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遵循大自然的脚步——农历十月(1)

                       

 

农历十月的节气有立冬和小雪。祭祀牛王一般在农历101日,选了四个和牛相关的故事。风伯神诞之日为十月初五,介绍了风伯的故事。选了蒲松龄的《斗蟋蟀》。《两兄弟》是流传很广的民间故事。《荞麦姑娘》、《星星苹果》、《柿子的故事》都是和秋天的收获有关的故事,《猴子和螃蟹》正好链接上《柿子的故事》。《红叶 》是中国的民间故事,却“出口转内销”,从一位外国老师那里听说的。还有民间故事《桐油树的传说》、《香蕉娃娃》。最后选的是和音乐有关的故事《洞庭老父吹笛》作为结束。

 

                人吃三顿饭的来历

 

盘古王开天辟地后,世上的人都是靠吃野东西为生,打到了野物就大家分起吃,打不到野物喃,就上山讨野果子,下河摸鱼,弄到啥子吃啥子。后来人们学会了做庄稼,但收的粮食都交玉皇大帝。那时做庄稼没得牛,犁田用人拉,挖土用手刨。人又要做庄稼,又要找吃的,按了这头,按不了那头,吃饭就有一顿无一顿的。没得好久,人都整得要死不活的了。玉皇大帝一看,人们给他送的供品一天比一天少,他就发了善心,喊天上的牛神到凡间传他的圣旨:“从今以后,人可以三天吃一顿饭。
    这牛神是个糍粑心,它来到凡间,一看呀,人个个都是黄皮寡瘦的,肚囊皮饿得来巴到了背脊骨,干的活路还重。牛神想,人三天吃一顿饭,肯定还是活不出来,就对人们说:“玉皇大帝有旨,从今天起,你们每天可以吃三顿饭。”说完,它就回天上去了。
 
    从这天开始,人才一天吃三顿饭。哪晓得这事被玉皇大帝晓得了,他就把牛神打下凡尘,让他戴上枷担拉犁头做庄稼,永远不准它再回天上去。玉皇又怕它乱跑乱说,揭他在天上吃喝玩乐的底子,就在它喉咙管儿上头钉了颗钉子,让它说不出话;鼻子上打个洞洞穿根索索套起,让它乱跑不倒,才放了心。
    牛神到凡间后,把人的重活路都干完了,对人的帮助很大,所以庄稼人对牛特别好。到后来,人们还要给它供生,它的生期就是每年的十月初一。庄稼人在这天要祭祀它。

 

二牛推车

 

 

 

 

 

 

 

 

 

 

 

 

 

 

 

桂林西门外有座赵家山,这山圆滚滚的像一个车轮。赵家山的东北面有座白牛山,东南面有座牯(gǔ)牛山。碧绿的阳江从北往南流过白牛山和赵家山的中间,再流过牯牛山西边的山脚,然后一直流入漓江。三山一水之间,是一片广阔的田地。老人家说,这一带地方叫做“二牛推车”,还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早先,这里的田地大半被地主赵剥皮霸占了,逼得农民只好替赵剥皮做长工,或者租赵剥皮的田地来种。即使有几家有一两块小土地的,也是胆战心惊地过日子,说不定哪一天就会给赵剥皮霸占了去。

 

 

 

 

 

 

 

不要以为这里有一条河,种田就不愁水了,这里的水比金子还贵呢!因为这里地高水低,要用水灌田非得用水车不可。农民哪里有钱买水车!倒是赵剥皮在阳江里堵了几个坝,在坝边装了几架大筒车(利用水力推动的竹制大水车,当地农民称为“筒车”),使阳江的水流到田里来。赵剥皮当然不会白白给农民用水,谁要用水,谁就得先交水钱。农民自己到河里去挑水,赵剥皮也不准。他说阳江这一路的水是他的,自己到河里去挑水也得给他钱!有一回,有个农民因为没有钱买水,眼看禾苗就要干死了,半夜到阳江挑水,不料给赵剥皮知道了,赵剥皮当时就把这个农民的水桶没收了,还狠狠地打了这个农民一顿,把他的腿都打断了。所以,当地的农民只好忍饥挨饿,筹钱买水。那些实在拿不出水钱的,只好眼巴巴地望着田干禾枯,颗粒无收。

 

 

 

 

 

 

 

 

 

 

 

 

 

 

 

 

 

 

 

 

赵剥皮家里有一个长工叫赵家。他心肠好,最肯帮助农民兄弟。他看见哪家人手少了,便悄悄地去帮着耕田、插秧、耘田、收割。赵剥皮不在的时候,他就悄悄地把赵剥皮的牛借给农民用。哪家没钱买水,他就悄悄地挖断田埂,让水流到那缺水的田里。赵家帮农民做事这样尽心,哪个穷苦人不喜欢他呀!

