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妞妞,去赶集,集上有人在卖梨,卖得那梨真叫甜.....”,告别了秋令营回来家里,耳边还不时萦绕着孩子们晨圈时响亮的声音。在吴蓓老师的带领下,六天的“大地之子”秋令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我们家的“小妞妞”,也赶了一会集,在秋天收获的季节里,体验了一次北方村庄的生活。
第一天
开营
坐了一夜的火车,一家人和田田父子俩,终于在10月1日大清早来到北京。朋友冬冬和燕子一家来车站迎接。在车站旁吃罢早餐,兵分两路,我和当当、田田及田田爸爸一道,坐冬冬的车出发,前往密云西湾子村,路程3个小时。
“我要妈妈”,从一上车开始,当当就有点不情愿。在车上睡了一觉,来到靠近西湾子的一段山路上,闹得更厉害了,说“头晕”。冬冬将车停下来,让我们下车休息一回。天色蓝得醉人,空气清新,路边长着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很快就把当当吸引住了。摘完花,她送了一朵给田田,顿时如阳光一样,变得神采奕奕。
西湾子村在群山环绕中,营地坐落在一个三合院里,院子里载满了枣子树,红红绿绿的枣子挂得满树都是。入住手续和简单的开营仪式很快办完,来参加秋令营的小孩21人,家长24人,大部分来自北京,还有来自山东的、辽宁的,当当和田田是最远的两位。一位来自北京的11岁小男孩,自己拖着拉杆箱来报到,他是唯一一位没有家长陪同的孩子。
我们见到了一位亲切和蔼的中年女老师,她穿着简朴的衣服,脸上带着微笑。她就是著名的教育书籍《请让我慢慢长大》的作者吴蓓。接下来的几天里,吴老师既是主持人,又担当了“值日生”的一部分角色:她亲自收拾碗筷,刷盘子,清洁饭堂......个中情景,让我们深受感动。
劳动
上午的第一个节目是摘玉米。房东的郑大哥开着他的农用三轮车,将我们带到了他的玉米地里,我们的任务是将这一块大约0.5亩的玉米地里的玉米掰下来,然后将玉米杆砍下。当当显然对掰玉米兴趣并不大,看到有家长介绍玉米树上的瓢虫和毛虫后,就更不情愿了。“我怕毛毛虫”,她小心翼翼地踏在玉米地上,拉着我的裤脚。我安慰她,鼓励她和我一起,将掰下的几个玉米,送到田埂旁的箩筐里。
午饭后剥玉米,她也不大感兴趣,自己走到院子门口旁的沙堆里,要玩沙子,还要我帮她垒个百亩森林。我跟她布置了任务:“剥完5个玉米,就可以玩”。她乖乖地跟着我完成了这个任务。我发现,她对扯下玉米须这道工序更感兴趣。
下午采板栗,当当明显兴奋多了,对着一地的栗子,屁颠屁颠地捡起来,放在小篮子里,回程的路上才发现,小手也被板栗外皮的针扎破了。估计她对“采集”性质的工作,更为钟情。
然后是挖红薯。很快,一群的大孩子争相兴奋地呼喊着“挖到了大红薯”了,当当则蹲在一旁,有点失落,因为她没挖到。后来,她还和田田争小楸。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带着她,选准了一小块地,协助她挖,等到红薯冒出一点点头时,再交给她完成。她接连挖出了多个红薯,乐呵呵的。
晚饭前,我惊喜地发现,她自己拿着一把小扫把,在院子里扫叶子。
我自己来自农村,真正帮家里做家务,也是到了八九岁的时候,而且多少是因为父母忙不过来,迫不得已。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是因为孩子懂得了“当家”对于家庭的意义:他觉得有义务分担劳动,而且觉得这是光荣的。
而现在的孩子,则缺乏了这一个背景。我想,劳动如果只是枯燥的简单重复,相信像当当一样的孩子,大多数会不喜欢,她们更喜欢玩耍。家长不但应该让孩子感受到劳动是光荣的,同时也应该多挖掘劳动中的乐趣,让孩子感受到工作中的快乐。
接下来,我觉得有必要在日常的家务中,多让当当参与,例如帮忙洗碗、扫地、擦桌椅等,逐步让她感受劳动的意义和乐趣。当然,我们要给予足够的耐性,允许她在劳动中不时“出出乱子”,这是孩子教育必要的成本。
