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生活是可能的(1)
演讲人:张筱叶 录音整理:吴 蓓
大家好,我叫张筱叶,去年大学毕业,我学的是英语专业。毕业后,我选择了去英国做一年志愿者,我明天回英国,再工作一年。
大一我就知道做特殊需要人志愿者的机会,当时我不愿意做,想象不出来怎么照顾他们。大四下学期,我突然决定去了。有些时候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后,回过头去看,才看得清楚。
经过一年,我慢慢觉得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从高中到大学,我都比周围的人想要更多的东西,想要追求不一样的生活,但我说不出来具体是什么。别人可能比较满足于现状,沿着即成的道路,选个好找工作的专业,大学毕业后找份稳定的或赚钱的工作。我想要的不是这样的生活。毕业前我也在杂志社、咨询公司实习过,看似理想的单位,我感到失望,在里面工作的人很压抑,有的人跟我说,他有暴躁型忧郁症。我觉得很可怕,天天挤地铁也受不了。我想要自由的生活,有些东西是国内的环境提供不了的,
我这么多年在国内上学,基本上都是停留在大脑思考的层次上,行动力不够。中国的教育就是培养大脑,大家脑子里会想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死记硬背,但实际上没有动手能力,也没有用心感受,不知道怎么样去实践头脑里的很多理想。对社会的不满之类的也没有途径去解决。我觉得当志愿者,是很好的自我锻炼机会,我在英国一年,基本上把我想的很多东西真正去实践了。
康复村社区
我去的那个社区。叫康复村(Camphill communityy),最早是由Karl Konig 发起的,他是德国的儿童医生。受到鲁道夫斯坦纳(Rudolf Steiner)创立的人智学(Anthroposophy )的影响,人智学是一种哲学体系,也可以说是一种世界观,他在教育方面,除了创办面向普通儿童的华德福学校外,还论述了特殊需要教育。但Karl Konig和斯坦纳并没有见过面,
Karl Konig从小聪明过人,他做儿童医生的过程中,接触到特殊需要的儿童。读了斯坦纳的哲学著作后,他非常感兴趣,觉得这个人把他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他和几个朋友开始在苏格兰创立了第一个康复村社区。在Karl Konig的心目中,康复村是一种社会运动,他希望建立一种生活环境,让特殊需要的人和普通的人一同生活,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发现彼此的价值,一起创造平等、自由的新社区,通过创造一个小的社区来影响更大的社会。
康复村分两类,第一类是成人社区,第二类是学校社区。在成人社区,特殊需要人从18岁以上可以一直住到去世,有工作人员、义工和他们一起生活、劳动。他们是以工作坊为中心的,有手工、园艺、编织、陶艺、烘焙等。康复村生产的东西,比如做的面包,除了社区内部消费,还会对外销售。
我去的社区是学校类的,全英国有3所这样的康复村学校。我们学校招收16-22岁的青少年,他们有这几种类型:学习障碍、自闭症、唐氏综合症、癫痫、发育迟缓,还有基因上的疾病和其它罕见的精神疾病,基本上都是先天性的疾病。我们和他们一起上课,在课堂上给予学习方面的支持。课后,给予他们生活上的照料和帮助,培养他们自立。
大约在二战后,因为Karl Konig的第一个社区做的非常成功,影响了一批人,这一批人把康复村的精神带到非洲开始实施,欧洲也开始了康复村社区,目前,欧洲大部分国家都有康复村,亚洲只有印度有一个。我在网上看到截止到2010年9月份,全球21个国家有119个康复村社区。
某种程度上,在主流社会里,特殊需要人是被隔离的,或远离社会的。在英国,普通民众对特殊需要的人,还是有些冷淡的,表面上很礼貌,比如说我们大家外出的时候,特殊需要学生经常喜欢跑去跟陌生人说话:“伏地魔?是坏人,是不是?”我们有个邻居,她儿子是口吃,学校给家长安排的作业是你假装口吃外出一天,体会一下孩子的感觉。那个妈妈去坐火车,想问人家几点了?好几次想问问不出来,最后她终于问了,她都快哭了,体会到她儿子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从此,她们家人全都学了手语,和她儿子沟通顺利的多。希望每个人都努力,社会环境总会改变的。
