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遵循大自然的脚步——农历五月(3)

                                    吴  蓓  编

                     

                                    水鬼变城隍

 

传说水鬼在阴间的地位是很低的,除非找到一个活人拉进水里作他的替身,不然就得永远待在冰冷的水里,不能重新投胎做人。

在某个村附近的河里,就住了一个始终找不到替身的水鬼,大概是这儿太偏僻,很少有经过的原故吧。只有一个渔夫,倒是常在水里捕鱼。但是他太机警了,所以水鬼一直无法下手。
    
有一天,水鬼想了一个计策。在渔夫撒网打鱼的时候,暗中把鱼儿赶跑,使得渔夫打一整天鱼,网子还是空空的。天黑了,水鬼趁渔夫低头看网的时候,用力一把将渔夫拖下水去,重重的按在水里,等了一会儿,看见渔夫一动也不动,一副没气的样子。水鬼高兴的叫了起来:「哈哈!渔夫总算被我抓来当替身了。」水鬼就将身上带著的鬼牌插在渔夫身上,又拿了污泥烂草涂了渔夫满脸,然後欢天喜地的跑到
王府交差了。那知道渔夫精通水性,装死而已。他骗过水鬼以後,等水鬼一走就上岸,然後把脸洗乾净就回家去了。
     
水鬼跑到
罗王那儿,高高兴兴的说:「我找到替身了,这下我可以投胎做人了吧!」罗王一查生死簿,发现渔夫没死。他吹胡子瞪眼睛骂到:「你这个粗心鬼,赶快去要回你的鬼牌吧!否则永远也不能翻身做人。」水鬼硬著头皮赶回水里,一看发现渔夫早已经走了。并且连鬼牌一并带走了。半夜里,水鬼找到渔夫的家。就在门外大吼大叫,要渔夫还他鬼牌。渔夫在屋里根本不理他,一直拖到天快亮了,水鬼的口气越来越温和,最後竟可怜的说:「求求你,渔夫哥哥。把鬼牌还我,不然我就永远成不了人了,求求你!」说著,水鬼哭了起来。渔夫听到水鬼的哭声才说话了:「好吧!我愿意把鬼牌还给你,不过为了惩罚你老要害人,以後你得天天帮我把鱼赶到网里才行。」水鬼千恩万谢的连声说:「好的,好的,当然可以。」於是,渔夫开门将鬼牌还给水鬼。
    
从此,渔夫到河里打鱼的时候,水鬼便到河里到处游动,将鱼儿一群一群的赶进鱼网里,渔夫每天都满载而归,生活越过越好。他看水鬼每天在河里生活也难过,就常常办些酒菜,请水鬼到家里来吃吃聊聊,日子一久两人竟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一天,水鬼忽然来向渔夫道别:「明天有个老太婆会从河边过,我想找他当替身。」渔夫劝水鬼说:「老太婆的岁数大了,你干嘛让他死在冷冰冰的水里呢?何况你我感情那
好,你一走谁帮我网鱼呢!」水鬼觉得也有道理,决定等三年再说。       

过了三年,水鬼又跑来告诉渔夫说:「明天有个小男孩会到河边来玩水,我准备找他当替身。你别劝我了,水里头的日子可是不好过哇!」第二天渔夫在河边捕鱼时,果然看到一位又蹦又跳的小男孩,正想下水去玩。渔夫实在不忍心,看他被水鬼抓走,就连哄带骗的把小男孩劝走了。晚上,水鬼来到渔夫家大骂到:「你太不够朋友了,为什故意破坏我的好事。」渔夫料到水鬼会生气,早就预备一桌好酒菜向他赔罪说:「唉,原本我也不愿看你一直当水鬼,但是看小男孩天真活泼的样子,将来也许很有出息。因此才把他叫开,请你别怪我。下次我一定不会多管闲事了。」水鬼想了想,慢慢的消气了,就撇开这件事不提了。
     
又过了好几年,这天晚上水鬼来到渔夫家,表情凝重的说:「渔夫老哥,这回我们可真的要分手了。你要多保重!」渔夫诧异的问他原因,水鬼勉强的回答到:「张大嫂和他丈夫吵架,明天会来投河自杀,这可是她自找的,我可以找她当替身了。」渔夫听了,暗暗吃惊。张家是他的邻居,他怎能见死不救呢!但他答应水鬼不再管这事,渔夫心里真是左右为难。