歌声
在秋令营的6天里,始终飘着快乐的歌声。早餐后的第一个节目,就是吴蓓老师组织的“晨圈”:孩子和家长,手拉着手,一遍转圈,一边唱《落叶》,唱童谣《小妞妞去赶集》,以及《劳动之歌》,还通过动作,一边唱歌一边演示播种、收割、推磨等田间劳动的情景。这时,嫩嫩的阳光洒落在院子里,孩子们、围着圆圈唱着跳着......每一天,就在这欢快的气氛中掀开。
吃饭也是在歌声中开始。吴蓓老师在每一顿的餐前,在饭堂门口让孩子们排好队,唱两首歌。“那风儿正在呼呼吹,呼呼吹,呼呼吹,它正把小帆船吹进海湾,呼呼呼呼呼”。到了饭桌上,正式吃饭前,也唱一支歌,然后大家一起吟唱,“感谢大地母亲赐给我们丰盛的食物,感谢厨房阿姨辛勤的劳动,请慢用”。这,就是吴蓓老师在《请让我慢慢长大》中多次提及的感恩教育。
晚饭后,通常会到野外散步。第一天晚上的散步,在一片漆黑的村道上行进,当当走在吴老师的旁边,和吴老师一起唱歌。山村的夜空,静谧而深邃,一弯新月挂在山边,头顶是浩淼的星空,空气中透着深秋的寒意。在看星星的一块开阔的空地里,吴老师让大家躺下(下面有水泥地板),不许做声,静静观察。不过,几个男孩子显然对路边小沟里的蛤蟆、蟋蟀更好奇,当当则跟在他们的身后。
当当对走夜路有点害怕,她叫爸爸牵着手,而且走在靠人群的里面。有时,我们不说话,静静听着脚步声、蟋蟀声、虫子鸣叫;有时,我们指着天上的星星,告诉孩子,这是北斗七星,这是飞机飞过的闪光.....
第二天
爬野长城
“爸爸,要走快一点,我们不能落后”,当当拉着我的手,在高高的狭窄山路上,往前拽。我跟她解释,这条路下面是悬崖,我们要得稳当,安全第一,不能争先,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这是爬野长城中的一幕。野长城在营地旁的山上,那是一段用石头垒起来的城墙,据说比现在的明长城历史还久远。往上爬的都是山路,野草、荆棘密布,当当一路坚持走着,没叫爸爸抱。穿行于荆棘从时,她被刺破了嘴唇,不过没哭。一路上,我们偶尔停下休息,吃吃板栗,摘摘路边的野枣子。爬到一个制高点,当当抱着田田,留下了个合照。
回程的路上,当当看到一个小朋友茜茜手上拿着一束野花,她叫爸爸也帮她摘。可是这时的路边,已经比较少花朵了,我牵着她的手,答应她,一旦遇见马上就可以摘到。她哼哼唧唧的,催爸爸快摘。摘了一束,又不要叶子、不要小的,不要其它颜色的.......爸爸批评了她,然后她开始哭闹。我威胁她先走,她才慢慢安静下来。估计爬了一个上午的山路,她也累了,找个借口发泄一下。
我跟她讲道理:人家拥有的东西,我们不一定非要不可。有时候,我们找不到同样的,有时候我们没有能力拥有,有时候则是我们没有需要......
当当跟其他孩子一样,也有闹情绪的时候。我选择的办法是,让她充分哭闹,然后引导她平静下来。当然,我知道,威胁她也许并不是好办法,因此我并没有消失在她的视野中,只是在前面走着。我抱着她,等她的情绪完全平静下来后,告诉她爸爸很爱她,但不喜欢无理取闹的行为,希望她能讲道理。
抢麦
午睡时,当当没睡,自己一个人找小朋友玩,和刚刚认识的茜茜一起听故事。下午,吴老师带着我们来到了旁边半山腰上的“燕山学堂”,那是一个简朴的小学校。因为没有午睡,当当开始累了,趴在桌子上想睡,后来勉强坚持了下来。
老师叫各位小朋友描述一下在野长城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我发现,北方的孩子在课堂上相当活跃,争相举手发言,说完一次还不过瘾,继续举手,甚至还站起来举起双手,十足两会期间的委员代表“抢麦”。
相比之下,当当和田田则比较安静,小嘴巴闭得紧紧的,看着旁边的伙伴们表现。我鼓励当当举手,她终于勇敢地举了一次:“老师,我看到了狗尾巴草!”。印象中,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当当一共举手了四次,告诉老师:她看到了跟家乡不同的喇叭花;她建议将丢弃在路上的塑料饮料瓶做成花瓶......
