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当我们同在一起

吴蓓

 

      灾后的教学要注意什么?       

 

虽然我们设计的课表有语文和数学,但语文课可以画画,数学课可以唱歌。周一的语文课,我表演了偶戏故事后,陈雪莲让孩子们结合故事内容画画。数学课上,王莉先讲了小红帽的故事,再教唱关于小红帽的一首歌。大约做了十五分钟的数学题,幼儿园的孩子在一旁画画或玩耍。

 

周一下午,天气炎热,帐篷像蒸笼似的,起先我们担心这么热的天,不会来几个学生了,没有想到上午来的孩子,除了一位外,其他的孩子都来了。孩子分成四个组,每组至少有一位高中生或成人。

 

下午计划的课程是手工和体育游戏,因为天气太热,就用一个下午的时间来做小手绢。大家正缝得入迷,来了几位红白镇和什邡教育部门的官员,他们来考察活动中心。看到大人和孩子们都在专心致志地缝手绢,他们似乎比较满意,临走时,一位五十多岁的官员握着我的手说:“你们辛苦了,非常感谢!”

 

据说这个活动中心最早是由几位基督徒发起的,他们带孩子唱歌、做活动,但同时还向孩子们传教,被政府发现后,请他们离开了。广州这家心理学会的负责人叶教授是位老共产党员,由他监督活动中心的上课内容,足以保证没有任何问题。

 

大班、中班上课的内容主要有心理、英语、奥数、粤语、弟子规等。三个帐篷紧挨着,当隔壁班的学生在高唱粤语歌的时候,小班老师的说话声就听不见了。

 

当我提议让高中生担任老师,有些人提出异议。但一天的课程上下来,我惊喜的发现,这几位高中比我想象得还要出色,由于年轻,他们身上的活力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来,在宣丽的配合下,完全能够胜任小班的工作。

 

每次放学后,我们都抓紧时间开会,及时讨论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安排下午或第二天的课程内容。来自广州的心理学家郭教授,还专门为我们讲了针对灾后孩子的教学,老师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我概述如下:

 

第一,孩子需要陪伴,让孩子成为你的主人,老师的姿态是“我能帮你做些什么?”

 

比如孩子说:“老师,我要那个杯子。”老师可以满足孩子的需求,也可以说:“杯子放得太高了,我们怎么能够到?”在老师的启发下,让孩子感到是他自己想办法把杯子拿到的。也就是说,让孩子感到自己是主人。因为地震是孩子无法控制的事情,经历突发事件,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重新建立安全感的方式之一是让孩子感到周围的人和事情是可控制的、熟悉的。

 

第二,唤起孩子的情感,

比如做手绢时,可以问孩子:“手绢送给谁?” 孩子也许会说:“送给妈妈。”“为什么送给妈妈?”就会激发孩子对妈妈的感情,做手绢时会更加投入。带孩子唱歌时,也可以问:“这首歌好听吗?”孩子们说:“好听!”“再唱一遍好吗?”“好!”

 

   注意力专注的孩子没有问题,老师要特别留心注意力分散的孩子,老师最好能坐在这样的孩子身旁,引导他坚持做完一件事情。

 

   老师的语速要慢,发音清晰,示范性强,老师是孩子心目中的偶像,讲课时要形象、具体、生动。

 

第三,让每个孩子有成就感。

 

如果老师要表扬某些孩子,最好一天之内班上每个孩子都得到表扬。记住已经表扬过谁,不能遗漏一个孩子。比如一位4岁的男孩虎娃缝手绢,他肯定缝不好,但他很专心地在缝,老师就可以当全班同学来表扬:“你们看虎娃缝得好吗?他才4岁,针把手扎痛了,可他一直在坚持。”

 

      表扬孩子的时候,要突出他的某个优点,而不是泛泛的说他好。这样孩子感受到他被老师认可了。比如玲玲想把手绢送给晓霞老师,请她说说为什么。当玲玲站起来讲述时,她会感到自己的想法受到关注。

 

      还可以就手绢的用处请孩子讲一讲,每讲一个用处,老师写在黑板上,孩子也会高兴。

 

第四,高中生和孩子的年龄差别不大,和孩子们更能玩到一起。

 

也许不称呼“老师”更容易让孩子亲近,你们就当孩子王,你们也可以称呼孩子的小名,拉近彼此的距离。

 

清晨,我和宣丽去活动中心的路上,采了3朵大大的蓝色鲜花,插在晓霞留下来的竹筒里,顿时让白色的帐篷富有了色彩和生机。在学生到校之前,我们把教室打扫干净。

 

周二上午,是我在峡马口村最后的半天,上午早读后,我带了户外活动课和语文课,语文课上我用偶戏和一本美丽的图画书,讲了2个故事。几位高中生和宣丽也一直在帮忙,我把知道的户外游戏都教给了他们。

 

这天,既不是艳阳高照,也没有下雨,我们计划好下午带孩子们去树林散步,采来树叶,做叶脉画。我不能和他们同行了,我把心愿留给了宣丽、陈雪莲、王莉、杨蓥,希望他们坚持到最后一天。香港的陈善美老师送我一首中英文对照的诗,让我带到灾区,我抄写了四份,送给每个人:

 

愿智慧照耀我

愿力量渗进我

好让我成为

世人的帮手

上天的仆人

达至无私与真诚。

 

 

更多相关文章:

 

话题:



0

推荐

吴蓓

吴蓓

837篇文章 5年前更新

理学硕士,担任过大学物理教师13年。2001年赴英国爱默生学院学习华德福教育,2005年9月开始在北京实践华德福教育。已出版的书籍:《华德福老师的心灵日记》(原名为《英格兰的落叶》)、《请让我慢慢长大》。翻译出版的书籍:《学校是一段旅程》、《解放孩子的潜能》、《圣雄修身录》《圣雄箴言录》,以及3本儿童绘本。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