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大自然的脚步——农历一月(3)
吴蓓 编
二十四节气
从前,有一个浪子,家中颇为富有。可这浪子不知时令节气,不好好种田,成天只知花天酒地,吃喝玩乐,坐吃山空,把自己父亲留下来的一份祖业吃光了、漂干了,后来只好向亲戚借贷。时间长了,亲戚都不理他了。他只好向舅舅借衣服去当,把舅舅仅有的几件衣服也当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件稍为值钱一点的棉袄了。
正月初一这一天,浪子名为上门给舅舅拜年,实际上就是为了借这件棉袄。一看舅舅把棉袄穿在身上,天气又是那样的冷,也没好意思开口要舅舅把这件棉袄脱下来。好不容易等到到了二月份,浪子心想:舅舅这些时可能不会穿棉袄了,于是来到舅舅家。舅舅一听说他要借棉袄,就说:“二月二十八,冻死鸡和鸭”。浪子一听,没门儿,只得走了。到了三月份,天气逐渐转暖。浪子心想:舅舅这些时可能不会穿棉袄了,于是来到舅舅家。舅舅一听说他要借棉袄,就说:“三月三,冻死单身汉”。浪子知道舅舅是个单身汉,一听这话——又没门儿,只得走了。
到了四月份,天气更暖和了。浪子心想:舅舅这些时可能不会穿棉袄了,于是又来到舅舅家。舅舅一听说他还是要借棉袄,就说:“四月二十,冻断树枝”。浪子一听,知道借棉袄又没门儿,只得走了。
到了五月份,人们都穿单衣了。浪子心想:现在去借棉袄,舅舅还有什么话说?谁知舅舅却说了一句:“吃了五月粽,寒衣不可送”。到了六月份,天气热得很,人们都打起赤膊来了。浪子心想:我六月三伏天去借棉袄,看你还有何话说!谁知舅舅却说:“人是不毛虫,单怕六月天的冷北风”。
到了七月份,天气仍然很热,浪子又找舅舅开口借棉袄。舅舅说:“吃了七月半的饭,放牛儿子*堤坡站”。这意思很明白:天气冷起来了,棉袄借不成了。到了八月份,浪子不死心,又去找舅舅。舅舅说:“八月十五雁门开,雁儿头上带霜来”。开始下霜了,谁还愿把棉袄借出去?
到了九月份,浪子还是不死心,又去了舅舅家。还没有开口,舅舅说:“起了重阳风,虫子蚂蚁都要准备过冬——你就不要再打我件棉袄的主意了。我以前接济你,实际上是害了你。你以后*借东西典当是没有门了,我有也不会借给你了。你还是好好种田,自己养活自己吧!”
后来浪子回头,勤扒苦做,终于积起了一份家业。
这个故事包含了对节气的认识。
关键字:节 繁体:節
說文解字裏的篆體字
六書通裏的篆體字
金文编裏的字
关键字:气 繁体:氣
說文解字裏的篆體字:
六書通裏的篆體字:
甲骨文编裏的字:
这里挑选篆体字和金文字,优先考虑简单形象的字,或对称的字,过于复杂和抽象一些的字就没有选在这里,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http://www.chineseetymology.org/发现更多的古代汉字。
中国古人确立的24节气,主要有2个功能,一是反映大自然的气候变化,二是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符合大自然的变化。“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最早的先人是根据谷物成熟来确定一年的时间循环,一年之中只分春秋2季,随着时间的推移,确定一年有四季,四季后来又分为八节:夏至(日最短)、冬至(日最长)、春分秋分(日夜等分),立春(天气转暖)和立夏(天气转炎热),立秋(天气转凉爽)和立冬(天气转寒冷)。古人云:“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
中国古代是农耕文化,二十四节气不仅是农业活动的指南,“在古代社会它还是祭祀日与民众社会生活的时间点。特别是四立与二分二至,在中国中古以前,它们是重要的自然节点,同时负载着多重的文化意义。中国古代岁时节日大多依傍着这些自然节气产生。”(《岁时》萧放著中华书局出版)几乎每个节气都有相应的庆祝和民间习俗活动。
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和我们人体的24个脊椎骨对应,比如冬至对应腰椎的阳腰关,意味冬至这天,当天地交泰的一瞬间,“气”运行到阳腰关,入静打坐的人要在冬至来临前半小时入定,当“气”徐徐经过阳腰关时,此时采纳宇宙之“气”,可以养生保健。
童谣: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蜇乌鸦叫,
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
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春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
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
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农民节气谚语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