记得在参观当当幼儿园公开课的时候,班上的孩子也有人主动举手发言,当当是属于比较保守的阵营,轻易不会举手。事实上,当当性格开朗,也喜欢在人前表现自己,比如喜欢上舞台,喜欢漂亮衣服,喜欢唱歌跳舞,喜欢在镜头前摆pose。但她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呢?
这几天我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估计是一下三个原因:一是她确实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二是她知道,可是举手一次后,老师没点名,她就退缩了;三是,她欠缺举手发言的勇气。而第二种,可能性最大。为此,我多次鼓励她,老师有时候也许没看见你举手,总之,坚持,总会有机会的。
我知道,鼓励孩子举手发言,并非仅仅是希望她在人前表现自己。事实上,在某个场合,如果自己随时准备发言,注意力也会非常集中,精神也会更加振奋,这是学习和成长中十分必要的。鼓励孩子说,那怕是说错了也无妨。
第三天
破戒
早餐时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当当啃着馒头,有点磨蹭,很快将馒头放下另一个碗里,然后吃红豆粥。我将她没吃完的这只馒头先吃掉了,想到待会她要吃,可以再拿一个。想不到,她过了一阵,看到爸爸将她的馒头吃了,一百个不乐意,扭捏、哼唧不止。再也不愿意乖乖吃了。
我火了,劝说了多次无效后,强行抱着她回到宿舍,她哭闹个不止。我狠狠地给了一个巴掌到她的屁股上,然后抱着她来到洗手间,让她一个人站在洗手间里想清楚,再出来。哭闹了一阵,她终于安静下来,重新回到餐厅吃饭。
印象中,我几乎没有打过孩子,这次算是破了戒。为此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十分内疚,觉得这样打孩子确实不应该:
首先,当当吃饭磨蹭,其实跟我们教养中没找到更好的办法有关。孩子不讲道理,其实是我们教育不当,为了自己的错误,惩罚在孩子的身上,这是不恰当的。
其次,这一小风波的起源,是爸爸吃掉了她的馒头。在大人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重新拿个更热、更大的馒头给她,是我的初衷。但在孩子看来,这就是破坏了某种固有的规则,她是不乐意的。孩子拥有强烈的秩序感,我首先是将其破坏了。
为此,我后来认真地跟当当道了歉。
耐性
中午妈妈和燕子一家,驱车3小时前来“探营”,妈妈为当当梳理了小辫子,清理了鼻涕,将爸爸做得不足的地方弥补了一下。下午妈妈一行离开的时候,看着妈妈从车里挥手,当当有点不舍,“我要妈妈”。
吴老师安排的任务是,照着一张五颜六色的色卡,在野外寻找相应的颜色,采集到一起。当当很乐意,采摘了牵牛花、小菊花、小石头之类,和同组的皮皮一起,完成了任务。接下来是找五片树叶,用纸垫在树叶上,描出叶子的纹路,用作歌本的封面和封底。当当描了一张,她想用一种新办法来画:不垫在上面,直接画叶子。她走出去问老师,老师答应了,然后她非常高兴,认真地画了起来。随后,山娃老师教小朋友们做罐头,将枣子和山楂装进瓶子里。这些手工,当当都做得很仔细,不过有点慢,爸爸在旁边耐心地等待着,不代劳,只在必要时协助一下。
