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 麦 姑 娘
—— 2010年11月1日周一至11月19日周五三周语文(11月7日立冬)
吴 蓓
第一单元的语文(参见拙文《从“一”开始的语文》),最后一周是以土为主题。在讲述有关土地的故事时,提到古代“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当时国家统治者重视土地和粮食,认为祭“神”可以佑护五谷丰登。于是,祭祀“土神”、“谷神”的地方合称为“社稷”。后来用“社稷”来指称国家。可见在古代的农业社会,土地和土地上生长的粮食不仅关系到平民百姓的生存,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二单元的语文以谷物为主题.有三个原因,一,是和第一单元的土相联系,土地上生长的粮食维持着我们的生存。二,和季节对应,11月是秋天收获的季节,五谷成熟。三,秋天在五行里对应金,故事中也会涉及到金,比如金子神,比如稻谷、麦子的金黄色。虽然五行里的金不是指金黄色或金子,但有点关联。
以谷物为主题,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建立起了联系,我们每天都要吃饭,食物来自大自然,来自农民辛勤的劳动,可以培养孩子对食物的尊重和珍惜,对大自然和农民的感恩与赞美。教师可以选择和丰收、劳动、秋天、稻谷、麦子、感恩、珍惜食物等有关的童谣、歌曲、谜语、绕口令、经典名言、歌曲,这部分内容放在本文的最后部分。还可以围绕这些主题开展绘画、手工、烹饪、庆典、游戏等。
今年的十一期间,我参加了3天半的秋令营,把其中的一小部分内容带进了课堂,使得这篇文章多了一些实践部分,比如打稻穗、稻谷去壳、拜土地公公等。参考资料的内容,仅作为老师和家长扩大视野,他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斟酌带入部分的内容或二、三年级秋天时,再介绍给学生。
我是按照华德福教育的语文单元安排内容的,一个语文单元3至4周,相当于公立学校6至8周的教学时间。由于教学实践严重不足,我这里写的主要是内容,如何把这些内容带给孩子,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发挥作用。
第一周 稻谷的来历
昆虫学家法布尔曾说:“历史赞美把人们引向死亡的战场,却不屑于讲述使人们赖以生存的农田;历史清楚知道皇帝私生子的名字,却不能告诉我们麦子是从哪里来的。这就是人类的愚蠢之处!”。历史书上没有告诉我们稻谷的来历,但在民间神话故事中,却有着丰富的传说。
有关稻谷的来历,有各种传说。有学者将云南各族的稻谷神话分类为九种:自然生成型、飞来稻型、动物运来型、尸体化生型、英雄盗来型、祖先取回型、天女带来型、穗落型和神人给型。比如“稻从鸟来”,陈勤建的《中国鸟信仰》解释较有代表性:因南方古越先民的农耕文明主要是稻作文化,稻谷是古越先民的主食,“人得谷,即不死;谷能生人,能杀人(《越绝卷第十三·越绝外传枕中第十六》)”。因而普遍信奉“稻从鸟来”。即从“野生稻”到“栽培稻”,是鸟所发现。(网上资料)
目前我能找到的适合一年级孩子听的故事,是狗送来稻种的故事,属于动物运来型。
稻米的来历
很早很早以前地面上没有稻田、房屋,只有一大片荒野森林。到处都游荡着野兽,人类就靠采野生的果实和捕抓野生的动物来填饱肚子。有一天,天空像破了洞一样大雨日日夜夜下个不停,地面上发生了空前的大水灾。过了好久好久大洪水才渐渐退去。这时候很多平常人类捕食的小动物都淹死了,树上的果实也泡烂了。可以吃的食物越来越少,好不容易发现一只花鹿或小兔子,正想去抓他的时候,却常常呼的一声被凶猛的老虎给刁走了。很多人为了抓小动物来吃却被其它的动物给吃掉了,大家整天坐在洞口发愁,肚子饿的叽哩咕噜叫,却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在东方茫茫大海的一座岛上,住着许多天神。他们看着人类为了寻找食物而辛苦奔波,还要受野兽攻击都非常同情。有一天岛上的天神聚在一起开会,玉皇大帝摸着闪闪发亮的白胡子慢慢说道:「自从大洪水过去后,地面上的人生活过得十分困难。我们想个办法来帮助他们吧!掌管种植五榖的神农氏说:「唔,我想教人类种植稻子是最好的方法。稻子年年会长大结榖粒,人类只要努力工作就有稻子吃,不必跟野兽去打斗了。」大家非常赞成这个办法,一旁的伏羲氏大声的说:「如果再多派一些助手到人间去,他们的生活不就更好了吗。」大家觉得伏羲氏的提议也很好,纷纷鼓掌赞成。会议的结果是派马、牛、羊、鸡、狗、猪六种动物到人间去帮助人类。牛和马最耐苦可以帮人类耕田和拉车,羊奶的营养丰富可以给人类当饮料,鸡每天早晨会高声叫醒大家辛勤的工作,狗会看家,至于猪呢,虽然他只会吃和睡,但他的肉可以给人当食物啊!
玉皇大帝把工作指派好突然想到最重要的事…………稻子要怎样才能送到人间去呢?从这里到人间去可要经过一片汪洋大海啊!原来那时候的稻米是从头到尾密密麻麻的长在一根稻杆上的,而成熟的稻子很容易从稻杆上脱落下来,所以要带稻米到人间一定要把稻米沾在身上送去。看来要运送稻米渡过大海到人间是一件很困难的工作哪!玉皇大帝温和的问六种动物有谁愿意去完成这任务。「哞,我这个大个儿只会使力气,大概不能做好这工作。我想还是请行动轻快的马先生来做吧!」牛露出一脸诚恳却无奈的表情。马一听这话赶紧说:「我一身毛滑溜溜的,黏不住一颗稻米。请鸡先生吧!」马指着身旁英俊的鸡。「咕!咕!这行不通的呀,我长得这么小带不了多少稻子的。」鸡猛摇头,掉下不少斑烂的羽毛。羊和猪都提出拒绝的理由,只有狗牠一想到人类愁苦的面孔,心就软了起来。「汪!汪!我来试试看这工作吧,人类实在是太可怜了。」灰毛的狗吐吐舌头认真的说。玉皇大帝很高兴,他拍拍狗吩咐道:「一路上可要小心,你身上带的稻米剩多少,以后人间的稻子就只能在稻杆上结出多少谷子呀!」
这一列奇怪的队伍终于出发了,他们在大海中游泳,海浪像小山一样起起伏伏,狗本来是游泳专家。可是他要照顾身上的稻谷,尽量不让这些珍贵的榖粒掉到海里,所以在海中努力跳过一个又一个的浪头,忙的团团转。游呀,游呀,眼看其它动物就要到人间了「啊!糟了,身上的谷子越掉越多。」狗转头一看,大叫一声。原来他身上的谷子已经被海水冲走一大半了,又露出原来的灰毛了。他想起玉皇大帝的吩咐,就想尽办法把自己的身体拱得高高的。海浪一个又一个打起来,尽管他每根骨头都拱的快碎了,稻粒还是一粒粒的飘走,最后只剩尾巴尖端的一点榖粒。「无论如何一定要留住尾巴顶端的谷子」,狗一边想着一边把尾巴伸的又高又直。他一路上用力的伸直尾巴,不由得也伸出红舌头大口大口的喘着气,虽然他的尾巴酸得像要断了,但一点也不敢放松下来。
终于就要到达人间了,几个伙伴早已在岸边,等了半天。已经头昏眼花的狗一个拼命就游上岸达成了任务,把尾巴顶端的榖粒交给了人类。
地面上的人终于有稻子了,可是因为狗只送来尾巴顶端一点点稻谷,以后地面上的稻子便只在稻杆顶端长谷子。据说从此以后人类就有香喷喷的米饭可以吃,不必成天在外面奔波和野兽打斗了。
至于狗呢!牠真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为了报答牠千辛万苦的送来稻子。便让牠也一起吃稻米饭,听说现在有些地方新稻米上市都要先喂喂狗儿呢。而马、牛、羊呢?只能吃稻草,鸡和猪只能吃稻谷呢!