一天的安排
给大家说一下我们每天的流程,即典型的一天是什么样的。
早上7点一刻我们要去叫学生们起床,帮助他们洗漱、穿衣服、叠被子。比如有的学生刷牙,需要我们站在一旁也刷牙,以便他们模仿。我们有个可以放进嘴里的牙套,检查他们是牙齿否刷干净了。7点三刻开始晨诵,大家安安静静的围成一个圈子,朗诵诗、唱歌。8点开始早饭,我们的三餐都是一起开始,一起结束。就餐结束后,有的人去洗碗,有的人擦桌子,有的人扫除。
9点有个每日例会,说说当天的工作安排。
9点半上课,学校有四个年级,一年级上的是基础课,开设的课有:手工、绘画、舞蹈、体育等,二年级、三年级是以工作坊为中心,每个学生选择他想学的专业。工作坊的内容有木工、编织、陶艺、烹饪、烘焙等。学生在工作坊里和老师一起学习工作技能,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可能十个步骤只能做到一、二个,剩下的步骤由老师完成。经过反反复复的练习,两年结束后,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可以独立完成,哪怕只学会做一种饼干。第四年是年轻人就业项目(Young adult transition program),即逐渐要培养学生更加独立自主的生活,毕业后能够进一步融入社会。学校安排他们住在校园内相对独立的房子里,生活内容自主性比较强。
12点半上午课结束,13点午餐,下午14点半开始上课。
我们社区一共有5栋房子。我住的是最大的房子,还有其他4个比较小的房子。一个房子里有好多个单间,供我们和学生住。我们义工是一个人一间,学生是二个人一间。课余的活动,大都以每栋房子为单位来进行。
下午上课到16点结束。16到18点是学习生活技能的时间,根据学生的情况,我们让他们学习一些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说打扫自己的房间,认识钟表。周末出去的时候会花钱,我们教他们怎么管理自己的钱。我们还安排人际交往练习。很多特殊需要的学生,社交方面有障碍,我们鼓励他们多说话、多沟通。在开会的时候,表达自己的意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知道怎样去妥协,也知道怎样发出自己的声音。
18点吃晚饭。19点开始晚间活动,周一到周三的晚间活动,是由第一年的志愿者来带领的,我带的是24式太极拳。一年下来,他们基本上第一式也没有学会,但是这个过程蛮好的,他们觉得挺开心的,能够体验一下中国功夫,踢踢腿什么的。周三晚上有其他志愿者带着讲故事,周二晚上有户外活动,打羽毛球、打板球之类的。周四晚上,每栋房子开会,让学生说说周末想做什么。每周五晚上是舞会。通常,我们周末开车或坐火车带学生出去玩。出去玩也是锻炼他们外出的能力,比如说自己买票,过马路、找零钱、算钱。
心要在手上
生活教育是特别重要的,我在这方面也学到了特别多。因为要去跟学生一对一做清洁。首先你自己要做好,如果你自己做不到的话,你是没有说服力的。而且教的时候,方法也很重要,
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负责一个女生,她有唐氏综合症。一般的唐氏学生都不爱动,她不太愿意干活。每次都跟我唧唧歪歪的半天:“我不打扫,太累了。”脏衣服也不愿意洗,洗衣房有阿姨洗衣服。她连衣服都不愿意放到篮子里,她觉得放了,衣服就回不来了。我就跟她解释,洗完了还回来,她不相信,基本上她一星期只洗一件衣服,怎么说都不洗,说多了她就急得哭。每天学生有一个小时时间打扫自己的房间,她至少要花一个半小时。
开始我也不知道怎么引导她。我拿本杂志一坐,我说你打扫吧。她特别不情愿,慢吞吞的,她说:“以前的义工都是帮我打扫,你也不帮我。”我说:“这就对了,让你自己做。我觉得你能干,我干嘛要打扫,我看我的书,你继续干,回头我验收。”可她就是不行,一直弄的很慢,每次都要罗嗦半天。
