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给孩子每人发了一块棉布,做了一条手绢。开始,有人担心针会扎到孩子,但我有和幼儿做针线的经验,觉得问题不大。再说来的幼儿通常有家里人陪同,小学生做针线活是力所能及事情。今天上下午,在二个教学点,都做了手娟。无论是女孩,还是男孩,无论是一年级的孩子,还是高年级的孩子,甚至妈妈们,都在专心至致的缝手绢。昨天,我求助幼儿园老师给我发些儿歌,今天我就用上了。但适合幼儿的童谣,对于小学生来说太简单了,短时间或许还能对付。我越来越迫切感到,需要按年龄分为二个班。小学低年级和幼儿一个班,三年级以上的孩子一个班。
傍晚,王丽从北京赶到这里,她是来做志愿者老师的。明天,我们可以做分班尝试。北大的老师带几位当地中学生,也会来教学。由于下雨,这两天上午的教学点在士兵的帐篷里,下午的教学点,我们遇到一位非常热心的志愿者,来自河北,姓韩,他在我们到达之前,就把孩子召集起来,专门准备一个帐篷用作临时教室。他还给这个教学点起名为“志愿者小学”。我们给孩子们发放了“桌椅”,很快“小桌椅”一物多用,家长也能拿来当“桌椅”,吃饭的时候,饭碗可以放在“桌子”上了。如果每家有个椅子该有多好。
有人说,我们带孩子做的活动,孩子们是那么高兴,但哪天我们不能坚持下去,孩子是否会比以前更难过?我想通过游戏,孩子哪怕只有半天的快乐,总比没有好吧?我没有学过心理学,不会心理治疗,但我知道孩子们喜欢什么,知道怎样让他们开心。我相信,这三天的活动给予他们一定的心理康复能力。我相信,会遇到更多的热心人来帮助这些孩子。一位当地的女士昨天对我说,她会尽力联系什邡的老师,因为学校要放假到七月底。
今天,由于王丽老师的到来,早上的教学点分为二个教学班,王丽主要负责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志愿者杨涛将主要负责年幼孩子的活动。下午的教学点,已和北大老师王歌做了交接,她将主要负责这里的教学。如果可能,明天我想再开设第三个教学点。今天上午,我给一、二年级的孩子出了十几道数学题,这是第一次学数学。今天,也是第一次有了英语课,是王歌老师上的。住在我们附近的一位妈妈,找到我们,希望我们给她的孩子上课,寺里住的孩子绝大部分是附近的居民。我们没有时间白天上课,答应他们晚上七点上一小时的课。孩子年龄较小,我带他们做围圈唱歌活动,王歌带他们学论语。晚上来了十多位孩子。
一位记者告诉我们,他遇到一个学校的看门人,他幸免于难,眼睁睁的看见学校倒塌,他奋力抢救学生,他听见废虚里的孩子求救的声音,一天又一天过去了,那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弱,直到消失。他至今没有离开过这所学校,他要守候着孩子们的亡灵,守候陪伴他读书和工作的学校。
周围被毁的六座寺庙,也有部分僧人绝不离开寺庙,那是他们朝夕相处的家园,是无数的人历经无数的岁月,建造起来的圣地。他们要守护残破的物品和书,他们还想在废虚上,重建寺庙。看来,比地震更为强大的是人不屈的意志力。
吴蓓
2008年5月23日
(文字由一位朋友根据吴老师从灾区来的手机短信整理上传)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