会写的字:子、只、马、可、手、米
稻谷是狗帮助人类取来的,在南方民间至今还保留敬狗的风俗。比如湖南的习俗是农历6月6日是尝新节,人们将稻穗放在米饭上蒸熟,象征丰收在望,用新米饭先敬祖先,再给狗吃新米饭,然后全家才开始用餐。(参见《中国稻作文化史》游修龄曾雄生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在秋令营的课堂上,我先问了学生昨天登山看到了什么?“植物”、“花”、“果子”,植物、花、果子是抽象的概念,我进一步问是什么植物?什么花?什么果子?有的学生回答:“菊花”“辣椒”“大白菜”“山楂”“枣子”“苹果”“梨”“玉米”“小米”,我再问所有这些东西长在什么地方?“山上”“土里”。我出示事先画好的甲骨文和金文的“土”。也是对第一单元学习“土”的回顾和复习。“土”和“吐”同一个发音,从土地里“吐”出各种辣椒、大白菜、菊花和各种野草,还吐出稻谷、麦子。
最早的珍贵的“贵”,甲骨文是两只手去捧一堆土“”,意味土地最为珍贵、宝贵。我问孩子,你们在生活中,觉得哪样东西最为珍贵或宝贵?有说水、食物、空气、土地的,也有说是钱。
从土地上生长的庄稼,可以引出“禾”字,意为谷类植物。
由禾字开始,介绍几个常见的“禾”的偏旁字:“秋”“香”“稻”“和”,从字形上解释,秋是在炎炎烈日下,稻谷成熟的季节。香为大米饭香喷喷,也许古代人觉得米饭最香。
介绍“米”的甲骨文为:。一个个的点,很像是稻谷或米粒。
可以介绍“年”,原初的含义是“五谷皆熟为有年”。,甲骨文是一个人背着一捆收割的庄稼。
我请朋友从南方寄来一束稻穗,讲完稻谷来历的第二天,我发给每位孩子一根稻穗,让他们想办法把稻谷弄下来,除了用手拽下来,还可以用力在地上打稻穗。打下的稻谷,我给每人发一粒,用手剥去外壳,就是糙米了。每粒稻谷用手剥去稻壳太慢,怎么办?大孩子可以自己想想办法,幼小的孩子,可以告诉他们,不妨用一面比较平缓的石头,碾磨放在地上或水泥台阶上的稻谷。不能在木制课桌上碾磨,会把桌面磨坏的。如果用的力气太小,稻壳碾不掉,用力过大,里面的米粒就碾碎了。
孩子们看到自己亲手碾磨出来的糙米,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我说交给厨房阿姨做米饭,孩子们舍不得,有的孩子说要带回去给妈妈。
当时我只留了20分钟,让孩子们打稻穗、碾磨稻谷,时间太短了。理想的情况是每项内容至少20分钟。碾磨稻谷可以放在第三天或第四天进行。第五天还可以让孩子们用糙米、大米、小黄米、黑米、糯米来组成一幅画。完成后,再把每粒米收回来。
由于稻谷和米粒都很小,活动过程,务必提醒孩子好好珍惜,每粒稻谷或米粒都不浪费。每项活动结束后,清洁场地。
民间故事《神分地皮》概述:很久以前,金子神、银子神、小红米神和旱谷神凑在一起,商量分地皮的事。可是金子神和银子神瞧不起小红米神和旱谷神,就连天神、人和雀鸟也对它们俩不公平,于是小红米神和旱谷神生气了,它们两个躲了起来。没有了食物,大家饿了(连天神也一样),才想起他们。最后雀鸟唱着歌、跳着舞把它们请回来了,金子神和银子神惭愧地钻进土里,地皮就分给了小红米神和旱谷神。
(选自《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精选》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金子神、银子神、小红米神、旱谷神、天神、谷子、地皮、地上、地下等
会写的字:金、谷、也、地、分
由于很难找到红米,我在讲述时,改成了小黄米神。老师或家长可以给孩子看看小米和小黄米。如果能够找到红米更好。
(另外:《青稞种子的来历》选自中国经典民间传奇星星卷,很长的故事。也许适合二年级。)
秋天是一年之中,色彩最丰富的季节,可以围绕秋天的颜色,开展湿水彩画、蜡块(笔)画、染布(核桃壳、紫色洋葱皮等)、寻找自然界的颜色等活动。教室和家庭里的布置,也紧密配合秋天的特点。老师可以画几幅和故事相关的画。千万不要给孩子们看电脑里的图画。由于我不会画画,在收集资料的时候,见到合适的画,也会保存起来。如果那天真的需要我画一幅画,至少可以临摹一幅。
下面是几幅梵高奶奶画的秋天的景物。
梵高奶奶画的秋天的印象
梵高奶奶画的石榴树
梵高奶奶画的向日葵
参考资料:
据传,后稷小时候就有远大的志向,喜欢收集各类野生植物种子,用自己的小手种到地里去。他长大成人后,很快成为种地好手,能因地制宜,适时播种,收割各类农作物。以至周围的百姓都依法仿效,后稷也因此而远近传名。他所种的谷物“实方实苞,实种实裒,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粟”,很受人们称赞。
在古人印象里,后稷的农穑是大有功于民的伟业,《尚书•吕刑》就把他和伯夷、大禹并列,说是“稷降播种,农殖嘉谷”。后稷还是观象授时的能手,相传他善于观测辰星以掌握农时。在很长时期里,周族首领世称后稷,可见周族是得力于农作的发展而兴起的。
帝尧听说后稷后,就聘请后稷为农师,让他管理与指导天下农业各方面的事情。由于他发展农业有功,帝尧封他于邰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成了周民族的始祖。《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说:“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稷神自天取百谷而降,植于人间。
《孝经纬》:“稷,五谷之长也,谷众不可遍祭,故立稷神以祭之。”古代中国祭祀稷神的规格高,规模大。官方传统祭祀是由皇帝亲祭天地的同时祭稷神。从公元24年的西汉末年,皇帝祭稷神的重要位置和祭皇室祖先等同。当时的典籍中明确规定稷是“人所食以生活也,王者莫不尊亲祭,自为之主,礼如宗庙。”正因为有这种传统,所以直到明、清王朝,依然是在紫禁城正前方左祭太庙,右祭社稷神。
从汉代以来,中国所有郡县都设有稷神祭坛,通常每年大祭3次:农历二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十二月初八日。唐代还实行过每年4季共祭4次。到了16世纪,明王朝又改为在县以下的里(乡)、每百户人家设一个稷神方坛,命百姓祭五谷之神。到了清代,县乡求雨抗旱时也到祭坛祭祀稷神。在中国南部种稻文化兴起以后,各地的祭谷神实际上已经是在祭稻谷或稻谷魂了。
五谷神,依中国神话,一说是神农氏,一说是后稷。潮汕农民习俗且有两个神诞月,一是六月初六(或六月廿六),一是十月半;总之,都是拜农业神,一年两次,大概是因为水稻一年两收,分两次答谢神恩之故。农民在这天早上,用米筒装白米,贴一圈红纸,插上三支香,便算是五谷主神位。有的地方如潮阳则有装在小镜框里的神农像挂在神座上供奉。在这不分男神女神的两神诞辰的日子里,农民用米粉、花生、油麻、黄豆等混合制成各种象形的粿品:谷穗粿、人仔粿、豆目粿、尖担粿、谷箩粿等,城镇米店以五谷神为行业神。
谷神崇拜的起源,与原始图腾崇拜有关。从事农耕的民族,把自己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奉为神明,加以膜拜,是一种起源古老,又十分常见的信仰现象。在汉族和中国南方的很多少数民族中,普遍存在着五谷神的崇拜。越是原始的谷神膜拜,仪式越是复杂。例如,德昂族的“祭谷娘”,要在种谷收谷的每个季节和每道工序之前进行,每次祭祀都有一套琐细的礼仪(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汉族的五谷神祭祀,一般都在收获季节举行,由于各地农收的时间不同,祭祀时间也有先后。
比如“跳香舞”又称“吃斋粑粑舞”(苗语叫陇自咱),是苗族人欢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并答谢和祭祀“五谷神”的一种民俗活动。据《神秘的湘西》(符长庆主编,
2003
年版)载:“每年秋后,粮满仓猪满圈,野菊花盛开,芳香流溢的时节进行。届时,山寨男女身着盛装,有的头顶‘天王大帝'像,有的手擎各色小纸旗,聚集于跳香殿前,跳香舞开始之前,苗巫师吹响三声牛角号,口诵经文恭请诸神,并吹着牛角于前为导,参加‘跳香舞'的男女随其步履相蹑,或走或舞,以示‘娱神',伴有敲锣,击鼓,巫师领头经过一阵狂舞,且跪且拜且诵,在重复咒语之后宣布诸神到位,就在殿堂的中央地底下挖出一年前埋在地下的五谷(稻、玉米、麦、粟、茶叶),根据五谷的腐变颜色预卜来年苗家农事采收情况,并根据神意预卜来年瘟疫等等。
(来自网上资料)
秋令营中,我在田地里搭建了一个简单的土地公公庙。用一些石头垒起2个支撑,用一块红布或一张红纸包一块木板,放在石头垒的支撑上,木板上放土地公公之庙的牌子,木板下面放一个木头做的老爷爷,象征土地公公,地上摆着供奉的当季新鲜水果、核桃、板栗、南瓜、萝卜、花生、稻谷、小米谷穗、玉米等,还可以放蜡烛台、香炉。后面的2个柱子上贴一幅对联:“天灵灵,地灵灵。土地公公显神灵。
天为乾,地为坤。阴阳五行定乾坤。”
我带着孩子来到土地公公庙前,先唱首感谢大地的歌:
“大地妈妈,大地妈妈,抚育种子以生命
太阳爸爸,太阳爸爸,让那种子去生根
风儿姐姐,风儿姐姐,让那种子去发芽
雨儿哥哥,雨儿哥哥,让那种子去生长
大地太阳,风儿雨儿,感谢你们的劳动。”
大家一起朗读对联三遍。我用火柴点香后,说了大意如下的话:“在这收获的季节,我们来到土地公公的面前,向您献上稻谷、小米、苹果、柿子、梨、核桃、花生、玉米、辣椒、萝卜、南瓜,来表达我们对您的感谢,因为有了您,我们才能吃饱穿暖,过上快乐的生活。请您保佑我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请您保佑我们,让天下每个人都有饭吃,请您保佑我们,让大家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然后,我们两手相握在胸前,或两手合十,向土地公公行三鞠躬。大家静默三分钟,排着队安静地离开。
一位生活在农村的大娘告诉我,农村里敬拜土地公公是要跪在地上磕头的。我想在现代社会,带着一群孩子跪地磕头,已经不合时宜了。但弯弯腰鞠个躬,还是能够接受的。有的孩子做得非常认真,几乎是九十度的鞠躬,这也是培养孩子对土地敬畏感恩的一种方式。
对土地公公的祭拜,老师根据课程的需要,在三周的语文单元里,可以每周进行一次,也可以三周进行一次。也可以祭拜五谷神。潮汕俗谚说:“十月十,新米饭,胀到目。”潮汕晚稻收成时间约在农历十月初,秋收完毕,为了报答五谷神的恩德,便在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这天,用大米粉末儿制成扁担形状的馃品,备上三牲,挑到刚刚收割过的那块土地上,焚香点烛祭拜。2010年11月20日是农历的十月十五日。
前不久,一位大学教授谈到,他在课堂上给学生介绍传统节日,只能停留在知识层面上的介绍,因为他自己的成长阶段,正是把传统节日中的祭祀部分当作封建迷信彻底打倒的历史时期,而对天地万物和祖先的敬畏和感恩是传统节日的核心所在。老师传递的不仅是知识、道德,还要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精髓有所体验,对天地有所敬畏和感恩。在现代化都市里长大的年轻一代或孩子,不会相信土地公公的存在,但我带着孩子们祭拜土地公公时,没有任何一个孩子抵触。唤起孩子对土地的感受,意识到土地对人的重要性,是人对大自然的回归,也是人对自身自然性的回归。
最让我惊奇的是,课间休息的时候,一位孩子来找我,带我去土地公公庙前,告诉我,他和另2位孩子,把稻谷埋在了供品前面的土里,问我明年是否会发芽?我说会的!