我们每周有一次培训,有一节课讲如何教别人生活技能。教育也需要一些技巧。我就跟老师说了我的情况,她说你这么监督是不可以的,你绝对不可以坐在那里看她做。你一定要跟她一起做。通常有两个小方法,第一个,反向教学法,比如说叠被子有5个步骤,她要是不愿意做,那你说:“我先做前面3个步骤,最后两个步骤你来完成,”让她觉得好像她完成了一件事情。有成就感。慢慢反过来,你做前两个步骤,她做最后三个步骤,你做第一个步骤,她完成后面四个步骤,最后她能够自己完成所有的步骤。第二个,你要让她感觉到你在帮她。如果我说:“你打扫吧,快点。”她就不乐意,她会说:“我不打扫。”我以往会反驳说:“你怎么不打扫呢?你怎么那么懒,就该你打扫,你不打扫你以后怎么办?”我数落半天,效果也不好,后来换了一种方法特别灵。我说那我帮你一下吧。特别亲切的跟她说,她就特别高兴:“真的?”我说是真的,她打扫了。其实特别容易,就一句话转变了。我怎么帮她呢?比如她擦灰的时候,我就把桌子上的东西拿起来,其实也没费多大劲,但是效果很不一样,她还使劲谢我。她打扫卫生的时间大大的缩短了,基本上在一个小时内完成。
我刚去的4个月,被分配到和一个女生打扫我们那层的厕所,一共有三个厕所。出国前,我对打扫卫生没有什么感觉,就跟很多人一样,从来没想过打扫卫生这个问题。大学期间,基本上我的宿舍实在乱得不行时,才打扫一下。在英国,环境本来就很干净,每天还要去打扫。
我们开会讨论打扫卫生到什么程度,比如说厕所,到底有多少项需要做,窗台要擦,水池要擦,还有玻璃、浴缸、马桶都要擦,我们讨论得非常细致,然后请学生写下来,写的不全的地方我们再补充。因为每天都做这些事情,我自己也会注意怎么认真的做一件事情。做完以后需要检查一下,是不是每个地方都清洁到了。
我们社区里所有的卫生都是由学生和志愿者共同完成的,对他们来说这种节奏是非常重要的,每天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
通过打扫卫生的过程,志愿者和学生之间也会有互动,我们也能最直接的感受到怎么和他们交流,去理解他们。
回国前,琳达托马斯给我们做了一场讲座。她被誉为华德福领域的清洁女王,她讲了很多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她做清洁工是因为要给两个女儿上华德福学校挣钱,华德福学校是私立的,学费蛮昂贵,开始的时候,她发现人们对清洁工缺乏尊重,没有认同。他们从你旁边走过去的时候,不跟你打招呼,好像你不存在一样。她感到这份工作没有存在感,很痛苦,她想一定要爱上这份工作,这样做起来既开心,也能做的好。怎么能够喜欢上清洁?
小时候她在非洲长大,她想起她爷爷去世的时候,奶奶非常伤心,经常哭,妈妈就带她给奶奶收拾床。铺床的时候要很仔细,每一个地方都要铺平,还要把枕头拿到外面去抖一抖、拍一拍。把伤心都拍走,然后小心的放回床上,对枕头念一段祈祷文,让奶奶每天睡觉的时候有一种被安慰的感觉。她就想起这么一件事情,仍然觉得爱不上打扫卫生。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她去女儿的幼儿园打扫,她走进厕所,看到小小的马桶,想到女儿和女儿的同学,突然觉得充满了对女儿的爱,突然明白做清洁也是你对一个人的爱和关注,是非常重要的关怀,从此她就理解了清洁。后来她经历了很多事情,意识到环境对人的影响有多么大,现在她经常到各地做讲座,带大家一起做清洁。
有一次琳达去康复村打扫,那里有一个特殊需要男生,前段时间睡不好觉,经常失眠,变得非常焦躁。需要2个工作人员天天守着他,不然他会有攻击行为。琳达去他的房间打扫卫生,打扫到床下的时候,琳达觉得有非常奇怪的灰尘,琳达说你房间的灰尘80%以上来自你的皮肤,每个房间的灰尘都是不一样的。她观察房间的灰尘,就能看出这个人是不是生病了,琳达感到有一种阻碍力在房间里,她跪下来把床底下的灰尘擦掉。当打扫完毕,她退到房间门口的时候,突然听到外面一声大喊,只见那个男生朝房间里奔跑过来,一边跑一边脱衣服、脱鞋,跑到门口越过琳达,倒在床上就睡着了,一连22个小时都没有醒过来。
琳达觉得特殊需要的人对环境非常敏感,她朋友的儿子是盲人,她按照琳达给她说的方法打扫儿子的房间,当儿子放学回来的时候,他说:“妈妈,天花板怎么高了?”他就能感觉到空间不一样了。
琳达说打扫卫生也能够体现出你的心态,同时也能够磨炼人的心态。比如,现在很多人开抽屉,打开以后拿东西,推回去的时候推不到底。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自己,我观察自己的确是这样,经常会留条缝,推不到底。她说现在很多人心不在手上,比如打扫卫生的时候洗抹布,都是乱揉一气,揉完以后就是一团。为什么不叠好了再洗呢?这就说明你的大脑不在你做的事情上。她觉得打扫卫生的时候不能听音乐,要专心你在做的事情,心要在手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