拒恶魔的力量。没有真正的健康就没有真正的幸福,但如果人不能严格控制味觉,他就不会有真正的健康。当人控制住了味觉,所有其它的感官将自动地得到控制。征服感官的人也就是征服了整个世界,他成为神的一部分。”甘地坚信一个人心灵力量的增长是和他对肉体的征服成正比的。孔子说过:“食色,性也。”,当甘地征服了人身上最强烈的两种本能,他就成为世界的征服者,成为神的一部分。印度人民正是把甘地当作神来敬仰、崇拜的。

虽然一个人很难做到控制味觉,然而值得追求真理的人去全力以赴。甘地认为那些已经充分控制住味觉,不贪图美味的人,“在尘世上已经没有什么事情需要他努力了,他成为一位完善的人,他是一位瑜珈者。谦卑的真理追求者只要付出沉稳而不懈的努力,就必定能在神的良辰里蒙受上天的恩典,所有人为的味觉会随着最高境界的实现而消失。”

(未完待续)

 
话题:



0

推荐

吴蓓

吴蓓

837篇文章 5年前更新

理学硕士,担任过大学物理教师13年。2001年赴英国爱默生学院学习华德福教育,2005年9月开始在北京实践华德福教育。已出版的书籍:《华德福老师的心灵日记》(原名为《英格兰的落叶》)、《请让我慢慢长大》。翻译出版的书籍:《学校是一段旅程》、《解放孩子的潜能》、《圣雄修身录》《圣雄箴言录》,以及3本儿童绘本。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