 

 

 

 

 

 

 

 

 

 

 

 

赵剥皮见来租牛、买水的人越来越少了,觉得有点奇怪,就派狗腿子去打听,才知道是赵家搞的鬼。赵剥皮气得眼睛冒出火来,把赵家吊起来,结结实实地打了一顿,并且不给一文工钱,将他撵了出去。

 

 

 

 

 

 

 

 

 

 

 

 

农民们见赵家被赵剥皮打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心里就像是自己挨打那样痛。这个找药,那个敷伤,东家送来了茶水,西家送来了米粮,不到一个月,赵家的创伤就慢慢地好起来了。他才起得床,就要下田做活,怎样劝也劝不住。他仍像以往一样,帮了这家帮那家。

 

 

 

 

 

 

 

 

 

 

 

 

可是农民越来越穷了,没有钱租牛买水,哪能种田呀!大家都挺发愁。村里年纪最大的老爷爷忽然想起来,在白牛山脚下的塘里有一头大白石牛,牯牛山上的石栏里有一头石水牯牛。老辈人说,你们不要以为这两头牛是石头的,心肠好的人就能用得动它们。讲是这么讲,可从没有人试过呀!现在没有别的办法,也就试一试吧。找谁来用牛呢?不用说,当然是找赵家了。老爷爷把他的想法告诉了大家,大家立刻赞成。

 

 

 

 

 

 

 

 

 

 

 

 

大家跟赵家一起来到白牛山脚下。赵家开口说:“白牛,白牛,起来和我们耕田吧!”说也奇怪,那睡在烂泥塘里的白石牛忽然爬起来了。赵家牵了大白牛,和大家又爬到牯牛山上。赵家又开口说:“牯牛,牯牛,出来和我们耕田吧!”说也奇怪,那伏在石栏里的石水牯牛也爬起来了。赵家牵着两头石牛到了田里,安上犁,左边是大白牛,右边是水牯牛,就哗啦哗啦犁起田来。石牛力气大,赵家的力气也大;石牛跑得块,赵家跑得也快,不到两天工夫,农民的田就都犁好耙好了。石牛不但会耕田,还会背水呢,他们天天驮着大桶到河里去背水,阳江的水不能背,赵家便赶着他们到漓江去背水。这样,农民也用不着向赵剥皮租牛、买水了。赵剥皮因此更恨赵家,他起了恶心要对赵家下毒手。

 

 

 

 

 

 

 

 

 

 

 

 

有一天夜里,赵家赶牛背水回来,坐在山脚下休息,不提防背后一根闷棍向他打来,他顿时昏倒在地。接着,颈脖上、胸口上、肚子上又被戳了几刀,善良勤劳的赵家就这样被赵剥皮杀死了。

 

 

 

 

 

 

 

 

 

 

 

 

赵家被暗害的消息很快传开了。农民们又是悲痛又是愤恨。大家都知道这是赵剥皮下的毒手,但是上哪里去伸冤哪!县老爷和赵剥皮是一个鼻孔出气的。大家噙着眼泪将赵家埋葬在白牛山和牯牛山中间那座小山的山顶上,为的是让他的坟对着他生前用过的那两头石牛,对着他生前帮大家耕种过的田地。往后,大家就把埋葬赵家的小山叫做赵家山。埋葬赵家的那天,天忽然变得阴暗起来。山上挤满了穷人,大家放声痛哭,哭声将山头都震动了,流出的眼泪使得阳江水都涨满了。

 

 

 

 

 

 

 

 

 

 

 

 

把赵家葬下去的第二天,就出了怪事。赵家的坟头上长出了一根苗,这根苗眼看着一会儿比一会儿长大起来,长得和一根葡萄藤一样。长呀长,这根藤由赵家山跨过了阳江;长呀长,这根藤就搭到了白牛山顶上;这根藤一下就开了一百朵黄花,朵朵花都有碗口一样大,香喷喷的。农民在田里闻到了花香,做起活来就不觉得劳累了。

