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嘴巴有个缺点”——大地之子夏令营花絮(3)
吴 蓓
夏令营进行到第五天,上午汉涛老师带领营员们在树林里做游戏,下午的主题是环境教育:人与树,最后每人缝一条手绢。
夏令营不仅仅感受体验大自然,还要联系人和自然的关系,并且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从第二天外出开始,我们就提出捡垃圾,但在户外无法洗手,遇到吃点心,就麻烦了,我们也就没有要求孩子们去做到。去密云水库步行的那天,我沿途捡了垃圾,有几位孩子见到,也帮忙捡拾。第二天我把捡来的垃圾展示给大家看。主要的垃圾成分是零食、饮料和冷饮的塑料包装,其次是纸包装和废纸。我们通过讨论和提问的方式,了解塑料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讲到零食的危害时,孩子们纷纷举手。“零食含有防腐剂、色素、糖精、添加剂。”“每天喝2瓶半饮料的话,糖尿病的得病风险增加百分之五十。”最有趣的是安少文说:“人的嘴巴有个缺点,只知道吃好吃的,不看看好吃的东西有些什么成分。”
有的孩子提到:“我们不该喝牛奶,牛奶是给小牛喝的,我们喝了,小牛就没有喝了。”有的孩子说:“小牛都给送走了,不在妈妈身边。”孩子们举手回答太踊跃了,我几次想终止他们的发言转入另一个话题,可又不忍心。
我请决心少吃零食少喝饮料的孩子举起手来,他们几乎个个都举手了。我告诉孩子们,最有营养的饮料,专家说是白开水。最有营养的食物是妈妈亲自做的饭菜。我希望借此机会,夏令营的家长们也少给孩子买零食和饮料。
最后一天结束后,我看到一位大男孩买了几瓶饮料,我有些失望,才答应要少喝饮料,2天时间就忘了?我想成年人都很难抵制饮料的诱惑,何况孩子呢?不过我还是要努力播下抵制诱惑的种子。
虽然这个大孩子没有抵制住饮料的诱惑,但他听说我为了保护环境而素食,他也想尝试。有人曾对我说:“你和孩子们讲你为什么不吃肉,离现实太远了,一点用也没有。”我想这位大男孩的尝试即便不彻底、不成功,但他至少记住这世界上有人为了大自然而选择了素食。
外界利用广告等各种媒体,诱惑我们落入商业化的陷阱。在我看来,培养孩子对诱惑的抵制能力,也是当前教育的目标之一。其实抵制的同时,我们保护了大自然,也保护了自己。
营员们没有一位随身带着手绢的,一次性的餐巾纸消费,会导致砍伐更多的树木。我简单讲了树与动物、土壤、水的关系,尤其是树与人的关系。然后我引出下面的活动主题:缝一条手绢。郝上第一个做出热烈反应:好!
有人担心小学5、6年级的孩子对缝手绢不会感兴趣。我回想带孩子缝手绢的经历,一次在汶川地震后的帐篷里,大部分是幼儿和家长。一次是打工子弟学校学前班至三年级的孩子,这2次都很成功。第三次是去年逸之风的夏令营,没有预热的充分时间,有几个大孩子参加,但缝得不是很认真,缝完后,有的孩子乱扔手绢,还不认领。也许与用白棉布做手绢有关,缺少了一点美感。我带孩子做手工的经验是,尽量要自己挑选做手工的材料,动手之前,要尽量做好预热的准备。
这次我做了将近半小时的预热铺垫,用的棉布是我多年来留存下来的几种小花布,还有粉红色和蓝色的棉布。为了适合男孩的需要,上课前我特地准备了几片褐色的布。我让幼儿先挑选喜欢的布,然后让男孩子挑。意外的是,他们也喜欢小花布,一位二年级的男孩挑了一块粉红色的布。结果没有人挑选褐色的布。
让我最为感动的是张海新,他开学要上初一了,个头也比较大。至始至终,他安静地坐着,一针一线仔细地缝,不急不慢,等到所有的营员都缝完了,只剩下他一个人还在坚持。
孩子们把做完的手绢洗干净,晾干,就放进了口袋里。接下来的2天,大部分孩子都随身珍藏着自己的手绢。六岁的昊昊,手绢不见了,急得到处寻问,我还为他发布了找手绢的通告。
讲完垃圾危害的第二天上午,我们上山捡柴,房东的7岁儿子,一路上为我们带路,返回营地的路上,别的孩子劲头十足,拉着捡来的大大小小的树枝,他却一门心思的捡垃圾,“吴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垃圾。”“吴老师,我看到那里有个垃圾,我去捡。”他在烽火台上还捡到一个啤酒罐。我们捡了满满一袋的垃圾,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