第二天,渔夫逼自己不要管这件事,但他实在不忍心,终於匆匆忙忙的赶到河边去。水鬼的话果然没错,远远的他就看张大嫂披头散发、哭哭啼啼的往河里跳,「噗通!」一声,河面溅起许多水花。渔夫连忙跟著跳下水,死拖活拉把她救上岸。这时张大嫂的丈夫也赶来了,看张大嫂湿的像落汤鸡,真是後悔又心疼。谢过渔夫就搀著张大嫂回家去了。
   
这天晚上,水鬼又来了。渔夫见到水鬼,心
觉得抱歉极了。水鬼沉默了半天,突然开口说:「我不会怪你,你的心地好,不忍见人落水淹死,这也没错。我既然交了你这个朋友,我决定顺你的意,以後再也不害人了。」就这样,一过了又一天,他们依旧一起合作补鱼,一道吃喝聊天,过著平静的日子。水鬼再也不想害人,找替身了。
    
在阴间的
罗王,时时观察部下的行为,以便做升迁的标准。当他发现红毛埤这个地方的水鬼,居然十年都没害过一个人。不禁深受感动认为他真是一个好鬼,於是就奏明玉皇大帝,封他为嘉义的城隍爷。
    
水鬼接到做城隍爷的命令,真是欢喜的不得了。立刻跑到好朋友渔夫家去报喜,没想到渔夫到市场卖鱼去了。水鬼忙著上任做官,只得留下一张请帖,请渔夫到庙里找城隍爷,就急著上路去了。渔夫回家看到请帖,不知道是水鬼留的,吃惊的想:「老天!我什
时候这般福气,竟然和城隍爷交上朋友了?」到了约定日期,渔夫半信半疑的来到城隍庙,却没看到半个人影。只得座在椅上等著。等啊,等著他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梦里他看到水鬼穿著城隍的官服来迎接他,还摆了一大桌酒席。渔夫见老朋友居然升了官,做了威风的城隍也很为他高兴。吃饱喝足以後,变成了城隍的水鬼拿出了几锭黄金,对渔夫说:「若不是你三番两次阻止我害人,我那能有今天。现在不能替你赶鱼了,这几锭金子是我一点心意你拿去做点小买卖,不要再辛苦的打鱼了。」正说到这里,渔夫忽然醒来了。回想梦里的情形,摸摸肚子觉得还是饱饱的,再掏掏口袋,果真有几锭重重的黄金。渔夫赶紧向新城隍的神像拜了几拜,快快乐乐的回家去了。遵循大自然的脚步鈥斺斉├逶拢3)

 

 

 

 

 

 

 

 

 

 

 

 

 

 

 

 

 

 

 

图中城隍神五绺长髯,线版印制,设色时以小面积色块点染,既活泼又沉着,丰富斑斓。

 

参考资料:

农历511城隍生日。古人造护城河是为了保护城里居民的安全,这当然也得有神护佑,所以就有了“城隍神”。据史书记载,城隍神是由最初的护城沟渠“水庸”神衍化而来。城隍神为主冥的神灵,因而城隍庙中城隍爷两旁分列判官、牛头、马面、黑白无常等鬼卒。

 

 

                               含羞草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小小的村莊裡,有一天,了一位新的理髮師父,他的名字叫做海哥。海哥剪頭髮的工夫又快又好,有人可以比得上,你看他,左手握把梳子,右手握把剪刀,喀擦!喀擦!一下子,不管多硬多頭髮他理得服服貼貼的。

  多久,全村的人,都知道海哥是高手,要剪頭髮,都找海哥。所以村子父,金和麻二人的生意就全叫海哥走了。

  海哥的店裡從早到晚擠滿了人,大都快被擠壞了,客人左捧海哥一句:您真行!海哥一句:您的技真好!得海哥心好舒服,起初,每當聽,海哥還會謙虛的回答:哪!哪!您過講了,家村的金有西家店的麻父,他們兩人才是老前呢!可是日子一久,好話聽多了,海哥傲起,他把自己成第一高手,眼再也有金和麻二這兩個人了,他甚至用瞧不起人的口氣說和麻二這兩人的手怎能跟我海哥比呢?我看他們兩是趁早了店吧!這樣,他越越自大,越傲,後來連客人他都挑不起好價錢的人,他根本理也不理人家,所以村子的人始在他背後他。

  金和麻二這兩定要教一下海哥,也不替海哥剪頭髮,因人的技再好,也很理好自己的頭髮。果然,天後,海哥的頭髮長了,他跑去找金樹幫忙,金樹沒:我的技太差,早該關了店的,怎你剪呢?