至今我还不知道秧苗是如何培育出来的,没有参与过稻谷生长过程的劳动,以及稻谷加工成大米的过程。为了备课,我向别人求教。希望有一天,我在乡下能够真正的经历这一切,再带给孩子的时候,效果一定会更好。
秋令营期间,我们还安排了捏陶土和做炉灶的活动,正好加深了孩子们对土地的感受。
结合稻谷的主题,根据地方特色,老师或家长还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来做米饭、寿司、年糕、米粉、米线、各种粥等。
第二周荞麦姑娘
荞麦姑娘
小板凳,别歪歪,
坐上俺那好乖乖,
好吃懒做没人爱,
乖乖,千万要勤快!
唱完了这个小曲,要说故事啦,说故事要说得有枝有叶,有根有梢,那咱就打这里开头:
有一家子,两口子都死了,撇下了一个十三岁的小男孩,叫“忙生”。爹娘真是忙了一辈子,好歹的才给忙生留下了靠河沿的一块荒地。谁都说,那块荒地什么也不长。真的,河里涨水,水就把荒地淹了,刮起大风,沙就把荒地漫了。忙生长到十七岁了,别看年纪小,可是一个刚强的小伙子。他动手料理起那块荒地来了,别人说:“忙生啊,你别枉费那工啦。”
忙生说:“你等着看好了。”他不和人家分辩,只是鼓上劲做活。真是天下无难事,就怕功不到。忙生把荒地上的沙铲出去,草根刨净了。靠河边,垒上了高高的石崖子。
地整理好了,春天也过去了,忙生想:种谷种高粱,都晚啦,左想右想,还是种上些荞
麦吧。都说,荞麦不大用费工夫。
忙生从种上那天起,就像用钉子钉在那里一样,一天价不离荞麦地,锄呀,上粪呀,这些不用说,忙生都做了。谁也不知道他还在地里想些什么门道,下什么工夫。只见他地里的荞麦,红秆绿叶,嗖嗖地长起来了,开花了。
齐腰深的荞麦上,好像下上一层雪花,蜜蜂一天到晚在花上嗡嗡采蜜,蝴蝶红的,黄的,花花的,百般百样,在上面翻翻闪闪的飞。
走到地边上的人,都夸忙生好样的,荞麦是不能长得比这再好了。忙生听了笑眯眯的,修理的劲头更大了,常常很晚、很晚地才回来。有那号爱说趣话的人,跟忙生逗趣说:“忙生!你叫荞麦迷住了,要和养麦搿两口子。”忙生笑笑说:“别胡说了。”
说实在的,忙生到了荞麦地里,真有些不舍得走开。
有一天晚上,月亮地里,那荞麦更加好看,好像是蒙着了一层薄薄的白纱一样,在风里轻轻地摆动。忙生看一眼,想再看一眼,看一眼,想再看一眼,乐的出了神。忽然间,在荞麦地那头,有一个人影一晃,忙生还以为是自己眼花的缘故,揉揉眼睛再看,可真是有个人,那人越来越近,快到了眼前啦,月光底下,看得清清楚楚,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闺女,绿裤红袄,雪白的脸,十分好看。忙生惊奇地想:天这么晚了,她到这里做什么?也许是过来问路吧。还没等他做声,那闺女笑嘻嘻地说道:“叫你那么上心的照看,心里真不过意。”
忙生听了,更觉着奇怪,对闺女说道:“你是认错人了啊。”闺女笑道:“和你天天在一块,还不认识吗,我叫‘荞麦’,你什么时候要找我,只叫‘荞麦姑娘’我就来了。今晚上月亮多好呀,你还想多看一会你的荞麦吗?”
忙生点了点头,那闺女把袖子一甩,忙生再看时,满地的荞麦都变得五
光十色,那个好看呀,就是最好看的花朵也没有那么俊秀,那个香啊,桂花
也没有这个好闻。那金色的蜜蜂在上面采蜜,飞着的蝴蝶,红的好似红宝石,
绿的好像绿宝玉,都闪闪放亮。那荞麦姑娘低声细语和他亲亲热热地拉起话来。
半夜忙生才回到家里,刚刚躺下,听到外面呜鸣地刮起大风来了。那个
风可大呀,真是刮得地动屋摇。忙生躺不住了,他跳下炕,一把拉开门,他心里急得蹦跳,什么也不顾得,直向荞麦地里跑去。
风好几次把他刮倒,飞沙打疼了他的脸,他一直跑到荞麦地里。只见一条黑东西,滚滚地向西南下去了。他差一点放声哭了,荞麦地里,别说没有了养麦,已变成高高的沙岭了。
大风住了,天又晴了,月亮也明了,忙生大声地叫道:“荞麦姑娘,荞
麦姑娘……”他一连叫了许多声,可是一点影子也没有。忙生伤心地落下泪
来,心想:“荞麦姑娘,也许叫那条黑东西抓走了。也许压在沙岭底下啦。要是叫黑东西抓去,我怎么的也要找她回来,要是压在沙岭底下,我一定挖
出她来。”
太阳出来了,照在那又高又大的沙岭上,忙生动手一锨一锨的挖了起来。说故事容易,做起来难,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大沙
岭铲低了,大沙岭铲小了,大沙岭终于铲平了。忙生欢喜的了不得,连忙大
声地叫道:“荞麦姑娘!”还没落音,只听忽拉拉的一声响,眼前的地裂开了,金
光四射,飞出了一只金黄的小雀来。
金小雀飞到半空,闪着金光,和人一样的说起话来了。“好小伙子,你救我出来,这满窖的金银,都送给你这个勤快人。”
忙生一低头,只见从裂开的地缝里,金子,银子,一个劲地滚了出来。忙生惊奇地看着,过了一会,却流下了泪来。金小雀一下子就看到了,
它奇怪地问道:“金子,银子,尽你拣,你怎么还掉泪!”忙生抬起头来问道:“好心的金小雀,你告诉我,那荞麦姑娘怎么不见
了呢?”
金小雀听了,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那荞麦姑娘,已叫秤钩子妖 怪,抓到摩天山的黑石洞里去了。那妖怪会飞沙走石,吐绳缠人,要救出那 荞麦姑娘,得最有劲的人。”
忙生说:“好心的金小雀,我不要这些金和银,只要叫我变成天底下最 有劲的人。”
金小雀听了,扑拉的一声,落在忙生的跟前,吐出了一粒金小米来。忙生吃下了这金小米,金小雀在旁边拍拍翅膀说道:“只有最勤快的人,才能变成天底下最有劲的人。”
金小雀刚刚说完,忙生就变成最有劲的人了。他别了金小雀,脚脚西南 地去找荞麦姑娘去了。①
这阵是个夏天,日头火毒火毒的,晒得脊梁痛,忙生看见道旁有一棵树,
这棵树少说也有一搂粗,枝叶挺多的,他想就拿它遮荫凉吧。
他走过去,没费多少力气,就把它拔出来了。打了打根上的土,当把伞,擎着往前走。走了一阵,觉着擎着怪麻烦的,顺手插在腰里。这样走了不知有多少日子,离摩天山也就还有四百多里路。他一走进这四百里路以里,秤钩子妖怪就知道了,它从黑石洞里走了出来,把大口一张,立时呼呼地刮起大风来了。
忙生正走着,大风刮过来那些沙子碎石好像下大雨一样的落了下来。忙生从沙里拔起脚来还是往前走。不多一阵,忙生眼前就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沙滩了。秤钩子妖怪站在摩天山顶上哈哈地笑了起来。
“你要进我的宝地,生渴也能把你渴死。”秤钩子妖怪说完,放心大胆地回洞里睡觉去了。
忙生走着走着,觉得口渴了,四周围连一点水也没有,他提起拳头,一拳打下去,就打出了一口井。那个井跟个小湖一样大,周围少说也有二三里路。忙生喝得足足的,又向前走。一天不到黑,他就走了四百里路,天还不黑就到了摩天山下。抬头看看,山高的好像插上了天,半山腰里,黑云飘飘,忙生把腰带紧紧,挽挽袖子,向上爬去,眼看快到了黑石洞了,只听霹雳一声:“谁进我的宝地!”
