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2012年春天我去英国的康复村访问,冒出一个想法,可以把夏令营办到国外的华德福学校或康复村里。可是自己没有精力去做了。得知瑞雪有这样的想法,我特别高兴,可以让中国的孩子真实体验国外华德福的教育魅力。2012年冬天我去了温哥华,看到瑞雪和她的团队精心的准备和无私的付出,看到她作为2位孩子的妈妈,如何做到坚定又有慈爱。她的女儿给我留下十分美好的回忆。今年他们再次举办夏令营,相信在去年的基础上,会更加的周全、细致。瑞雪出国前就是一位热爱华德福教育的妈妈,在国外亲身经历华德福的特色后,更想把这种教育带来的感动分享给国内更多的家长和孩子们。
原文地址:华德福温哥华国际夏令营报名截止2014.3.31作者:瑞雪丰年
当我开始安静,当我开始谦卑地服务,我看到了我自己,我想做我自己,我只是无数天使中的一个,由上帝指引和看护着,工作在她的使命中。---瑞雪 2014新年
下面的文字转自温哥华国际夏令营网站
来自张俐老师 |
因为今年暑假回国了,失去和朋友们在温哥华相聚的机会,今天看到这些记录和感悟,好开心!大家似乎渡过了一个美妙的假期。真心希望明年夏天有更多的朋友来体验和感受这里的自然美景,孩子们可以参加
Sunrise
华德福学校的夏令营,和本地孩子一起享受夏日的快乐,爸爸妈妈们也能和一群真诚而温暖的朋友相识相交,分享学习做父母的经验。 瑞雪和我曾经在北京相识,到了加拿大,又因为华德福和相似的背景走得更近了,她是一个非常棒的母亲,温暖而有中心,不急不燥,做事条理清晰。一对可爱的女儿,美丽而甜美,想象力丰富,总可以找到好玩的事情做,但她俩的界限中心感也很强,也许这些品质都源于一个好妈妈的呵护和滋养吧。 |
|||
|
||||
新燕博文 | 天使的相遇——记2013华德福温哥华国际亲子夏令营(一)(2013-11-19) 天使的相遇——记2013华德福温哥华国际亲子夏令营(二)(2013-11-19) 天使的相遇——记2013华德福温哥华国际亲子夏令营(三)(2013-11-19) 天使的相遇——记2013华德福温哥华国际亲子夏令营(四)(2013-11-20) 天使的相遇——2013温哥华夏令营之谷底森林 (2013-11-20) 天使的相遇——2013温哥华夏令营之海边骑行 (2013-11-23) 天使的相遇——2013温哥华夏令营之参访北温华德福学校 (2013-11-25) 天使的相遇——2013温哥华夏令营之温哥华岛 (2013-12-5) 天使的相遇——2013温哥华夏令营之sunrise华德福学校 (2013-12-25) 天使的相遇——2013温哥华夏令营家长行之阿德里农场(ALDERLEA FARM) (2014-1-7) 天使的相遇——2013温哥华夏令营家长行之奶奶的花园和瑜珈山 (2014-1-7) 天使的相遇——2013温哥华夏令营之我们一天的生活 (2014-1-8) |
|
||
高霞随笔 | 温哥华生活及华德福夏令营感悟 前几天看到龙应台的几句话“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感受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关照。累积、沉淀、宁静关照,哪一样可以在忙碌中产生呢?闲暇、逗留,确实是创造力的有机土壤。”深有同感。 去了几次温哥华,谈到对温哥华的印象,从一位母亲教育孩子的角度看,温哥华的自然环境非常美,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是孩子接触自然非常好的地方。接近自然这一教育原则,已被大多数父母所认可,我也是这一原则的坚决支持和执行者,带孩子尽量多的接近自然,从孩子出生,大多数时间生活在北京,经常会带孩子到北京周边自然景区转转,偶尔我们也会带孩子去中国其他的城市看自然风景,然而当我到了温哥华以后,才真切的体会到自然是如此的亲近和丰富。蜂鸟、浣熊、松鼠、兔子、小鹿、海鸥、乌鸦、大雁、鹅、鸭、马蜂、老鹰、甚至熊等等这些童话中的主人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原来我以为他们只生活在童话故事里,城市生活真的太久了,原来我们离自然这样的遥远。身远了,心就远了。刚到温哥华时,看到大片的草地,下意识里会绕这走,因为在北京,草坪是不能踩的,看到花,是不能摘的,这认为是对环境的保护,不过来时间久了,也知道了,草地上可以或坐或躺或走或跑或做各种运动,草地是可以用来亲近的,光着脚在草地上走的感觉真的很舒服,心放松了,释然了。 说到环保,我更多的觉得中国人是在口号里,外国人是在意识里,在温哥华,垃圾分为三类,一种是生活垃圾,扔在黑色的桶里,一种是可回收垃圾,比如纸类、玻璃、罐头瓶等,扔在蓝色的桶里,第三种的绿色垃圾,比如剩饭剩菜、剪下的树枝、割的草等自然的东西,扔在绿色的桶里。垃圾分类处理,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在公共场所,比如在海边的沙滩上、森林里、公园中,也很少看到随手乱扔的情况,人们会很自觉的将垃圾带走或分类扔入垃圾桶。这样做,既环保,效率又很高。