让孩子自己去做,就意味着大人需要耐心。每一个孩子生来都不是天生的能手,她们会笨手笨脚,但是她画每一个笔画,穿每一条绳子,都是一个小小的探索和进步。为此,我们有必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让她慢慢摸索。就像吴蓓老师说的,“让我慢慢长大”。
第四天
远足
这是最具有挑战性的一天。
一早起来,从营地徒步到密云水库野餐,需要走15公里的路程,走4个小时。路上,当当坚持步行,刚开始就走到前面,寻找和她玩得很好的甜甜姐姐。甜甜姐姐来自大庆,读小学三年级,是一位很有才气的小姑娘,也很会照顾小妹妹。当当这几天一直跟着她玩。爸爸追到前面看到,她们已经手拉手,说说笑笑。
这是爸爸比较省心的地方。当当在步行中,总会找到自己的朋友聊天,开始是甜甜姐姐,后来是田田,再后来是吴老师、山娃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回程时则是在豆豆妈妈身边吱吱喳喳个不停,和豆豆妈聊天。旅途中一个小小的新玩意,都会让她流连一会,例如路边人家村子的健身设备,她也会坐上去玩个不停。途中,豆豆妈对我表扬当当,说她生存能力很强,会照顾自己。
路上,当当最感兴趣的是路旁各色的喇叭花,随手摘了几朵显眼的,蓝色的,紫色的,粉红的。可惜,过了一会,她有点沮丧,走到我身边说,“漂亮的花,都干了,不漂亮了......”。我跟她解释,如果不摘它们,让它们在路边长着,就不会枯萎。她点点头,此后就不在摘喇叭花了。一群小孩在草丛中抓蚂蚱。我问当当,你为什么不抓,她说,“蚂蚱应该生活在这里的,不能把它们抓走”。后来,我们组值日时,乐乐妈告诉我,当当走路时跟小乐乐说,“小妹妹,路边的花不能摘,摘了它们就枯萎了;如果要摘,要把它们插到一个花瓶里,装上水......”,听得我直乐!
在远足的路上,我也看到了其他的父母教育孩子,不要随意踩死一条虫子,一只蚂蚱。让孩子懂得珍视生命,尊重大自然每一个成员生活的权利,培养一个善良的心,确实很有必要。
拐杖
离营地还有半小时路程时,“大部队”开始休整了一会,然后宣布做游戏:“拐杖和盲人”。父母用眼罩蒙住双眼,孩子充当“拐杖”,在前面带路,大家都不许说话。我对当当开玩笑,“你要带好爸爸,如果牵不好,爸爸会掉到沟里的”。“不要,我不要玩这个游戏”,当当开始有点害怕。我安慰了一下她,终于起步了。
我的眼中一片漆黑,身边是其他家长摸索前进的脚步声,和孩子们偶尔低声嬉笑的声音。当当拉着我的手,在前面走着走着,我听到她不时停下来,用脚踢开路边的石子,小心翼翼地扶着我往前。从原来她用两只手拉着我一只手前进,到后来,我用两只手仅仅抓住了她的两只小手,一前一后前进,我的脚步迈开得更大了,我相信,女儿可以带着我前进!
这一刻,我双眼模糊了。平时女儿都是我牵引着带路的,现在她真真切切成了我的唯一可依靠的人。扶着她的小手,扶着她小小的肩膀,听着她用脚将小石子踢走的声音,我觉得女儿长大了!