忙生眨眼的工夫,秤钩子妖怪已经站在跟前,秤砣鼻子,铃铛眼,满身长着黄毛,手跟秤钩子一样,伸过来,想抓忙生。忙生一闪躲开了。
秤钩子妖怪见抓不住忙生,使劲向石头上吹了一口气,比磨盘大的一块石头就向忙生飞了过去。忙生冷笑了一声,伸出一双手就接住了,说:“妖怪,这吓不住我。”
他把那块石头一下子就向妖怪扔去,正打在妖怪的胸膛,噗嗒一声,那妖怪连哼也没哼,它见石头打不着忙生,血盆大口又一张,吐出了一根白绳,少说也有指头粗,弯弯钩钩的像条长虫样的向忙生奔去。
忙生眼明手快,咔喳一声,折了一棵大松树,少说也有两搂粗,左招架,右招架,白绳都缠在松树上,眼看松树上快缠满了,那妖怪绳也吐不出来了,忙生使力一挣,山崩地裂的一声响,一颗黑心滚了出来。妖怪跌倒在地上,越缩越小,变成一个蜘蛛死去了。
忙生想着荞麦姑娘,三步两步走进了黑石洞,见地下躺着荞麦姑娘,已经死去了。忙生看着荞麦姑娘,泪扑拉扑拉地滴了下来。
忽然金光闪亮,把个黑石洞照得明晃晃的,金小雀飞来了,把含着的一滴水,顺在荞麦姑娘嘴里,荞麦姑娘立时苏醒过来了。脸又是那么白,衣裳又是那么绿,把个忙生喜得不知怎么好,荞麦姑娘又欢喜又感激地说道:“你是天底下最勤快、最勇敢的小伙子,只要你把那里再种上养麦,咱俩就能照常见面。”
忙生回了家,在靠河沿的地里,又种上了荞麦,又长起了头等的好荞麦。
蜜蜂又在那里采蜜,蝴蝶又在那里飞舞。月光底下,那荞麦姑娘又走了出来。
① 脚脚西南的去找荞麦走姑娘去了:意思就是“脚不停步地一直奔向西南去找荞麦姑娘去了。”
荞麦
下载网址http://www.tom61.com/ertongwenxue/minjiangushi/2008-08-26/6398.html
另可参见《怪话》 上海文艺出版社
这个故事有点长,老师可以分为2天讲述,第二天可以再从头开始,讲到结束。重复第一天的部分,可以加深孩子对故事的印象。
生字:麦、什么、又、会、去、出、头、风
|
|
|
|
|
|
|
麦属于草本植物;子实用来磨面粉;也可以用来制糖或酿酒;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多种,但荞麦不属于麦类植物。
简单介绍古代的五谷:黍、稷、麦、菽、麻(籽)。或三字经里的:“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尽量找到和这五谷或六谷对应的原材料。
老师找一些荞麦穗、稻穗、麦穗,让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不同。有条件的话,可以带着学生尝试磨荞麦面或小麦面,用自己磨的面擀面条、包饺子、做馒头等。
如果能够带学生到附近的田间地头看到土地里的荞麦,能够参与农民的收获、磨面的完整的活动,那就更加理想了。还可以带孩子做荞麦饼、吃荞麦面。
“荞麦,叶黄、花白、茎赤、子黑、根黄,亦具五方之色。”第一单元介绍过的五色土,荞麦也具有五色。让学生画画五色的荞麦。
手工课上不妨用荞麦皮做枕头,长期使用荞麦皮枕头有清热明目的作用。
汉画像
备选故事:
麦子的故事
相传在有人之初,人类的生活十分富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那时的五谷产量特别高,而其产量特高的原因是五谷的穗头特别大,尤其是麦子,它的穗头是从根部地面就开始长的,整个一棵麦子就是一个大麦穗。
可是,不知过了多少年后,人的愚迷和对物欲的追求越来越大,人类变得贪婪和争斗了,其善心也越来越少、越来越小了。上帝看到了这些,决定给人类一些警示,以使人类醒悟、返回到原来的本性上去,就派下一些神来、变化成不同的人相,到世界各地去做一些事情。
在一个青黄不接的时节,某地的青青的麦子还没有变黄,不能收割。一个村庄里来了一个要饭的老乞丐,他骨瘦如柴,衣衫破烂不堪,蓬头垢面、脏兮兮的身上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一手拄着一拐棍,一手捧着一破碗,沿街挨家挨户的乞讨,嘴里不停的诉说着自己的种种不幸和乞讨的原因。可是没有一家人能给这老乞丐一口饭吃。
当这位不幸的老乞丐依旧无怨无恨的讨要到这村庄边的最后一户人家的时候,这户人家院子里养的一条有灵性的大狗却看到老乞丐的真象了,这狗就急忙对着主人的屋叫了起来,意思是叫主人快给老乞丐好饭吃。这家的主人听见狗突然叫的这么急,以为出了什么事,急忙出来看,见是来了一个老要饭的,就连理睬也不理睬,回头就要回屋里去。狗一见这情景就更着急的朝着主人叫了起来。这主人以为狗是对着不肯走的老乞丐在叫,就走过去赶那老乞丐走。
老乞丐照样无怨无恨的向这主人重复着曾对前边的人家讲过的话,告诉这家主人,他已经有好几天没吃饭了,饿的都快走不动路了,请主人发发善心,哪怕就给一口剩饭吃也好,“饿时给一口胜似饱时给一斗”啊!
这家主人听到这些,依旧无一丝的怜悯恻隐之心启发出来,仍然冷冰冰的赶走了这位老乞丐。这条狗急的围着主人团团转、嗷嗷叫,却丝毫不奏效。老乞丐转头走时,平淡的说:“人这样没有一点善心,最终是后悔也来不及的了。”说完就神态不一般的向村边的麦田走去。
这家主人见这话、这情景不一般,就跟在老乞丐后边看,一些村里人也都跟在后边看。只见这老乞丐走到麦田里,口中念念有词的不知在说些什么,从根部用两个手指捏着一棵麦子的穗就向上撸。这一撸,使所有田里的所有的麦穗都变短了、也变小了,越向上撸,麦穗就越小。
人们见到这情景几乎都被惊呆了,继而有的人开始沉思,有的人有点感到悔疚了……但是却无人实际的做点什么;而这家主人却仍不觉醒、不知悔过,或许他在想:这田里的没了,还有其它田的;今年的没了,还有明年的;反正我家里还有存粮吃的。那条狗却知道这事的严重后果,着急的来回围着主人和老乞丐叫着、哀求着。眼见主人不醒悟,而老乞丐手中的麦穗越来越短越小,无奈中,这狗两前腿一蜷,就给老乞丐跪下来,头不住的朝地上点、磕头,嘴在不住的呜咽着,乞求老人给迷于世间的人留一口饭吃。老人见事已至此,看到已经有人开始惊醒,同时又被这狗的诚心和善心所感动,长叹一声,松开撸麦子的手指,站起身就走了。
从此以后,麦穗就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人类也经常有饥荒的发生。人们为了记住这次教训,就流传下了这个故事;为了纪念那条忠诚善良的狗,许多地方至今仍然传承着一个习俗——每逢过年或新麦子下来时,敬奉神的仪式完毕后,养狗的人家要先给狗吃一顿馒头、包子等麦面做的饭吃。
这个故事可以和稻谷的来历中,狗为人类送来稻种,产生联系,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还可以和第三周的主题勤劳的人有福了相关。
参考资料:
黍、稷、麦、菽、麻(籽)。黍、稷的地位十分显要。在麦类食物尚未普遍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漫长历史中,黍米、稷米是中国北部的日常主食。在《诗经·小雅·楚茨》中有“自昔何为?我艺黍稷,我黍与与,我稷翼翼。”在不少古代典籍中更称稷是“百谷之主”、“五谷之长”。从现代黄河中上游及其支系渭河、汾河流域的作物分布和民间日常食物取向看,以吃稷子米(糜子米)、黍米(粘黄米)、粟米(小米)这三种黄色米类为主食的民众远比吃燕麦、小麦粉的为多。小米粥、稷子饭、黄米粘糕成为民俗美食伴随亿万农家流传了不只五千年。
和粥有关的习俗有:舍粥、放粥风俗是典型的北方麦黍文化在水旱灾荒年民间的流行风俗。旧时寺庙或一些佛、道教慈善团体,常利用宗教节日或新春冬腊,或灾荒期间,在寺庙外搭建临时粥棚,用大木桶装满熬好的小米稠粥,发放给饥民灾民。育儿风俗中的产妇“月子粥”习俗。北方农家产妇的“坐月子”,喝热小米粥。产妇喝粥同时吃红砂糖、核桃仁。民间认为这是产妇大虚后的最适度的补养饮食。
婚礼中的美食“黄米喜糕”。北方农家举行婚礼的当日清晨至中午喜宴,制做油炸黄米糕款待宾客,俗称“吃喜糕”。黄米即黍米、黄粘米,多包有红豆馅。
每年冬祭的“腊八粥”。这是至今不衰的古农事大祭的产物,遍布北方诸省乡村。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祭包括稷神在内的八个农业神的祭日,古“蜡祭”的一种延续。“蜡祭”又称“蜡八”或“八蜡”,所祭的是八农神,包括农具神、农事神、田埂神、牲畜神、街坊神、渔神、虫神和占第二位的稷神(司啬)。北方农家自古以来便选用八种米、豆做粘粥,其中主要是大黄米。做好粥后,先将粥糊撒到田地头,水井头,犁杖头,牛圈马槽头,地边树干上,土地庙前头,表示谢神;随后全家老幼团聚喝腊八粥,庆祝丰收,祈诸神保佑。
山西、陕西、内蒙等地吃莜麦面食几乎成了农家压倒一切的主食。当地在谣谚中唱到:“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的糕;十里的荞面饿断了腰。”这是在麦黍文化的杂粮生活圈中对食粮实用价值的不同评价。说的是庄稼人行路,吃莜面可走30里不饿,吃黄米粘糕走40里不饿,可是吃荞麦面只能走十里路便饿到断腰的程度。
中国的度、量、衡制度的产生可以准确地断定来自种植业,首先中国最早的度制:度,是测定物体长短的俗制。中国古代测长短的用具叫做“度尺”,同时又称“黍尺”。标定这种尺的依据是以黍粒为准,每一个纵黍籽粒为1分长度;10黍纵粒为1寸;1百个黍纵粒为1尺,所谓黍尺。以此类推,千黍为丈。其次是中国最早的量制:量,是测定器物容量的。古代中国制定了合、升、斗、石的容量器具,也同样是以黍的中等籽粒为准的。每1千2百粒黍为1合;1万2千粒黍定为1升;12万粒黍为1斗。以此类推。再其次是中国最早的衡制:衡,测定物体重量的制度。古代中国标定最轻的重量单位是絫(同累),以上又有“铢”、“龠”、“两”之分,以后有了斤。中国古代的衡制单位不论怎样说法不一,但大都是以黍粒的单位为准的,也有以粟粒为准的说法(如《淮南子·天文》)。通常的标定是10黍为1絫;百黍为1铢;12铢为1龠,即1千2百黍;24铢为1两,即2龠为两,或称12铢的两倍重量,叫做“两”,这正是“两”这个重单位的由来;以此类推。又有以粟为依据的衡制,则确定144粟粒为1铢重,即12粟为1分重,12分当1铢重,12铢当半两重。
-----所有这些,一概源于黍、粟的种植。
(以上选自中国民俗网 [乌丙安]对中国北方麦黍文化的论证)
看来食物不仅维持着我们的生命,也和长度、容积、重量有关,虽然这部分内容不一定要讲给孩子们听。
荞麦简介:
公元前5世纪的《神农书》中将荞麦列入为八谷之一。当年可多次播种多次收获。分布于欧、亚二洲;中国各地都有栽培,有时为野生,生于荒地或路旁,种子含丰富的淀粉,供食用,又供药用。
《四时纂要·六月》有“种荞麦”一条说:“立秋在六月,即秋前十日种,立秋在七月,即秋后十日种。定秋之迟疾,宜细详之。”北宋陈师道在《后山丛谈》中提到了荞麦与气候和物候的关系,“中秋阴暗,天下如一。荞麦得月而秀。中秋无月,则荞麦不实”。朱弁在《曲洧旧闻》中对于形态和生态有详细描述,其曰:“荞麦,叶黄、花白、茎赤、子黑、根黄,亦具五方之色。然方结实时最畏霜。此时得雨,则于结实尤宜,且不成霜,农家呼为‘解霜雨’”。
近年来农业、医学及食品营养学等方面的研究表明,荞麦营养价值居所有粮食作物之首,对现代“文明病”及几乎所有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有预防和治疗功能,因而受到各国的重视。荞麦全身是宝,幼枝嫩叶、茎叶花果、根和秸秆、外壳米面无一废物。(来自网上)
为啥莜麦头上长着一撮毛呢?
