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无 条 件 的 接 纳

吴 蓓

大约5年前,我开始尝试华德福幼儿教育不久,美国的卡洛琳老师不远万里,义务来帮助我们。记得她当时培训我们时,曾举过一个例子,她的一位朋友是盲人,她养着一条狗,她看不见狗在哪里,但每当她想让狗回来时,她就加个意念:“**,回来吧!”于是狗就像是听到召唤,真的回到她的身旁。卡洛琳说,我们作为老师,如果想让孩子睡觉,我们就得先有意念:“每个孩子都要上床睡觉。”如果想让孩子就餐时不离开餐桌,我们就得先有意念:“每个孩子坐在椅子上就餐。”当时,我半信半疑,意念有这么大的作用?在我每周的工作日记中,详细记载了卡洛琳老师的教导,唯有这一条我没有记。

今年7月,在北京举办了华德福师资培训课程,我的主要精力放在同时开办的托管班上。有位2岁多一点的孩子珂珂(化名),偶尔会把手指放在嘴里,我和她开玩笑:“珂珂,你在吃什么?”“我在吃鼻涕。”“啊,你在吃鼻涕?”她听了哈哈笑。我们一遍遍重复刚才的对话,每当我说:“啊,你在吃鼻涕?”她就笑个不停。

珂珂的妈妈临别前告诉我,她的孩子啃手指时,唯有对我问:“你在吃什么?”,她毫不介意。其他的人,对她啃手指的任何暗示或劝说,她都会紧张、抵触。有一次,一位学员看见珂珂边走边啃手指,学员说:“让我拉着你的手一起走好吗?”珂珂立即站住,喊走在前面的妈妈:“妈妈,我能把手放在嘴里吗?”事后,这位学员说,她当时的确想转移珂珂的注意力,不让她啃手指。学员没有说出她的想法,但孩子却感觉到了。

我听了珂珂妈妈的述说感到十分惊奇,我看到孩子啃手指,心里没有任何关于啃手指的想法,更没有要改变她的想法。而孩子的妈妈告诉我,经常有好心人来告诉她,要改变孩子啃手指的习惯。有一次她带珂珂坐出租车,司机看见了,一路上大谈啃手指的危害,劝妈妈一定要尽早改变孩子的坏习惯。

反过来,我在想为什么我对珂珂啃手指没有想法?首先,珂珂在托管班里很少啃手指,只是偶尔为之。其次,她那么年幼,我觉得啃啃手指是正常的。其三,我的幼儿知识比较缺乏,从孩子的啃手指行为中,引发不出关于孩子是否心理有问题的联想。有的人知识比较丰富,会想到啃手指说明孩子的某个方面没有得到满足,或是心理不安的表现,诸如此类。

对于成人来说,别人心里想什么,我们很难感觉到。但年幼的孩子却能感觉到别人心里想的是什么,即便别人没有说出来。试想一下,当好心人首先想到:“这个孩子啃手指不好,我要帮助她改变。”孩子可能感觉到:“我在她的眼里,是个啃手指的孩子,啃手指不好,她要改变我。”孩子没有感觉到被别人接纳,而是被评判、被指正。如果我们能够为孩子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就自然能理解孩子对好心人感到的紧张、抵触。

许多年前,我看过一本书《五体不全》,作者是日本人,生下来就没有四肢。封面上的他,露出灿烂的笑容,书中描述了他的成长经历,虽然没有四肢,但一样活得自信、快乐,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他参加了几乎所有学校组织的活动。高中毕业后,他还考上了大学。为什么作者在重度残疾的情况下,还能这么健康,原因来自妈妈。他刚出生的时候,医生们很害怕妈妈见到自己的儿子,一个劲地拖延母子相见的时刻。他们担心妈妈看见儿子,会不会昏过去?最终,医生做好了一切抢救措施。可是,当医生把五体不全的儿子抱给妈妈时,妈妈很自然地接了过来,搂在怀里说:“这是我的儿子。”作者说他的幸福就取决于这一瞬间。