诱惑
一路上景色如画。秋高气爽,在野营的小路上,身旁是齐腰高的野草,草丛中不时有三两棵菊花。不远处是等待收获的玉米地,一阵风掠过,沙沙作响。山上不时飞出一只鹰,呱的一声直插天空。空气中弥漫着干草的香味。
到达营地,已经是下午近两点,我的肚子也饿得直打鼓。房东的车送来了餐食(包子和毛豆),山娃和两名志愿者也搭起了野地炉灶,烧了一锅紫菜蛋花汤。当当吃完一个包子,吃了半碗毛豆,喝了点汤。餐车回去时,几个小的孩子和家长搭了顺风车回去。当当也提出坐车,但在我的鼓励下,她同意走路回去。
开始,她走得比较慢,但不叫抱。一路上,她在路上找小石子,玩灰尘,倒是忘却了累。回到大路的一个岔路口时,有家长开着车在这里等待。当当看到了有车,开始央求我,“爸爸我想坐车”,看到我不为所动,眼泪都流出来了。我只得答应,上了其中一辆。开出5分钟不到,路边看到甜甜姐姐在走路,我怂恿她,不如下车和甜甜姐姐一起走吧。她很快答应了。我跟她保证,一旦走累了,需要爸爸抱,爸爸一定会抱,让她安心。于是,她和甜甜姐姐一起玩着走路,最后终于顺利回到营地,途中坚持自己走,并没有提出要抱。她成了走路回来的,年纪最小的孩子。
回到营地,吴老师和很多家长都对当当竖起了大拇指,他们还说,佩服爸爸的勇气。我说,既然其他孩子能走,我相信自己的孩子也可以。
孩子毕竟是孩子,面对有汽车坐,她们也经受不了诱惑,尤其是极其劳累的时候。庆幸的是,我们有办法战胜诱惑,坚持走到底。吃苦,首先需要孩子乐意,给她选择权。其次,给她安全感,这和鼓励她同样重要,我告诉当当,“如果需要的话,只要你说,爸爸一定会抱你”。让我高兴的是,她始终没有让我抱。第三,是挖掘旅途的乐趣,让她在一路的玩耍中化解劳累。
第五天
审美
明天就要回家了,今天显得特别珍贵。
因为晚上有篝火晚会,全营的小朋友和家长,上午上山捡柴。一路上,当当跟着甜甜姐姐和海霞老师,基本不用爸爸照顾。我拖了一扎干树枝回到篝火会场时,再回头,就看到了当当和一群小朋友,以及海霞姐姐正走路回来。下午是画画,做小灯笼,因为她喜欢画画,当当做得很认真。她的画上依旧,是多位高瘦的女孩,穿着裙子,有一个还戴着皇冠。她告诉我,那是女王和公主。灯笼上透光纱纸的图案,她画了几个心形。在爸爸的帮助下,灯笼很快做好了。
下午,老师提议看日落,当当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尽管到了山顶上,已经看不到日落了,但是孩子们仍然对周边绵延的远山,高兴地欢呼着。下山时,海霞老师问小孩,看见的风景漂亮吗?当当说,“漂亮是没有用的,要心灵美”。老师问她,什么才是心灵美,当当一本正经地说,“要照顾别人,关心其他人,才是心灵美”。听着这句对话,我也特别惊讶,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知道“心灵美”的意思?
和其他女孩子一样,当当也是超级爱美的孩子,她喜欢裙子,喜欢公主饰物,喜欢红色的花,喜欢跳舞,喜欢画画。而这次秋令营,也可以说是一次美的旅程,孩子们在歌声中,在秋天的山上,从闪烁的星空中,在收获的喜悦中,处处都能体验诗情画意。但愿孩子通过这种陶冶,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迈开一段美的人生。
配角
晚上篝火晚会前的演出,当当主动报名,唱了一首《兰花草》,唱得有板有眼的。在其他组别的演出中,她还和另一个小朋友负责拉幕。此前,我们小组出演节目《老鼠、小鸟和香肠》时,爸爸扮演小鸟,当当扮演仙女。她扮演的尽管是小角色,而且没有对白,但她非常投入,兴奋地跑前跑后。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喜剧之王》。也许,小孩还没有“主角、配角”的观念,觉得自己即便是跑龙套也是最棒的,这可是十分纯真而可贵的心态。可惜,有些孩子长大了,世故了,觉得自己才应该是中心,所有人都应该是配角。对自己的女儿,我没有太高远的期待,只希望她明白: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只要做好自己,就是最棒的!
第六天
道别
“老师,再见!”、“姐姐,再见!”,10月6日一大早,我们收拾好行李,准备回家。当当说,最舍不得的是跟她玩得最好的甜甜姐姐。她们约好,回家后要相互通电话,要交换照片。六天时间,没有电视,没有零食,没有游戏机,但小孩之间朦胧的友情,和乡村美景一样,成为这次体验之旅最大的动力。
六天来,作为一名家长,要问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会说,是体验。与孩子一道,体验北方山村里简朴,甚至有点艰苦的生活,体验秋天里的歌声和星光,体验农民在辛勤劳动后收获的喜悦......这是一次心灵净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