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
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
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
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节气百子歌
说个子来道个子, 正月过年耍狮子。
二月惊蛰抱蚕子, 三月清明坟飘子。
四月立夏插秧子, 五月端阳吃粽子。
六月天热买扇子, 七月立秋烧袱子。
八月过节麻饼子, 九月重阳捞糟子。
十月天寒穿袄子, 冬月数九烘笼子。
腊月年关四处去躲帐主子。
立 春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延续数千的春节就是从立春这天开始的,直到1914年当时的政府颁布法令,规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人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当天晚上七点仰望星空,可以看见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北。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从冬至开始入九,“五九”四十五天,立春正好是“六九”的开始,“春打六九头”、“几时霜降几时冬,四十五天就打春”。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春耕就要开始了。
立春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个节日。古代帝王都会在立春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以求新的一年国泰民安。比如在周代,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立春这天,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
可以带孩子做的活动:
1,打春牛,用泥土或面团做一个“春牛”,上面画四时八节,360日12时辰图纹。找一根绳子象征鞭子,鞭打“春牛”,以示春耕开始。可以边打“春牛”,边喊: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等。
2,写些“迎春接福”或“春到家兴旺”等红条幅贴在墙上。高挂“春幡”,门框上贴用红纸书写的对联,如“一门欢笑春风暖”、“春风得意,六合同春”等联语,墙上也可以贴满“迎春”、“宜春”以及“福”字,使房间里一片红彤彤的景色,显得春意浓浓。
3,剪出象征春天已到的春燕花鸟,或剪刻个雄鸡形状贴在屋门上,因鸡与“吉”谐音,有吉祥如意之意。
燕子是报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征。“不吃你家谷子,不吃你家糜子,只在你家抱一窝儿子。”古时,向阳人家都喜欢在自己院落房舍里,招惹燕子繁殖生息。
4,送上一张春牛图。画一张或买一张红纸上有二十四个节气和人牵着牛耕地的图。送春牛图,意在提醒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抓紧农时。
5,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嚼萝卜之俗。至今北京仍传承着此食俗,俗话有“打春吃春饼”之语。
6,吊春穗,用各色布绺编成布穗,或用彩色线缠成各种形态的“麦穗”。然后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藉以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参考资料:
在“立春”这一天,举行活动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当时,祭祀的句芒亦称芒神,是主管草木和生命的春神。句芒神住在东方。东汉“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芒。车服饰皆青。歌《青阳》,八倄舞《云翘》之舞。”句芒手里拿了一个圆规,和东方天地伏羲共同管理着春天。《山海经·海外东经》说:“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唐代阎朝隐有诗曰:“句芒人面乘两龙,道是春神卫九重。”(《全唐诗》卷六十九)
汉代岁首放鸠。鸠为阳鸟,“去阴就阳,谓之阳鸟。鸠雁是也。”“鸠知四时之候”,它是候鸟。鸠鸟之一为布谷鸟或燕子,被认为是春神句芒的化身。