在环保意识里,中国人和当地人差距最大的是在对动植物的保护方面,在北美,人们的意识里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没有人会在未得到许可的情况下伤害它们,比如在海边检的贝类、海星、小鱼等,都要留在海边,钓螃蟹和鱼需要取得证件,钓到母螃蟹和小于尺寸的螃蟹必须放回水中,也是由于这样的规定和意识,我们可以在温哥华海边看到丰富的海洋动植物,让我感到高兴的是看到了比目鱼、石斑鱼、大头鱼、海豹等。出海还可以看到鲸,孩子就是在出海的过程中认识到了如何区别虎鲸和其他鲸,在一个小岛上,也看到了成群的海象相互拥挤着休息晒太阳。在陆地上的动物更是不怕人,各忙各的事,互不影响,小鹿过马路时,开车的人们都会等着它慢悠悠的走过,小鹿的神情真是又高贵又可爱,有一次看到类似豺的动物,母子一起过马路,也会被母子情深所感动,这种情结,又怎么忍心去伤害他们呢?孩子看到、听到、感受到这些,保护动物的意识,自然就在他的心里。 说到温哥华的美,一定离不开这里的植物,也许受到上帝的特别眷顾,这里的植物怎么会这么丰富,每个季节都会有不同的花盛开,每家的花园也会有精心的修剪,展现出不同的风格,尤其在秋天,色彩丰富得会让人窒息,真是太美了,照片都不能反映出那种色彩、层次和大气。看到这么多的美景,也会不自觉的将自己也打扮得漂亮一些,真的是艺术源于生活。这样的自然环境对孩子的滋养,一定是非常丰富的。 我相信,孩子的不同,源于他父母的不同,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持久、深远,因此教育孩子,要从我们做父母的身上开始。改变自己,这是从老二出生后我一直在思考及反思的问题,因着对孩子的爱,我希望改变自己,现在想来,我自己确是最多的受益者,孩子是上苍安排来渡我们的,我是真心的感谢上苍送来的礼物。没有这一原始的想法,我不会去学习,去思考,连生活方式都不会发生变化,旅游的目的自然也不相同,更不会碰到诸多有思想深度、广度和不同文化的人,而正是这些人影响了我,给予我启迪,进而影响了我的家庭和孩子,这个过程还在继续。当我们感受到不同的观点和文化时,才会引发思考,无所谓对错,而是你愿意选择哪种方式,然而没有一颗包容、开放的心,许多有意义的东西就与我们无缘,见多识广,很容易将我们的心打开,这也是我认为到温哥华旅游和慢生活很有意义的原因,到温哥华,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环境,更多的源于它的人文。 |
|
||
我认识的瑞雪 我和瑞雪认识快8年了,很庆幸能认识她。 她的家舒适、美丽,充满了艺术感,不管是墙上挂画的选择,或是看似不经意的摆设,都体现了女主人的品味和态度,花种子可以在餐巾纸中发芽,随便一个红薯配上一个精致的容器,也可以生机勃勃,就连放在编织筐里的大蒜,都成了艺术,家里有各种花和草,充满生机,由心里佩服和欣赏女主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品味,她的孩子从小生活在这样有艺术氛围的环境中,所受到的影响一定是深入心灵的,这么用心的布置,都源于她对孩子、对家庭的爱。因为有了孩子,她开始学习,随着孩子一起成长,也许确切的说,是她的孩子使得她思考、探索和成长,以至于内心发生了非常多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变化。或许因为有着相同的想法和追求,我们有很多共同的话题,不自觉中,我受到她很多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吃的方面,在她的带领下,逛有机店,开始购买有机蔬菜,喜欢吃素食,学着她用很短的时间做出一桌美味的饭菜。我觉得她是一个对生活很认真、在精神层面要求很高的人,有些极致,内心很坚定地向着她追求的方向努力,非常有原则性。 在教育孩子方面,对她影响最大的是华德福的教育理念,自从接触到了华德福教育,她就成了坚定的参与、支持和追随者,她的女儿们完全是华德福的教育,家里、幼儿园和小学。其实孩子在小的时候有什么样的环境、接触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参与什么样的活动,基本上是由父母决定的,孩子本身不具有判断的能力,现在想来,有时我们问自己的孩子喜欢这个学校还是那个学校?喜欢这样的教育还是那样的教育?喜欢在中国生活还是在外国生活?喜欢这样的活动还是那样的活动?等等诸如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做父母的是多么的幼稚,是我们自己不知道做什么样的事情更有意义,来让孩子选择。华德福教育出来的孩子,在长大成人后,恐怕很少会有这样的困惑,他们知道内心的需求,内心很有力量。瑞雪从小不是在华德福的理念中长大的孩子,她的父母还不知道何谓华德福,但多少在不自觉中体现了华德福的思想,从小接触自然的东西,用爱呵护着她,他的父亲喜欢种花花草草,自己布置家里,自己做家具,会做好吃的饭,这些都传承到了瑞雪身上,小时候的生活经历影响了她如此喜欢华德福。 瑞雪是位虔诚的基督徒,心中充满爱,我们谈论的话题更多的会在教育、人性、甚至灵性方面,也许是年龄的原因,开始更关注精神层面的东西,更关注文化的东西,更关注信仰的问题,做有意义的事情,基于这样的原因,她决定开始做华德福温哥华国际夏令营,很用心地做,2013年夏天我带着孩子也参加了这个夏令营,第一期,人不多,可每个人都收获满满,常常回味,我儿子常常不经意间说起夏令营的小伙伴和他们做的游戏,而大人的活动也非常有意义,那是另外一个话题。 |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