相传,莜麦和荞麦是一对好朋友,都生长在绵山上的花坡南塬山坡上,春天同时入籽,同时出苗,同时生长。有一天,荞麦对莜麦说:“咱们俩谁好看?”莜麦说:“都好看”。荞麦说:“不,我比你好看。”莜麦又问:“咋你就比我好看?”荞麦就得意洋洋地说:“你看我,红根根,绿叶叶,白花花,多好看。哪像你,浑身上下清一色,不是绿,就是黄。”莜麦不服气地说:“你怕霜降,我不怕,我的骨头比你硬!”说着说着变成争论,争来争去动了手,荞麦一把抓住莜麦的头发,莜麦用手掐起荞麦的头,后来,荞麦的头变成三角形了,而莜麦呢头上长出了一撮毛。
荞麦的来历
相传,绵山南塬上有个姑娘叫荞麦,生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十八岁那年,荞麦姑娘与本村忠厚善良的二旦结成夫妻。小俩口相亲相爱,感情很好。
可是,村里有个恶霸叫霜降,看到荞麦姑娘生得似花如玉,垂涎三尺。有一天,荞麦在地里拔草,恶霸霜降赶着自己的一匹马,在荞麦拔草地边装作放马,鞭子甩的“叭叭”作响,指着马说:“看你红花插在粪堆上,臭气难闻。”他看到荞麦不理采,就跑到荞麦身边伸手拉荞麦的衣服。烈性的荞麦听得出霜降是指桑骂槐,又伸手拉她,她从来没有受过这种人身侮辱,气得一跺脚,就往回跑,回到家里,躺在坑上一气成病,卧床不起,二旦四处请医给荞麦诊治,但病情恶化,抢救无效,不几天荞麦就死了。
荞麦死后,二旦哭得死去活来,街坊亲朋也都为荞麦伤心流泪,人们哭骂霜降可恶,为纪念荞麦,二旦选了一块山清水秀、风景美丽的地方,埋葬了这个聪明贤惠的媳妇。
转眼间,一年已过去,二旦和乡亲们为荞麦墓前烧周年的时候,发现在荞麦埋葬的地方长出了一片红杆绿叶开白花的庄稼,起初谁也不认识是叫什么庄稼,后来在霜降季节到来之际,人们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听见这片地里发出了这样歌声:
荞麦开花一片白,
荞麦最怕霜降来。
红杆绿叶开白花,
赶快把我带回家。
从此以后,人们才知道,这种庄稼就是荞麦。人们为了保护荞麦,不让霜降再来欺负她,每年在霜降来临的季节,便赶快把荞麦带回家中贮藏起来。这便是荞麦的来历。
(资料来自网上)
推荐《一枕荞麦》(随笔)http://www.youth.cn 中国青年网,如果全文放在这里,文章太长了。
备选活动和故事:
秋天是苹果收获的季节,老师可以带孩子采摘苹果、做苹果干、苹果酱等,还可以讲苹果的故事:
星星苹果
从前有一个小男孩儿对他所有的图画书、拼图和玩具都厌倦了。“我应该做什么?”他问他的妈妈。
小男孩的妈妈总是知道一些美妙的事情可以那个小男孩做。她说:“你应该开始一段旅程,去寻找一座红色的小房子,没有窗户,没有门--但是有一颗星星藏在里面。”小男孩听到这些就睁大眼睛,非常兴奋地问:“但是妈妈,哪儿可以找到这样的房子呢?”。“顺着小路,经过农夫的房子,然后继续上爬---但是要保证当你找到它的时候,要把它带回来给我看!”
然后小男孩就出发了。这是美妙的一天--阳光灿烂,天空湛蓝。他非常ixin地开始他的冒险旅程。他唱着歌,跳跃过小路,没走多远就看到农夫站在他褐色的谷仓外,看着他的麦地和玉米地。“打扰一下,农夫先生”,小男孩说:“你能告诉我哪儿可以找到一座小小的红房子,没有窗户和门,--还有一颗星星藏在里面吗?”
“哦,”农夫说:“我在这住了好多年,但是我不知道有这样一座房子。你最好问问奶奶--奶奶知道怎么织红色手套,她也知道怎么做粘粘的太妃糖爆米花球。奶奶肯定知道!”
小男孩继续前行寻找奶奶的家。很快他就到了,奶奶正坐在她那充满香草和金盏菊的花园中的摇椅上。 “打扰一下,奶奶,”小男孩说:“你能告诉我哪儿可以找到一座小小的红房子,没有窗户和门,--还有一颗星星藏在里面吗?”
“唉,”奶奶叹着气说。“我倒是想知道这样一座房子---当夜晚天凉的时候就会很温暖,也有习性作为一盏美丽的灯!你应该问问风儿--风儿吹过小山,穿过山谷,风满世界地吹,它知道所有的秘密。”
然后小男孩继续他的旅程,去寻找风儿。他开始爬上一座山丘,没爬多远就在下山的时候遇到风儿。风儿环绕他的头顶,一圈又一圈。“打扰一下,风儿”小男孩说:“你能告诉我哪儿可以找到一座小小的红房子,没有窗户和门,--还有一颗星星藏在里面吗?” 风儿笑了,像是说,“跟着我吧!”风儿吹到了小山顶,刮着了一颗苹果树。它围绕着苹果树一次次地吹,将一个枝头的苹果吹掉到了草地上。
当小男孩到达山顶,他弯腰捡起那个苹果,将苹果放在手里仔细地看这是一个又圆又红的苹果,就像被彩绘过的太阳。它没有窗户也没有门,只有一个小小的叶梗就像一个烟囱似的长在苹果上。
“我怀疑...”小男孩说,然后从他的口袋里拿出小刀将苹果从中间切开。当他切开苹果,他看见,藏在里面的......一颗星星!
“感谢你,风儿!
(此故事的来源不明,由Susan Perrow 重新改写而成,翻译:成都华德福学校 )
老师讲完故事,把事先准备好的苹果横着切开,就可以看到苹果核形成的五角星。
在今年十一的秋令营中,第一天中午家长带着孩子到达营地,下午组织大家参观果园。我注意到有的苹果被喜鹊啄了一个洞,看果园的人告诉我,他们经常要用锸发出声音轰走喜鹊,否则被喜鹊啄过的苹果就会烂掉,卖不出去了。第二天上课的开场白,我出示3个苹果,让孩子们想想,苹果上的洞是谁吃的?这一下,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全吸引住了。
几年前,在我实践华德福幼儿教育的时候,幼儿园的院子里有几棵柿子树,为此我们创办了一个柿子节。根据柿子来历的传说:“柿子树就是后羿射日的箭变成的,而果实就是太阳的化身,由于太阳是天帝之子,它的化身也是不能侵犯的,因为射杀天帝之子太阳,使太阳的爸爸生气了,所以这种果实是苦涩不能食用的。所以就把传说是太阳变成的果实称为‘弑子’,几经演变,人们觉得‘弑子’这个弑字太不雅致,就渐渐改成了同音的‘柿子’两字。被后羿射落的太阳,纷纷落在华夏大地的四面八方,因水土各异,因而也造成了柿子有很多品种。”
我写下了这样一个故事:
柿子的故事
有一年,天空出现了十个太阳,大地烤得都快要着火了。人们无法耕种,无法生活,面临死亡的危险。有一位英雄后羿,决心要射掉多余的九个太阳,拯救老百姓。他做了一把威力无比的弓箭,天天挥汗如雨,练习射箭。终于有一天,后羿练就了一身功夫,他花了9天9夜的时间,攀登上了一座高高的大山,射下了九个太阳。
后羿射掉九个太阳后,他累得倒在地上睡着了。天帝看见自己突然少了九个太阳儿子,非常伤心。他到处寻找,究竟是谁把他的儿子杀了?突然他发现怀抱弓箭的后羿正在睡觉,一气之下,他把弓箭夺走了,并把弓箭撕成碎片,往大地上抛撒,没有想到,过了100天,在弓箭碎片落地的地方,长出了一颗颗美丽的小树,天帝为了纪念自己的儿子们,他让死去的九个太阳化身为树上的柿子。这样每年柿子成熟的时候,天帝都能看见儿子的化身了。为了惩罚人类,天帝让柿子又苦又涩,人不能吃。
有一年夏天,大雨不停地下,一连下了40天,河水冲到了麦田里,把麦子淹死了,河水还把菜地里的青菜都冲跑了,到了秋天,人们没有吃的,大家四处寻找,把树上能吃的果子都吃了,把地上能吃的草也吃光了,孩子们饿得“哇哇”地哭闹:“妈妈,我饿呀,我要吃饭。”妈妈的眼泪“吧嗒”“吧嗒”地落下来。
整个村子,以及附近的山坡,唯有柿子树上的果子不能吃,太苦太涩了,人们每天都看着红彤彤、沉甸甸的柿子挂在枝头,心里十分焦虑。
有一个小男孩叫明玉,他想到了一个主意:“妈妈,柿子是太阳的化身,天帝生气了,才把柿子变得又苦又涩,我们请求天帝的原谅,也许天帝就可以把柿子变得甜甜的。”
妈妈带着明玉爬上了高高的天山,妈妈点燃一柱香,然后跪在地上:“天帝、天帝,请你原谅后羿杀死了9个太阳,我们知道你心里很难过,你想念9个孩子。今年发洪水,庄稼全被大水淹没了,我们没有吃的东西了,现在只有柿子能救我们的命,请天帝发发慈悲吧。”
天帝听到了妈妈的恳求,他从天上往下一看,孩子们一个个那么的瘦小、无力,再也听不见他们的笑声,看不见他们的奔跑,天帝很同情人们的遭遇,他说:“我可以把柿子变得又甜又软,但为了纪念我的9个儿子,柿子采下来后,你们要好好地珍惜它们,每天把柿子放在太阳下晒晒,21天后,柿子就可以吃了。”
妈妈和明玉,赶快千谢万谢。下山后,他们把好消息告诉了村里所有的人,大家把柿子从树上小心翼翼地采下来,恭恭敬敬地放在阳光下面,任何人不能伤害它们。过了21天后,柿子渐渐地变软了,人们把皮剥开,咬了一口,太好吃了!