 

 

 

 

 

 

 

 

 

 

 

 

到了晚上,就更奇怪了。这一百朵黄花变成一百盏灯,亮堂堂的,把周围几十里的田地都照亮了。这时,大白牛从烂泥塘里爬起来,水牯牛也从石栏里爬出来。它们走到赵家山前,围着山走了起来。看呀,赵家山团团转起来了,河水从阳江转到赵家山顶,又从赵家山顶流到农民的田里去了。

 

 

 

 

 

 

 

 

 

 

 

 

第二天清早,农民田里的水就是满满的了,两头石牛又回到他们原来的地方躺下了,赵家山也停止了转动,一百盏灯又变成一百朵黄花了。花儿还是那样香喷喷的,农民在田里闻到了,做起活来就更有劲了。

 

 

 

 

 

 

 

 

 

 

 

 

赵剥皮谋害了赵家以后,以为农民们没有赵家帮忙,一定要来求他的。哪知道过了几天,还不见有人来求他,他觉得非常奇怪,又派狗腿子出去打听。狗腿子回来照实一说,赵剥皮不相信。他出去一看,果然见赵家山和白牛山的山顶上架着一根开着大黄花的粗藤。他很恼火,走到赵家山上,听见停在黄花藤上的一只鸟在叫:“赵家不死,万万年!赵家不死,万万年!”赵剥皮更恼火了,叫人把赵家的坟挖开,并且灌进了铁水,又叫人把黄花藤砍断。黄花藤被砍断以后,流了三天三夜的血水,把绿莹莹的阳江染成红殷殷的了。

 

 

 

 

 

 

 

 

 

 

 

 

赵剥皮以为这下就可以放心了。哪知道赵家用过的两头石牛,照样给农民耕田背水,它们还把赵剥皮的筒车撞翻了。赵剥皮气得要命,带着狗腿子去整治石牛。石牛发起怒来,把赵剥皮和他的狗腿子通通撞到阳江里淹死了。

 

 

 

 

 

 

 

 

 

 

 

 

 

 

 

 

 

 

 

 

聪明的媳妇

 

 

 

 

 

 

 

 

 

 

 

 

 

 

 

 从前,有一个长工帮一家财主做工。快到年边了,这个长工就去跟财主要他一年的工钱。财主说:“要钱可以,但是你必须给我办三件事。如果你办到了,我多给你一年的工钱,办不到,我一天的工钱也不给你。”

 

 

 

 

 

 

 

 

 

 

 

 

 “是什么样的三件事?”

 

 

 

 

 

 

 

 “第一,要你买来像山一样重的一头牛;第二,要你买来能够遮住天的一匹布;第三嘛,要你买来像河里的水一样多的酒。”长工听了,只得叹着气回家去了。

 

 

 

 

 

 

 

 

 

 

 

 

 长工回家后整天一声不响只叹气。他的婆娘叫他吃饭,他也不吃,婆娘问他道:“你整天不说话,不吃饭,心里有什么事,说出来我们好好商量嘛!”长工就把心事说给婆娘听。他婆娘说:“这不要紧,你先吃饭吧。明天你拿一杆秤、一把尺和一个酒壶,要财主用这杆秤先称这座山有多重,才能买来那么重的牛;用这个酒壶先量河里的水看有几壶,才好买那么多的酒;用这把尺先量这天有多大,才好买那么宽的一匹布呀。”长工听了很高兴,第二天,他就拿着这三样东西到财主家里,对财主说:“你要我买来像山一样重的牛,可以,但是你用这杆秤去称这座山有多重,我才能买来这样重的牛。”财主一听眼睛瞪得大大的,半天才说:“这个事就算是免了,但还有两件事呢?”长工又拿出一把尺和一个酒壶对他说:“你用这把尺先去量这天有多大,我才能买那么宽的布;你用这个酒壶去量河里的水有几壶,我才好买那么多的酒。”财主一听,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只得把两年的工钱拿给了这个长工。

 

 

 

 

 

 

 

 

 

 

 

 

 媳妇把财主的难题又巧妙地踢还给了对方,这就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牛为啥没有上牙?