对于残疾的孩子,我们要无条件的接纳,对于性格不同的孩子,我们要无条件的接纳,对于有不良行为的孩子,我们还是要无条件的接纳。无论啃手指是否合适,如果我们的确出于好心,想要去改变,那也必须首先要接纳孩子,无条件的、全然的接纳。而不是首先想到孩子的某个习惯不好,要去改变。

3周的培训期间,有个男孩强强(化名)用棍子打了另一个男孩的头,当然这不是一件好事。渐渐的,一些人在议论强强打人的事情,到了后来,就是强强爱打人。在强强用棍子打那个男孩之前,我没有看到,也没有听说过他打人。而自从打人事件发生后,我在教室里发现他会打别的孩子。而且,我还听到别的家长和老师反映强强打人。在最后一天的上午,最后半小时的课程,我没有参加。我和强强一会拿锯子锯木头,一会拿斧子砍木头,这个时候,他是个愿意尝试、愿意合作的快乐孩子。

午饭,我和他们母子坐在一起用餐,强强先吃完,就离开餐厅。过一会,有位妈妈进来,告诉强强的妈妈:“你出去看一下。”等强强的妈妈离开后,她对我说:“强强打别的孩子,其他人在议论强强好打人。”一会强强回来了,他气呼呼的,嘴里嘀咕着恨恨的言辞。事后我听说他打了一位比他小的女孩。

我心里很难受,强强不是打人的孩子,但他的确多次打人了。为什么?我在想,大家对他的议论,是不是强化了他的攻击行为?以前,有家长当着孩子的面问我:“我的孩子老是被欺负怎么办?”我说:“你不能这么说自己的孩子,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你的孩子可能并没有觉得自己被欺负了,他可能对别人抢他的玩具无所谓。”如果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被欺负,时间长了,孩子就留下烙印:“我是被别人欺负的孩子。”家长给孩子贴的标签,就成为孩子对自己的认同。

强强第一次打人后,一些人的议论或想法,是否给强强留下了烙印:“我就是打人的孩子。”?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他就出手打人。反正大家都已经这么认为了。如果仅仅片面地去看待一个男孩动手打了其他的孩子,很容易同情被打的孩子,也很容易对攻击者产生义愤。

我曾看到一份报道,在法庭上,有人问到一位死刑犯,为什么他会那么残忍?他说从小到大,没有人对他说过一句温柔的话。一位不被接纳的孩子,一位被贴了坏标签的孩子,长大后自然会仇视社会。

我不能说强强打人仅仅是因为一些人的议论。但至少我们不要根据孩子的一个行为或重复多次的行为,就轻易下结论。我们可以描述事情发生的经过,可以探讨事情发生的原因,但千万不要说:“**就是打人的孩子。”或“这个孩子就爱打人。”不仅不能这么说,连这样的念头也不能有。即便你的孩子恰巧是被打的孩子,出于母亲的本能,容易对攻击者产生偏见、愤怒,但也不妨试试站在一个更高的立场上,爱别人的孩子如同爱自己的孩子。

只有无条件的、全然的接纳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去帮助孩子。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办园初期,老师们经常在幼儿游戏室里开会,Tammy老师见了,说:“成人在游戏室开会,会把成人的智性意识留在教室里,对幼儿不好。”我不以为然,怎么会呢?现在我越来越相信这是真的。我们心里想的会影响我们自己的言行,还会影响到周围年幼的孩子。慎思才能慎言,才能慎行。

 

                                     2010年8月22    初稿

                                    2010年8月28    定稿

话题:



0

推荐

吴蓓

吴蓓

837篇文章 5年前更新

理学硕士,担任过大学物理教师13年。2001年赴英国爱默生学院学习华德福教育,2005年9月开始在北京实践华德福教育。已出版的书籍:《华德福老师的心灵日记》(原名为《英格兰的落叶》)、《请让我慢慢长大》。翻译出版的书籍:《学校是一段旅程》、《解放孩子的潜能》、《圣雄修身录》《圣雄箴言录》,以及3本儿童绘本。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