柿子拯救了大人和孩子的生命,以后每年到柿子收获的时候,大家都会围在一起,讲故事、唱歌、跳舞,庆祝柿子的丰收,感谢天帝的慈悲,感谢太阳给与我们光明,感谢大地赐予我们食物。
每位老师、家长都可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孩子们举办苹果节或柿子节,或稻谷节、南瓜节等等。
第三周 一罐银子
民间故事《一罐银子》概述:2个儿子好吃懒做,父亲临终前留下遗言,说地里埋着一罐银子,兄弟两天天到地里挖银子,结果没有挖到,却种起了稻子,收获稻子后,突然意识到稻子就是父亲留下的银子。
一罐银子
哈尼族
在哀牢山上,有一寨哈尼人。在这些哈尼人里,有一家二个儿子,这两个儿子嘛,一个比一个懒,他们的阿爸经常被他俩急得愁眉苦脸。左邻右舍都看不起这两个懒人,他们既没朋友,也没有快乐。
慢慢的,他俩自己也苦恼起来,问阿爸:“阿爸、阿爸,大家总是不理睬我门,要怎么办才好呢?”
阿爸说:“我们哈尼人最恨游手好闲吃白饭的人,你们再不把懒脾气改掉,好好的栽田种地,人家更瞧不起你们啦!”
“好吧、好吧,我们就跟你下田做活计去吧!”他俩勉勉强强的说。
他俩人下了田,力气却不肯付出,阿爸一锄头挖下去,少说也有七八寸深,他们一锄头挖下去,最多也只能二三寸深,舍不得出力,庄稼当然就长不好,所以他们的收成就少得可怜,只好靠着阿爸吃饭。
后来阿爸病了,病一天比一天重,最后没有希望了。
这天,阿爸把兄弟俩叫到床前面来,说:“我的儿子们,阿爸要死了!阿巴没有什么留给你们,只有田里面埋着的那罐银子。那罐银子嘛,是祖先留下来的,祖祖辈辈立下了规矩,不到时候不准告诉后代。现在我告诉你们,你们要用银子的话,就去挖好了。但是要记住:银子埋得很深,不深深的挖是挖不着的!”
“奥,想不到我们这样的穷苦人家还会有银子!”兄弟俩很高兴。
后来阿爸死了,兄弟俩一办完丧事,就扛着锄头去挖银子。
到了田里他们才想起一件事,不由得互相埋怨:“呀!银子到底埋在什么地方了呢?阿爸在的时候忘记问他了。”
埋怨归埋怨,银子还得挖,他俩打定主意,既然不知银子埋在哪里,就从田头挖到田尾好了。
他们高举起锄头“嘿呦嘿呦!”使劲的挖,每一锄都挖的很深,生怕挖地挖浅了,漏掉了银子。今天挖、明天挖,一块田都挖完了,仍然没有发现银子。后来,所有的田都挖完了,还是没有找到银子。
“哎呀,恐怕是阿爸哄我们的吧?”他们想,但是马上又对自己说,这样想是不对的,因为阿爸一辈子老老实实,怎么会哄自己的儿子呢?
“那么一定是我们挖得不够深。阿爸不是说银子埋得很深吗?不深深的挖怎么会挖得着呢?“他们这样说。于是就把所有的田又深深的挖了一遍。但是银子还是没有挖到。他们泄气了,拄着锄头想不通银子到底在哪里。
这时候,他们看见左邻右舍的田已经放水栽秧了,就想:管它呢。反正田也挖了,总不能让它白白的闲着吧!他们也放水栽起秧来。
秧苗抽薹了,长高了,他们也学着别人的样子去薅秧,因为栽也栽了,总不能让秧苗长不好吧?后来稻子抽穗了,低头了,成熟了,他们高高兴兴的去收稻子,谁知一收就收了一大堆。这样饱满、这样多的稻子,可是他们家从来没有过的呀!
兄弟俩坐在稻堆上,望着心爱的稻谷越想越快活。
这时候弟弟突然说:“阿哥啊!阿爸说的那罐银子,是不是就是这堆稻谷呢?“
哥哥说:“谁知道啊,让我算算看!”他算了算,如果把稻谷卖掉。换成银子的话,正好有一罐。
“啊呀,原来这就是阿爸留给我们的银子啊!”兄弟俩围着稻谷,快乐的跳起舞来,一边跳一边唱:
“咿呀——咿!阿爸的银子找着了。我们的快乐找着了!
呦——咦呦!阿爸的财宝找着了!我们的幸福找着了!”
(选自《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精选》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银子、阿爸、儿子、庄稼、舍不得出力、田里、明天、后天、高兴、欢乐、边跳边唱
会写的字:银、爸、儿、庄、力、后
这个故事虽然主题是勤劳带来丰收和快乐,但涉及到种稻子,和前面的稻子主题有衔接。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体
|
|
|
|
|
|
|
与力有关的词语:九牛二虎之力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遗余力 不费吹灰之力 力不能支 缚鸡之力 力大无比
这幅画像石出土于河南省,是少数描绘旱地中耕除草的画像石之一:在长满庄稼的田里,一农夫头戴冠顶,手持长柄锄为禾苗除草壅土;右端一农妇,肩扛一锄,锄的两端分别系一水罐及一篮状物,招呼耘田者喝水用饭。
小故事:
从前,有个懒汉,身强力壮,什么活也不想干,整天吃喝玩乐,东游西逛。家什卖光后,他穷得连稀粥都喝不上了,这才想起要干点什么活儿。
一天,他听人家说,世上有一种摇钱树,只要找到它,就不用愁吃愁穿了。懒汉欣喜若狂,到处去找摇钱树,逢人便问摇钱树,找了十天十夜,一点结果也没有。他仍然不死心,继续去寻找。最后,他问一个农夫:去什么地方才能找到摇钱树?
农夫沉思了一会儿,对他说:“摇钱树,两枝叉,两枝叉上十个芽,摇一摇,开金花,创造幸福全靠它!”懒汉听后,恍然大悟,说:“我明白了!” 于是他高兴地跑回家去了。原来农夫说的摇钱树就是我们的一双手。
民间故事《贪心的老大》概述:一位老大妈有2个儿子,大妈把钱全部给了老大安家,有一年干旱,老二没有收成,问老大借谷种,老大把煮过的种子给了老二,结果只长出一棵谷子,布谷鸟飞来衔走了,老二跟在后面追,来到一个山洞,里面全是金银,不见了布谷鸟和谷子,他只好拿了一块金子一块银子,他用金银买来种子,从此过上好日子。老大得知缘由,也去山洞拿金银,他拿得太多,山洞垮下来,把老大埋在里面。
贪心的老大
佤族
阿瓦山有个老大妈,她有二个儿子,一个忘恩负义,一个心的善良。
有一天,老大妈拿出一包银子,对弟兄俩说:
“阿妈积攒了一辈子,只有这一小点钱,它只够你们当中的一个人讨媳妇安家,或者够我们娘三活命,你们说怎么用这笔钱呢?“
老大抢着说:“当然是给我讨媳妇安家啦。我是老大呀!”
老二说:“当然是我们娘三活命啦。这笔钱你讨了媳妇安了家,我和阿妈拿什么活命呢?”
兄弟俩各说各理,吵得天昏地暗。最后老大妈叹了口气说:“老二,算了。就依你大哥吧,他也该讨媳妇安家了。”
这样,老大妈把银子全都用在老大身上。帮他讨了媳妇,安了家,自己则和老二苦巴巴、苦熬着过日子。
恰恰那一年,老二田里遭了灾,一颗粮食也没有收回来,他没有办法,只好扛着口袋到老大家里借谷种。
老大心想:老二这人勤劳得很,借给他谷种,万一他发起财来,日子不是过得比我好了吗?但是不借又不行,因为还得看在老娘的面子上。他使了个坏心眼把谷种先煮了一遍,再借给老二。
老二借到谷种,就背到地里去撒种,谁知一坡的地,只长出一棵谷子来,那还是老大煮谷种的时候,漏在口袋缝里的。
老二天天守着这棵谷子,巴望它明年有点种子。可是有一天,一只小鸟唱起歌来了:
“布谷布谷,东边住住,西边住住!“
布谷鸟唱的很好听,老二被迷住了,什么都忘记了,只是听。
布谷鸟唱着唱着,“扑棱棱“一下子飞下来,把那棵谷子上结的谷穗叼走了。
老二怎么能让布谷鸟叼走这棵谷穗呢?他追赶着布谷鸟,一心想让布谷鸟还给他。
飞呀飞呀,追呀追呀,不知道追过了多少座大山,不知道追过了多少条大河,日落西山的时候,布谷鸟飞到了一个山洞里去了。
老二追进去,布谷鸟不见了,你猜他看见了什么?满满一洞的金子和银子!
老二说:“布谷鸟呀,布谷鸟,你叼走了我唯一的种子,明年我用什么种地呢?不种地,我和阿妈都要饿死的,为了不饿死,我只好拿你一块金子,一块银子,请你原谅吧!”
他捡最小的金子和银子各拿了一块,回去买了谷种,另外买了些吃的给阿妈。
老二靠自己的勤劳让阿妈和自己过上了好日子。
老大很奇怪:咦?谷种不是煮过了吗?怎么又长出了谷子来了?就跑来问。
老二老实,就把事情向他说了一遍,一听说山洞里都是金子银子,老大就跳了起来,说:“憨包啦、憨包啦,你怎么不多背点回来?要是我呀,少说也赶着马去驮它十驮回来,快快快,领着阿哥去驮!”
他不由分说拉着老二,赶着十几匹马就朝那个山洞走去。
山洞到了,老二说:“就是这里了,要拿你自己拿,我可一点不想拿。”
老大讥笑他:“你不拿是你的事,我反正要拿,要多多的拿!”
他钻进洞去,装了一驮又一驮,装到后来,把山洞搬空了一大截。
他不知道,这些金银是山神用来顶山洞的,拿一小点可以,拿多了就要出事。
他正搬得高兴,山洞“轰隆”一声垮了下来,把他埋在里面了。
(选自《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精选》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老大、老二、老大妈、谷种、一棵、布谷鸟、山洞、大山、一块、十匹马、好日子、回来、一声。
会写的字:妈、老、来、马、布
扶锄的男人
备选故事:
空心麦子
有一个美丽的国家叫荷兰,荷兰沿海有一座繁华的城市,城里住着一位漂亮的年轻寡妇。她非常有钱,住的是最豪华的别墅,墙上挂满了名画,地板上铺的是名贵的地毯,连餐具都是金银制成的,更不用说她还有一支船队哪!