 

 

 

 

 

 

 

 

 

 

 

 

 

 

 

在很古很古的时候,有一次,人拉着牛去犁地。中午休息时,狼跑过来对牛说:“牛大哥,我看你被人赶着犁地,实在是受气出力。依我看,你的手脚都比别人的粗,力气也比别人大,何不踢人两脚跑掉呢?      牛说:“你知道什么,不干活多可耻呀!再说,人很聪明,他们可有办法对付你哩。”     狼问道:“什么?什么叫‘办法’呀?你叫人把‘办法’拿来给我看看吧!     人听到了,说:“‘办法’不在这儿,在家里放着呢。”    狼说:“那么,你回去拿来不行吗?      人说:“我要犁地哪!再说,我一走,你把我的牛放掉可怎么办?   狼说:“啊,你是怕我把你拴着的牛放了呀!那好,你再用根绳子把我也拴住,捆在那棵树上 好了。”   既然你愿意这样做,那当然可以了。”于是,人就把狼结结实实地绑在地边的一棵树上了。

 

 

 

 

 

 

 

 

 

 

 

 

好,我回去把‘办法’拿来给你。”人说着就走了。不一会儿,人拿来一根很结实的木棒,走到狼面前,说:“看吧!无恶不作的家伙,这就是你要看的‘办法’!”说完,照着 狼的脑瓜子一棒敲下去,狼就一命呜呼了。牛在一旁站着,止不住地哈哈大笑起来,笑着笑着,肚子也笑痛了,头一弯,上腭碰在一块石头上,把上牙全给碰掉了。从此,直到现在,牛也没能再长出上牙。

 

 

 

 

 

 

 

 

 

 

 

 

遵循大自然的脚步鈥斺斉├(1)  

 

 

 

 

 

 

 

 

 

 

 

 

 

 

 

 

 

 

 

 

《不吃牛》民间木版画 朝天堂藏版

 

 

 

 

 

 

 

 

 

 

 

 

这是流传与民间,劝说世人爱护耕牛的版画。整幅画以文字盘成牛的形象,由牛头眉心的“凡人听说根由”读起,顺着读“世间最苦是耕牛”到额头左转而下“春夏秋冬宜用力”,一路迂回往下读,至牛尾“冤冤相报几时休”为止。

 

 

 

 

 

 

 

 

 

 

 

 

凡人听我说根由,世间最苦是耕牛, 春夏秋冬宜用力,四时辛苦未曾休, 犁扒肩上千斤重,麻鞭百万肩上抽, 恶言恶口诸般骂,唱声快走敢停留, 田土坚硬耕不动,肚中无草泪双流, 指望早晨来放我,谁知耕到午时头, 饥饿吃口田中稻,全家大小骂瘟牛, 一年都是吃的草,种得田禾你自收, 稻米白米做饭吃,糯米做酒请亲友, 麦粟棉花诸般有,芝麻豆谷满园收, 媳妇嫁女做喜事,无钱又想卖耕牛,

 

 

 

 

 

 

 

 

 

 

 

 

见我老来无气力,卖与屠行做菜牛, 捆缚就把咽喉割,剥皮刈(yi)肉有何仇, 眼泪汪汪说不出,破肚抽肠任血流, 剥我皮来挽鼓打,惊天动地鬼神愁, 卖我之人穷得快,吃我之人结大仇。

 

 

 

 

 

 

 

 

 

 

 

 

(图片来源:吾爱汉声·汉声书铺 《大过牛年》海报画册。)

 

 

 

 

 

 

 

 

 

 

 

 

文章摘自:吾爱汉声·汉声民间 www.52hansheng.com

 

 

 

 

 

 

 

 

 

 

 

 

遵循大自然的脚步鈥斺斉├(1)

 

 

 

 

 

 

 

 

 

 

 

 

 

 

 

 

 

 

 

 

 

 

 

 

 

 

 

 

 

 

 

 

 

 

 

 

 

 

童谣

 

 

 

 

 

 

 

 

 

 

 

 

牛脚宽宽,不陷水塘,牛尾长长,

 

 

 

 

 

 

 

 

 

 

 

 

掸灰拍虫。牛角弯弯,敢顶坏蛋。

 

 

 

 

 

 

 

 

 

 

 

 

古诗

 

 

 

 

 

 

 

 

 

 

 

 

病牛(唐)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嬴(女字改为羊字)病卧残阳。

 

 

 

 

 

 

 

 

 

 

 

 

 

 

 

 

 

 

 

 

 

 

 

 

 

牧童词(唐)张籍 远牧牛,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垄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遵循大自然的脚步鈥斺斉├(1)