据说,春秋时候,秦穆公是个贤王,能够任用贤臣,曾经拿了五张羊皮把百里奚从楚国人手里赎回来,委托他担当了国家的重任;又能厚爱百姓,曾经赦免了三百个把他逃跑的好马杀来吃的歧下野人,后来这班人感念他的恩德,帮助他打败了晋国的军队,俘虏了晋国的国君夷吾;天地因为他有这些好德行,便叫木神兼春神的句芒给他添加了十九年的寿命。《墨子·明鬼下》说︰从前秦穆公,中什在祖庙裏,看见有神进入庙门,向左面走,鸟身,脸是方的。秦穆公吓得逃跑。神说︰「不用怕,上帝因你有德行,给你报赏,派我赐你十九年寿命,使你的国家兴盛,多子孙,不会失掉秦国。」秦穆公再拜叩头,说︰「敢问大神名字。」答道︰「我是句芒。」
《赠句芒神》唐 李商隐
佳期不定春期赊,春物夭阏兴咨嗟。
愿得句芒索青女,不教容易损年华。
世界上的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春神及其神话。埃及古代神话中的春神叫埃西。她是大地之神、谷神奥赛烈斯的妻子。奥赛烈斯每年冬天要死去,待到春天,其妻埃西带来一阵和风,他便复活了。希腊古代神话中的春神叫柏瑟芬,她也是谷物之神。有一天她和同伴正在山谷中的草地上摘花,被冥王哈迪斯设计掳走。她的母亲、大地之神狄密特向宙斯祈祷。宙斯派天使赫尔默斯去带回柏瑟芬,但冥王又暗中生计,给柏瑟芬一颗安石榴,她吃了这颗果子便只有回到地狱里才不会痛苦。于是,一年之中,柏瑟芬只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和哈迪斯不在一起。只要大地结满冰霜、寸草不生的时候,人们就知道这是因柏瑟芬又去了地府。这些优美的神话,显示了人类对春天的钟爱。(来自百度百科)
关键字:立
說文解字裏的篆體字:
六書通裏的篆體字:
金文编裏的字:
甲骨文编裏的字:
http://www.chineseetymology.org/
关键字:春
|
|
|
|
|
|
|
|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 来自网上 爱词霸 http://hanyu.iciba.com/
六書通裏的篆體字选
金文编裏的字选
甲骨文编裏的字选
http://www.chineseetymology.org/
甲骨文的春,很像草的或植物的萌芽、发芽。非常形象生动。六书通里的春,仍然保留了甲骨文里的小草发芽的形象,增加了日,意味在阳光的照射下,天气转暖,小草发芽了。
家长可以带孩子剪一些简单的迎春剪纸。
参考资料:
中国处于四时分明的自然条件,所以很早就把春天黄昏时南方的若干星星想象成一只鸟形,谓之朱雀;东方的若干星星想象为一条龙,谓之青龙;西方的若干星星想象为一只虎,谓之白虎;北方的若干星星想象为龟蛇形象,谓之玄武。于是将天空四方的星象组成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以后作为方位或地域概念。《屋檐上的瓦当艺术》一书对四神瓦当有非常贴切的解释:“四神是古代传说中的四方神,其中青龙能呼风唤雨,象征东方、左方、春天,故为四神之首;朱雀是理想中的吉鸟,象征南方、下方、夏天;白虎象征着西方、右方、秋天;玄武是龟和蛇的组合变化图案,象征着北方、上方、冬天。”到了后来,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流行,四神“镇四方,避不祥”的守护神职能更为人们所重视,并被赋予了更高的神性。到汉代,四神与春、夏、秋、冬四季,青、白、赤、黑四色相配,已被当时文献如《淮南子》、《史记》等书所系统记载,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思想体系。四神瓦当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又有驱邪除恶,镇宅吉祥的含义。(http://dolcn.com/data/cns_1/article_31/paper_311/pgra_3112/2009-07/1246608754.html)
反映立春气候变化的农谚
立春一日,水暖三分。 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打春冻人不冻水。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与农业有关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春打六九头,七九、八九就使牛。
童谣:
【舞春牛】(壮族)
春牛拜年到村头,
村头锣鼓响悠悠,
村头锣鼓悠悠响,
凶星退去吉星照当头。
春牛拜贺到村边,
村边锣鼓响连连,
村边锣鼓连连响,
风调雨顺太平年。
春牛拜贺到地坪,
众亲兄弟齐来迎,
拜贺贵村老人先,
老人年年福寿增。
耕田之人听我唱,
五谷丰登有余粮,
十八姑娘听我唱,
绣花芬芳百年香。
《广西壮族文学》1961年
【 劳动歌 】——栽秧号子和车水号子
(四季八节号子)
立春雨水暖洋洋,
惊蛰春分农家忙,
清明谷雨浸稻种,
立夏逢满插黄秧,
芒种夏至打耙草,
小暑大暑热难当,
立秋处暑割早稻,
白露秋分场上忙,
寒露霜降种麦子,
立冬小雪人不忙,
大雪冬至天寒冷,
小寒大寒忙年粮。
苏北
俞茎搜集《民间文艺选辑》第四辑195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