一天,她对老船长说:“你率领船队去作一次全球环游,把世界上所有你认为最美丽、最宝贵的东西给我带回来。记住,明年的这个时候一定要回来。”
有着丰富航海经验的老船长一句话也没说,领着船队出海了。老船长会带些什么回来呢?城里的人每天在茶余饭后都要猜测、议论一番。
一年很快就过去了。一天,在海边了望的人忽然叫了起来:“快来看哪,船队回来了!”
人们纷纷奔向码头,寡妇也洋洋得意地赶来了。她睁着美丽的大眼睛望着徐徐靠岸的船只,心想:有了这么多的宝贝,这下我可以大出风头了。
船队靠岸后,头发灰白的老船长手里拿着帽子,不慌不忙地走到她面前。
“你给我带来了什么好东西?”寡妇迫不及待地问。
“夫人,一年里我们游遍了世界各国,看了数不清的金银珠宝,可始终没能找到我认为的世界上最美丽、最宝贵的东西。我失望极了,甚至想放弃这项工作,早点回来算了。”停了一下,老船长又接着说,“可是当我们的船队驶进波罗的海的一个港口时,发现两岸都是绿油油的麦田,一眼望去,无边无际,我这才改变了主意。我觉得这些麦子才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宝贵的东西!所以,我就把所有的船只都装上了小麦运回来了。”
“什么?”寡妇的漂亮脸蛋胀得通红,“你简直老糊涂了,这种东西还用你花一年时间到处找吗?”
“是的。我用了那么长的时间行了几万里路,才发觉小麦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没有它,我们就没有面包吃,那一切都完了。”船长冷静地回答道。
“把这些东西统统给我扔掉!”寡妇恼羞成怒地大叫起来,“你给我滚,从现在起我不想再看到你!”
船长默默地走了。船员们把小麦一桶一桶地往海里倒。一个白发老大爷看不下去了,走到寡妇面前,用低沉有力的声音说:“当心啊!你把上帝赐给人类的最宝贵的东西丢进海里,上帝要惩罚你的。你想想,这世界上不知有多少穷苦人正在挨饿呢!再说,讲不定你也会变成穷人哩!”
“哼!我会变穷?”寡妇冷笑着,退下手指上的宝石戒指往海里一扔,“我永远也不会变穷,就象这海水永远不能还我戒指一样。”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几个月后,寡妇在家里举行盛大宴会。城里的富翁全来了,人人珠光宝气,围坐在华丽的大餐厅里又吃又喝,好不热闹。
这时,女仆端上来一个大盘子,盘里盛着一尾烤好的大红鱼,寡妇用金刀把鱼切开,刚想招呼大家来吃,“啊”寡妇惊叫起来。
“怎么回事?”大家围过来一看,也全都呆住了。
原来寡妇几个月前丢到海中的那枚戒指,此刻正在鱼肚子里闪闪发光呢。大海还是把戒指给傲慢的寡妇送回来了。
第二天早晨,寡妇还没起床,一个仆人慌慌张张地跑来报告:船队在海上遇风遭难了。
这个美丽而又骄傲的寡妇终于破产,变成了乞丐。那个原本繁华的港口呢,由于沉积了大量的小麦而变成了浅滩,船只再也不能靠岸了。一年以后,港内变成了一片麦田,但这里长出来的麦粒竟然全是空心的,你说奇怪不奇怪?
下载网址http://www.tom61.com/ertongwenxue/minjiangushi/2008-08-26/6398.html
一饭千金
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那时侯,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劳克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
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
这句成语就是出于这个故事的。它的意思是说: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记,虽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难时,即使一点点帮助也是很可贵的;到我们有能力时,应该重重地报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
(来自网上)
谷魂奶奶
有一天,佛祖正在给众神说法,所有的神和人都跪倒在地上聆听,只有谷魂奶奶高昂着头,拒绝跪拜。她说:“我们的祖宗布桑该雅桑该宣布过,我是最高的谷神,是所有神中最重要的神,我不能向你下跪!”佛祖和他的弟子非常生气,下令把她开除神籍,谷魂奶奶就飞走了。这样一来,人们没有谷种,种不成庄稼,没有粮食吃,许多人被饿死了。没有办法佛祖只好又把谷魂奶奶请了回来。谷魂奶奶回来后,庄稼又长出来了,粮食丰产了。佛祖和众神不得不承认,谷神奶奶是惟一的不求任何神仙的神。从此,在佛祖面前,谁都要下跪,只有谷神奶奶可以昂头直腰地站着。
傣族人每年还要祭祀谷魂奶奶2次,一次是撒秧时,人们歌颂:“谷魂呀谷魂,你是人的依靠,你是我们的生命,望你开恩,请你关照,让谷种生长壮苗,让来年保获丰收。我们有吃的,首先要献给你好的供品,献给你动听的赞歌。”第二次,谷子进了仓,要叫谷魂,人们摆上好酒好菜,请寨中老人来叫:
“冬天太阳红 天空很明朗 星星也来了 月亮也来了
谷魂啊,你是王 谷魂啊 你是主 千亩谷已归仓 千亩稻草已堆齐
谷魂啊 快回家 谷魂啊 快归仓
一粒谷 胜过千两黄金 一粒谷 胜过万担银
生命靠着你 人类靠着你----”
(选自《金谷魂》 史军超 著 云南出版集团公司 同时参考网上资料)
播种者 米勒
秋天属金,代表气体向内收缩的运动方式。金的特点是稳固,秋天收获,人们储蓄粮食为过冬作准备,树叶凋落,所以秋属金。具有清洁、肃降、收敛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金曰从革(革,最早出现在金文,用刀剥兽皮之意。后指剥下的兽皮。如马革裹尸、皮革等。由革组成的字,如靴、鞋、鞭等多由兽皮作成)。从革作辛,(金为辛味,‘辛’的甲骨文字形为,本指平头刀具,与‘革’近,延伸指辛辣之味)。
参考资料:
10月31日世界勤俭日是由联合国确定的。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的2006年世界人口现状报告显示,世界人口已经突破65亿,并且今年会达到65.6亿。仅就地球资源消耗来说,人类也必须做到勤俭节约。这也是确定每年10月31日为世界勤俭日的深远意义所在。
10月16日世界粮食纪念日,1981年10月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此后每年的这个日子都要为世界粮食日开展各种纪念活动。“世界粮食日”的诞生说明人类对粮食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世界各国开始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有了足够的重视。
“民以食为天”,粮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现在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在挨饿?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自创立以来,不定期地进行了五次“世界粮食调查”。从这些调查得出的结论是:饥饿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在不断扩大。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80年代初的一份报告中估计,当时世界谷物产量可以养活60亿人口。但就在同一时期,全球有4.5亿人挨饿。当时世界只有45亿人左右。1995年,世界人口增长到57亿,挨饿人口增加到10亿。
感恩节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美国和加拿大的节日,由美国首创的,原意是为了感谢印第安人,后来人们常在这一天感谢他人。自1941年起,感恩节是在,在这一天起将休假两天,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团聚,不管多忙(有些特殊岗位除外)都是如此。
感恩节的游戏:有种游戏叫蔓越桔竞赛,是把一个装有蔓越桔的大碗放在地上,4-10名竞赛者围坐在周围,每人发给针线一份。比赛一开始,他们先穿针线,然后把蔓越桔一个个串起来,3分钟一到;谁串得最长,谁就得奖。至于串得最慢的人,大家还开玩笑地发给他一个最差奖。
玉米游戏:还有一种玉米游戏也很古老。据说这是为了纪念当年在粮食匮乏的情况下发给每个移民五个玉米而流传下来的。游戏时。人们把五个玉米藏在屋里,由大家分头去找,找到玉米的五个人参加比赛,其他人在一旁观看。比赛开始,五个人就迅速把玉米粒剥在一个碗里,谁先剥完谁得奖,然后由没有参加比赛的人围在碗旁边猜里面有多少玉米粒,猜得数量最接近的奖给一大包玉米花。
南瓜赛跑:人们最喜爱的游戏要算南瓜赛跑了。比赛者用一把小勺推着南瓜跑,规则是绝对不能用手碰南瓜,先到终点者获奖。比赛用的勺子越小,游戏就越有意思。
世界勤俭日和世界粮食日,老师可以在十月介绍。到了11月的语文主题课,老师可以再提一下。感恩节是西方的节日,但感恩的主题和11月的语文教学目标有密切关联,老师可以和孩子庆祝感恩节,玩玩玉米游戏、南瓜游戏,获胜者的奖品可以是一个玉米、一个苹果、一个梨等,最后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奖品。
可供选择的童谣、古诗、谜语、绕口令、儿童诗等:
童谣:
东山有只花狐狸,装着满肚子坏主意。它对狗熊说:“猴子骂你厚脸皮!”
它对猴子说:“狗熊要你嘴啃泥!”猴子狗熊碰一起,日出打到日落西,
打到悬崖边,滚到山谷底。狗熊问猴子:“为啥骂我厚脸皮?”
猴子问狗熊:“为啥要我嘴啃泥?”
谁说的?花狐狸!猴子狗熊上了当,从此再也不理花狐狸!
“割谷子,摘棉花,逮个蚂蚱给丫丫”
一老头,剃光头,戴帽头,穿靴头,背着筐头到地头,从东头,到西头,
抡镐头,拾楂头,背回家烧炕头,搬坯头,垒墙头,隔墙头,扔砖头,砸了老婆子的脚趾头。
懒二嫂馋嘴猫,日出三竿还睡觉
听见门外卖金枣/起来抓个烂棉袄
头不梳,脸不洗/提着裤子往外跑
要去换吃大金枣/绊住门槛摔一跤
嗑破了鼻子摔伤了腰/“哎哟妈呀”连声叫
爬起来还去换金枣/换了金枣吃个饱
金枣好,好金枣/再不得穿那烂棉袄
“大米饭喷喷香,我们大家都来尝。吃得快吃得饱,不把饭粒掉桌上。”
播下种子了,哗啦下雨了,种子发芽了。种子长大了,
种子开花了,种子结果了, 啊呜一口吃下去了。”
儿童诗:
放羊
马兰花,开山旁,我帮爷爷放绵羊,马兰花,花瓣长,我采马兰喂小羊,
马兰甜,马兰香,小羊吃了不找娘,马兰绿,马兰黄,秋天小羊变大羊
小草对阳光这样说(胡风)
我从你那儿得到了热/我的生命有了力气/
我的小叶片儿青过/我的小花朵儿红过/我结了一粒好种子
秋天的颜色
菊 花 说:
秋天是黄色的。
枫叶说:
秋天是红色的。
松树说:
秋天是绿色上午。
大地说:
秋天是绚丽多彩的。
秋风吹,树叶摇,红叶黄叶往下掉。红树叶,黄树叶,片片飞来像蝴蝶。
秋天
一 片 树 叶 飘 呀 飘, 好 象 空 中 飞小鸟。几片树叶飘呀 飘, 好 象 蝴 蝶 在 舞 蹈。片片树叶飘呀飘, 咦?燕 子飞 走 了,蝴蝶不见了。 啊!我知道,我 知
道, 秋 天 来 到 了!