 

 

 

 

 

 

 

 

 

 

 

 

 

 

 

 

 

 

 

 

 

 

 

 

 

李可染牧牛图

 

 

 

 

 

 

 

 

 

 

 

 

遵循大自然的脚步鈥斺斉├(1) 遵循大自然的脚步鈥斺斉├(1)

 

 

 

 

 

 

 

 

 

 

 

 

李可染牧牛图

 

 

 

 

 

 

 

 

 

 

 

 

与牛相关的词语:

 

 

 

 

 

 

 

 

 

 

 

 

吹牛拍马 初生牛犊不怕虎 对牛弹琴 多如牛毛 风马牛不相及 割鸡焉用牛刀九牛二虎之力 九牛拉不转 九牛一毛 老牛破车 老牛舐犊  马面牛头 牛刀小试 牛郎织女 泥牛入海 牛头不对马嘴  庖丁解牛

 

 

 

 

 

 

 

 

 

 

 

 

·       穿了鼻子的牛:让人牵着走

 

 

 

 

 

 

 

 

 

 

 

 

·       风马牛:不相及

 

 

 

 

 

 

 

 

 

 

 

 

·       黄牛犁地:有劲慢慢使(比喻有计划地发挥作用)

 

 

 

 

 

 

 

 

 

 

 

 

·       九牛一毛:微不足道(比喻小得不什得一提)

 

 

 

 

 

 

 

 

 

 

 

 

·       老牛拉车:埋头苦干

 

 

 

 

 

 

 

 

 

 

 

 

·       老牛拉破车:慢慢腾腾

 

 

 

 

 

 

 

 

 

 

 

 

·       老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       老牛走路:不慌不忙

 

 

 

 

 

 

 

 

 

 

 

 

·       驴拉碾子牛耕田:各行其是()

 

 

 

 

 

 

 

 

 

 

 

 

·       驴子拉磨牛耕田:各走各的道

 

 

 

 

 

 

 

 

 

 

·       牛打架:死顶

 

  ·       杀鸡用牛刀:小题大作   (来自:http://www.51windows.Net)            

嘉峪关新城出土的魏晋时期画像砖上的牛纹(上);

敦煌壁画上的牛纹(下)                       

立  冬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其实,我国幅员广大,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按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以下半年候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为冬季,则“立冬为冬日始”的说法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吻合。对应公历的11月7. 8日。此时,在北半球,正是“水结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在南方却是小阳春的天气。   农历十月,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立冬是十月的大节,汉魏时期,天子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请死者保护生灵,鼓励民众抵御外故或饿寇的掠夺与侵袭,在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农民自己亦获得饮酒与休息的酬劳。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人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度,我们所处的北半球获得太阳的辐射量越来越少,但由于此时地表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还不会太冷,但气温逐渐下降。     

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东北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三秋”已接近尾声;江南正忙着抢种晚茬冬麦,抓紧移栽油菜;而华南却是“立冬种麦正当时”的最佳时期。       立冬后,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  

民谚诗词   立冬谚语        区域 谚语 全国 今冬麦盖三层被,明年枕着馒头睡。 北方 立冬打雷要反春;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 南方 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赣)立冬小雪紧相连,冬前整地最当先;(江南)西风响,蟹脚痒,蟹立冬,影无踪;(江南)立冬不吃糕,一死一旮旯;(南方)立冬种豌豆,一斗还一斗;(南方)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指应早翻土);(客家)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客家)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江南)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闽南)  

立冬诗句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紫金霜《立冬》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明·王稚登《立冬》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宋·释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宋·钱时《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何言:说过什么?四时:四季。行:运行。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滋生。 ——《论语·阳货》       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左传·昭公四年》         

春也万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见其盛而知其阑;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鲜欢。     ——唐·卢照邻《释疾文·悲夫》   (资料选自百度百科)      

话题:



0

推荐

吴蓓

吴蓓

837篇文章 5年前更新

理学硕士,担任过大学物理教师13年。2001年赴英国爱默生学院学习华德福教育,2005年9月开始在北京实践华德福教育。已出版的书籍:《华德福老师的心灵日记》(原名为《英格兰的落叶》)、《请让我慢慢长大》。翻译出版的书籍:《学校是一段旅程》、《解放孩子的潜能》、《圣雄修身录》《圣雄箴言录》,以及3本儿童绘本。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