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人的伟大在于改变自我(三)

 吴蓓

 

(接前面内容)
                    心灵的净化

 

起初甘地为了控制生育发誓禁欲,后来他逐渐发现禁欲的重要意义,它是人高于动物的标志之一。甘地在自传中写道:“我认为,生活不实行‘节欲’,就和禽兽无异。野兽生来没有自我控制的能力,人与野兽的区别正是在于人有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前我读到宗教经籍中对‘节欲’的赞美,总觉得那是太理想太夸张了,现在却逐渐认识到,原来那些赞美是完全正确的,而且是有生活根据的。” 人如果毫无节制的放纵性欲,在甘地看来,简直比被毒蛇咬伤还要可怕,毒蛇只能毁灭我们的身体,而纵欲却不仅能毁灭我们的身体,还能毁灭我们的心灵和精神。

 

禁欲不仅具有保护肉体的力量,还能保护心灵的纯洁,使人升华到崇高的境界。因为完美的禁欲不是艰苦忏悔的过程,“而是一种安慰和欢乐,每一天都会显示一种清新而美妙的感觉。”表面上看禁欲者和不禁欲的人没有明显的区别,实质上他们泾渭分明。甘地说:“虽然他们都以肉眼观察事物,但不同的是,禁欲者用以观察上帝的光辉,非禁欲者却用以观察身边的琐事。他们都用耳朵听,但不同的是,有的人耳朵只闻天上赞歌,有的人听到的是人间鄙语。他们都常常深夜不眠,但不同的是,有的人用以专心祷告上天,有的人却把时间消磨在粗野而无聊的嬉戏之中。他们内心都供奉着神灵,但不同的是,有的人对于寺庙善加修缮,有的人却饱食终日而置神皿于不顾。所以这两种人就像两根分立的柱子,他们之间的距离只会随着时间的消失而越来越远。”

 

甘地为大众服务,也是在为他的神服务。在甘地看来,神不仅内在于外部世界,而且内在于一切生物和每个人的心中。甘地热爱人民是为了接近神,通过禁欲能够献身于人民的利益,也就是达到对神的亲证。“禁欲的字面意思是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它引导人们达到对神的亲证.如果没有自我约束的实践,这种亲证是不可能的。”在甘地的心目中,神就是真理,真理就是神,禁欲就是认识真理的途径。

 

                 改变自我的力量

 

有一位西方人说甘地禁欲是剥夺了他的妻子嘉斯杜白享受性生活的权利。可是对于嘉斯杜白来说未必如此。甘地曾经以为妻子是丈夫发泄情欲的对象,生来就要服从丈夫。然而禁欲之后,随着性欲的逐渐消失,他把妻子看作是一位助手、同志和分担丈夫欢乐与忧愁的人。甘地觉得家庭生活变得越来越平静、甜美和幸福。

 

甘地禁欲的最为神奇之处是为闻名于世的非暴力抵抗运动不知不觉做了准备。发誓禁欲后不久,他便奠定了非暴力抵抗运动的基础。甘地说:“禁欲誓言为我发起这个运动作好了准备,我并没有意识到,非暴力抵抗运动不是一种有预谋的计划,它是自发地产生的,并非出自我的意愿。不过我明白我以前所有的努力都使我导向那个目标。” 非暴力抵抗运动是甘地在南非领导印度侨民反对种族歧视斗争的有力武器,后来在印度开展民族独立和社会改革运动中又不断地实践和完善,使得非暴力抵抗运动不仅对印度人民,而且对争取民族独立的亚非人民、反对种族歧视的美国黑人运动以及现代国际政治斗争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尽管后来的学者们可以从各种角度来探讨甘地非暴力的起源、含义和效果,但不容否认禁欲起到的作用。

 

克服情欲比改造世界还要困难,已经禁欲19年的甘地写道“我认为要克服微妙的情欲比用武器去征服客观世界要困难得多。自从我回到印度以后,我总感到情欲一直在我的内心潜伏着。这种感觉使我感到惭愧,但是从不为此气馁。这些经验和尝试使我得以支撑下去,并给我以莫大的喜悦。但我知道在我的面前横陈着一条崎岖的道路,我必须穿越它。”

 

甘地从37岁开始的禁欲一直坚持到79岁被刺客枪杀。值得注意的是刺客和甘地一样是位虔诚的印度教徒,也是一位发誓禁欲的人。一个人可以把禁欲获得的能量用于作恶多端。西方中世纪教会里的一些神父克制住了情欲,却把精力转向了争权夺利,结果给社会造成的危害更大。因此特别要强调,甘地禁欲的目的只是为了全身心地服务众生。

 

1942年,当甘地73岁时还写道:“我不能说已经达到了我所定义的禁欲的境界,但我在不断进步。如果神允许,我也许能在今生获得圆满。无论如何,我不会有丝毫的松懈,也不会失去勇气。我不认为36年的时间太漫长,越是勤奋地努力,收获越大。同时,我更强烈地感觉到禁欲的必要性。”

 