秋姑娘
葡 萄,是 你 的 眼 珠;石 榴,是 你 的 牙 齿;橘 子,是 你 的 嘴唇;
苹 果,是 你 的 脸 蛋;香 蕉,是 你 的 耳 朵;猕 猴 桃,是 你 的 鼻 子。
枫叶
小 猴 子,睡 醒 觉,揉 揉 眼 睛 吓 一 跳。满 山 红,似 火 烧,
撅 着 尾 巴 快 快 跑。花 喜 鹊,声 声 笑:
秋风的颜色
秋风是什么颜色?高粱说是红的,谷子说是黄的,豆荚说是褐色的……
从山上下来的孩子说:都错了!秋风是五颜六色的,不信,你瞧我的篮子……
秋天到
秋天到,起风了,风儿追着小鸟跑,天空变得蓝又高。
秋天到,起风了,风儿追着大树跑,树叶乐得满天飘。
秋天到,起风了,风儿追着棉田跑,棉桃乐得咧嘴笑。
秋天到,起风了,风儿追着宝宝跑,宝宝换上厚衣帽。
秋天到,起风了,风儿追着松林跑,松鼠忙着备粮草。
秋天到,起风了,风儿追着雁儿跑,大雁南飞冬来到。
秋天在哪里
秋天在哪里,秋天在这里。高粱红着脸,稻子笑弯了腰,枝头结柿子,架上挂葡萄。
古诗:
麦 收
天高日正晌,遍地黄金浪。挥汗如热雨,农夫收割忙。
病牛(唐)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嬴(女字改为羊字)病卧残阳。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悯农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白居易 村夜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唐·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西颢】
西颢沆砀,秋气肃杀,含秀垂颖,续旧不废。
奸伪不萌,妖孽伏息,隅辟越远,四貉咸服。
既畏兹威,惟慕纯德,附而不骄,正心翊翊。
相关古文名言: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君子以俭德辟难。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大意: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明)冯梦龙
绕口令:
掰白菜,搬白菜,掰完白菜搬白菜,搬完白菜掰白菜。
谜语:
大哥山上端端坐,二哥山下剁田螺,
三哥买鸡勿拿秤,四哥割稻勿用箩,
五哥身上生疥癞,六哥头里戴铁箍,
七哥头上一蓬毛,八哥拿得灯笼照,
九哥门前打虎跳,十哥树上喳喳叫。
(谜底 虎、鸭、黄鼠狼、田鼠、黄瓜、茄子、玉米、萤火虫、猫、知了)
高高个儿一身青,金黄圆脸喜盈盈,天天对着太阳笑,结的果实数不清。(高粱)
有个矮将军,身上挂满刀,刀鞘外长毛,里面藏宝宝。(大豆)
冬天蟠龙卧,夏天枝叶开,龙须往上长,珍珠往下排。(葡萄)
一物生得真奇怪,腰里长出胡子来,拔掉胡子剥开看,露出牙齿一排排。(玉 米)
弟兄六七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全扯破。(大蒜)
脱去黄金袍,露出白玉体,身子比豆小,名字有三尺。(大米)
青枝绿叶颗颗桃,外面骨头里面毛,待到一天桃子老,里面骨头外面毛。(棉花)
幼儿不怕冰霜,长大露出锋芒,老来粉身碎骨,仍然洁白无双。(麦子)
小小金坛子,装着金饺子,吃掉金饺子,吐出白珠子。(橘子)
小时胖乎乎,老来皮肉皱,吃掉它的肉,吐出红骨头。(枣子)
红口袋,绿口袋,有人害怕有人爱。(辣椒)
小时青,老来黄,金色屋里小姑藏。(谷子)
春穿绿衣秋黄袍,头儿弯弯垂珠宝,从幼到老难离水,不洗澡来只泡脚。(水稻)
小刺猬,毛外套,脱了外套露紫袍,袍里套着红绒袄,袄里睡个小宝宝。(栗子)
身体圆圆没有毛,不是桔子不是桃,云里雾里过几夜,脱去绿衣换红袍。(柿子)
散文:
落叶
大树是妈妈,小树叶是她的孩子。
春天,小树叶只是绿绿的嫩芽。夏天小树叶已长大了,在火辣辣的阳光下为人们撑起一把大伞,送去一片片阴凉。秋天到了,小树叶由绿变黄,一个个好象穿着金黄裙子的小姑娘,搀着大树妈妈在秋风中翩翩起舞。
一天,一阵秋风吹来,小树叶告别了大树妈妈。小树叶不停的翻动着身子,飘呀飘,飘到屋顶上,屋顶变得金黄。飘到小河里,水面上飘着许多小船。飘到草地上,草地上像多了一层软软的地毯。飘到大树妈妈的脚下,大伙抱成一团,好象在说:“妈妈,天气渐渐冷了,我们给您焐焐脚,让您暖暖和和好过冬。”
小树叶在秋风中飘呀飘,飘向四面八方,一个个都安了家。它们心里还惦记着大树妈妈,盼望着大树妈妈明年春天生出许多的小娃娃。
金色的小船
小草黄了,树叶黄了。我听到风踩在树叶上沙沙地响。
金黄色的树叶,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飞来飞去。
有一片小小的黄叶飞到了我的肩头上,悄悄地对我说:“我来了。”
我把这片小小的黄树叶托在手心上,轻轻地放进一条小河里。小小的黄叶变成了一只金色的小船。秋风微微地吹来,吹动着金色的小船。秋风微微地吹来,吹动着金色的小船。小船,慢慢地、慢慢地向远方驶去……
秋天的叶子
秋天的叶子 秋风轻轻一吹, 一片片红蝴蝶、黄蝴蝶 从树上飞下来。 飞到草坪上, 给小草盖上暖暖的被子, 小草感激地点点头。 飞到小河里, 小鱼儿把树叶当做小船, 躺在上面美美地晒着太阳。 飞到房屋上, 屋顶像铺上了一层金色的瓦片, 房子显得更加雄伟漂亮。 飞到树丛中, 送给小树做肥料, 让它快快成长! 飞到大地上, 大地穿上一件彩色的衣裳, 小朋友们踩在上面, 就像弹奏乐曲一样!……
秋天多么美
秋风起来了,秋风起来了,小草换上了黄衣裳,树叶飘呀飘,飘到了地上,棉花白了,高粱红了,谷子笑弯了腰,紫莹莹的葡萄挂满藤,红通通的石榴咧嘴笑,南飞的大雁,哏儿嘎,哏儿嘎,它们都在说:“秋天来了,秋天多么美。”
傣族的赞颂谷魂奶奶的歌:
冬天太阳红 天空很明朗 星星也来了 月亮也来了 谷魂啊
你是王 谷魂啊 你是主 千亩谷已归仓 千亩稻草已堆齐
谷魂啊 快回家 谷魂啊 快归仓
一粒谷 胜过千两黄金 一粒谷 胜过万担银
生命靠着你 人类靠着你 你不要抛散在大地
大地蚂蚁多 蚂蚁会吃魂 还有贪吃的麻雀和野鸟
天天在田边寻食 见谷就张口 专找谷魂吃
今天主人来 声声把你叫 带来鸡蛋黄
带来竹扁担 还有提萝和背筐 把你挑回寨 把你带回仓
新仓库 篱笆围得严 风不透 雨不淋
蚂蚁钻不进 老鼠进不来 你在仓库里 舒服又平安
待到明年新月时 你再到田里 打苞扬花
吐香争艳 回来吧 回来吧 别在野外淋风雨 谷是王,谷是主
回来了 回来了 撒!撒!撒!
(选自王松《十论傣族叙事长诗》 来自刘锡诚的博客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blog/?liuxicheng )
歌曲:
丰收歌
田野上庄稼都已收割完毕,大麦小麦收进仓库干草堆成堆.
果园里甜美的水果已摘完,背起筐儿欢欢喜喜回家庆丰年.
采果的劳动者不会白流汗,新摘的果儿我们大家都来尝一尝
辛苦的种田人将得到酬谢,金黄的麦粒补偿他们一年的血汗
欢乐中不忘记别人的苦难,让我们去帮助别人慷慨又大方
人人都高兴到处歌舞欢,唱起歌来编成一个丰收的大花环
到此告一段落,但我知道其中还有许多值得补充的内容和活动,还有许多可以完善的细节,我期待读者的意见和建议。
我采用的故事,中国民间故事偏多,我觉得中国的孩子首先要用本土的故事来滋养,而目前的孩子往往听到的外国故事多于本土的故事。我庆幸找到一本《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精选》(人民教育出版社),我们不仅有丰富的汉族的民间故事,56个少数民族也有数不清的精彩的民间故事,足够我们去挑选合适孩子听的故事。当然,我们也不排斥外国的民间故事,合适的外国故事也讲给孩子听。还要说明一点的是,华德福教育重视的童话主要是指民间故事中幻想类的故事。
第一单元的语文设想,得到几位妈妈反馈,她们说她们开始按照我的设计思路,把故事、童谣等带给自己的孩子。原本第二单元的语文,我收集了几个故事和一些相关资料,心想需要教学时参考一下,写成公开发表的文章,需要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最近一位妈妈特别告诉我,她的儿子上了小学一年级,她在家里,根据《从一开始的语文》,给予孩子一些课外的补充。我听了很受鼓舞,下决心把第二单元的语文也整理出来,供家长们参考。
吴 蓓
2010年10月6日初稿
2010年10月14日定稿
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