禁欲是非暴力的战士必须遵守的最重要的纪律之一。如果一个人把心思整天用于肉体的寻欢作乐上,他就担负不起艰苦卓绝的奋斗。甘地认为一支理想的非暴力军队,应该由摆脱性欲要求的战士组成,如果违背这个原则,人的精神力量可能在关键时刻一触即溃,身体也会不堪一击。1930年甘地在监狱中给他亲自创建的真理学院提出11条院规,其中一条就是禁欲。当人克服了内心的欲望、贪婪,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他才会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在甘地领导的著名的“食盐进军”行动中,经过他培训并精心挑选的78名非暴力战士,沿途受到警察挥舞铁棒的猛烈打击,可是没有一个人抬起手抵挡。目击者说:“被击倒者不省人事并痛得打转,有许多人血迹渗透了衣服,被警察踢腹部,被扔进壕沟,但无人犹豫后退。每个人都顽强进军。”这就是甘地理想的战士,超脱了肉体欲望,手无寸铁,坚定不移,视死如归。

 

通过改变自己,甘地领导印度人民从英国长期殖民统治下获得解放,进而影响了整个世界。但他并不满足于仅仅赶走了英国人,他认为真正的印度自治应该是包括每个人达到自我控制。甘地说过:“作为人类,我们伟大之处与其说是在于我们能够改造世界——那是‘原子时代’的神话——还不如说在于我们能够改造自我。”人的伟大不是改造外面的世界,而是改变自己。通过自身的改变,我们才能为全人类的和平与安宁贡献一份圣洁的力量。

 

                    我们怎么办?

        

神(真理)、非暴力(爱)和禁欲(自我控制)是甘地最常使用的3个词,也是他思想、言论和行为的核心。甘地认为真理是神唯一正确和最有意义的名称,他的非暴力和爱是同义词,而禁欲的完整含义不是局限在仅仅控制住性欲,而是控制所有的感官,不仅仅是控制一个人的言谈举止,还要控制他的思想。或者说完美的禁欲者从感官的渴求中解脱出来,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把生命的所有力量集中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为大众无私服务,实现真理。甘地坚信随着对自身欲望的征服,心灵的力量会日益强大。

 

回顾我国最近的20多年,克制性欲常常和压制人性、封闭落后、专制统治联系起来,而释放性欲却象征着现代化、西方化、进步开放。如果现在还有人倡导“禁欲”一定会被人们嗤之以鼻。我想甘地提出的禁欲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禁欲是有本质差异的,一是方法不同,甘地提倡的是自觉自愿,发自内心的禁欲,而不是被迫或外界强制的结果。二是目的不同,甘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公众服务,而不是为了统治愚弄老百姓。

 

在英国留学时,一位日本同学曾对我说,美国利用3个S征服了日本人,削弱了日本的民族精神。这3个S是:性(Sex)、体育(Sport)和屏幕(Screen)。人们陶醉于屏幕上的性和体育,忘记了自己做人的尊严,忘记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忘记了本民族的崇高使命。反省目前我们的现状,是不是也有这3个S的问题?

 

科学家曾做过一项实验,他们不停地刺激老鼠的某个神经部位,老鼠兴奋无比,反复做出同一个动作,不吃不喝,最后精疲力竭而死。这个实验向我们提出警告,为了赚钱,商家正在无孔不入地诱惑人的欲望,他们专门研究人性的弱点,以便百发百中,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反对压制人性,是否一定要走向放纵人性?我们反对闭关锁国,是否一定要全盘接受外来的一切?我们反对集权统治,是否一定要走向没有道德约束和责任感的自由?我们曾经急匆匆地标榜人性,用来反对黑暗专制的残暴,我们忘记了残暴也是人性的一部分,忘记了人性中也有卑鄙、邪恶、无耻、冷酷,还有各种各样潜伏着的欲望。现在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哪些人性值得张扬,值得高声赞美,哪些人性应该压制并彻底清理,哪些人性需要我们时刻警惕,一不留神就会受到诱惑,释放出来就会丧失自我。

 

我想性欲就是值得我们警惕的一种人性,而甘地为了把自己全身心地奉献给人类,自愿发誓禁欲的做法永远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资料:

 

1,《甘地》【印】莫卡甘地著鲁良斌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3年

2,《打开健康之门》甘地著吴蓓译,刘思彤校对瀚海沙《山水间》第一期电子刊物

3,《来自耶罗伐达圣殿》甘地著吴蓓译尚劝余刘思彤校对瀚海沙《山水间》第二期电子刊物

4,《圣雄甘地》【美】伊克纳斯伊斯沃兰著林东涛等译中国言实出版社 1998年

5,《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及其影响》朱明忠著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

6,《圣雄甘地宗教哲学研究》尚劝余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

7,《东方民族主义思潮》彭树智著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2年

8,《圣雄甘地》多米尼克拉皮尔、拉里柯林斯著新华出版社 1986年

9,《印度自治》甘地著吴蓓译尚劝余校瀚海沙《山水间》第三期电子刊物

 

以上参考书2、3、9皆选自《The Selected Works Of Mahatma Gandhi》 VOL. III,Navajivan Publishing House Ahmendabad-14  INDIA

               

                                      2004 年10月12日   初稿

                                      2004年10月21日  定稿

 

话题:



0

推荐

吴蓓

吴蓓

837篇文章 5年前更新

理学硕士,担任过大学物理教师13年。2001年赴英国爱默生学院学习华德福教育,2005年9月开始在北京实践华德福教育。已出版的书籍:《华德福老师的心灵日记》(原名为《英格兰的落叶》)、《请让我慢慢长大》。翻译出版的书籍:《学校是一段旅程》、《解放孩子的潜能》、《圣雄修身录》《圣雄箴言录》,以及3本儿童绘本。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