  海哥又去找麻二忙,麻二冷冷的:天下第一的理,怎麼連自己的頭髮也不剪呢?真是笑!海哥了,一肚子,他跑回自己的店子,拿起剪刀,喀擦!喀擦!就往自己的上剪,他剪一撮,西剪一撮,哎!突然他大叫起,原他剪到自己的耳朵了,他停下剪刀,仔細對子一看,天哪!我的頭髮東缺一,西少一片,直像個癩有多看,就有多看!這時,他的店外了一堆看熱鬧的人,都指著他的,大笑:哈哈哈哈哈!真看!海哥脹紅,羞得抱著頭衝出人堆,他拼命的往前跑,跑呀跑,不小心到了一,噗通一,他竟然掉到河淹死了。

不久,在河邊長出了一草,子整整齊齊的,就像海哥平時給人理的頭髮。更奇怪的是:它的子,只要用手指頭輕輕一碰,就會馬上害羞的合起垂下,大家都說這種草一定是海哥的,就把它取名字叫做含羞草。

http://www2.kwps.kh.edu.tw/dyna/pub/index_show.php?id=16&selpage=&account=lihom

 

 

  关神断案

 

    从前,有一个姓马的书生为参加科举考试,租了李家的一间房子,以便能够专心读书。季家的隔壁是王家.那男人是个出了名的恶棍,为^凶残狠毒,常常虐待妻子,不给她饭吃。

    王妻饿得饥肠辘辘,实在找不到东西吃,就偷偷提了李家的鸡,弄熟吃了。李某发现后,怒不可遏,便告诉了她的丈夫。

    当天晚上,三某喝得东倒西歪,乘着酒兴大发淫威。他一把揪住妻子的头发,手举尖刀,恶狠狠地说:“如果是你偷了李家的鸡,我就一刀捅了你J“王妻望着寒光闪闪的尖刀,吓得魂不附体.就撒谎说:“我没偷鸡,是借住在李家的马先生干的。”

    王某气势汹汹地来到李家,把门敲得震天响,大骂道:“姓李的,谁他妈偷了你的鸡?你竟敢诬陷我的老婆。那个姓马的房客才是贼!”

    马先生平白无故遭人陷害.气得浑身发抖,面色煞白。虽然他极力申辩,但是因为没有讧据,谁也不相信他。他愤怒之极,心想:”士可杀,不可辱,我清清白白一介书生,背着个贼名怎么做人7”便提议到村中关帝庙前卜卦来讨个说法。

    马书生对众人说:“如果是阴卦,偷鸡贼就是王妻;如果是阳卦,偷鸡贼就是我。”众人纷纷拥着他们进了关帝庙。出乎意料的是,马先生一连三次卜卦都是阳卦。在关帝面前,他不但没有证明自己的清白,反而向大家证实了他就是偷鸡贼。

从此,马先生到处遭人白眼,还被李家赶了出去。

    后来.不知从哪里来了个神灵附体的神汉,自称是关帝爷。马书生原来还信奉神灵,自从卜卦失败后.再也不敬神灵。他一见神汉就破口大骂:“你装神弄鬼也罢,还拿什么关帝附体来吓唬人。告诉你关帝也不曼,居然睁着眼睛说瞎话,把我冤判作偷鸡赋!这哪里还有什么是非黑白呢7

     神汉并没有生气,语气和缓地说:一马书生,将来你可是人上^啊!上次判你偷鸡,你不过被逐出李家,名誉上受了点损害。如果判王妻偷盗,她早被丈夫杀死了。救人是最大的功德,天神因此夸奖我而提拔了我,你不恨我吧7

    听了神汉这番话,马书生若有所思,问道:“关帝爷已是关圣帝君了,为什么天神还要提升他?“现在全国各地都建了关帝庙,也都很灵验.但是你想想.一个关帝爷能忙得过来吗?因此上天就在已死的人中挑选那些生前为人诚实,关心百姓疾苦,受到普遍赞誉的人,到各地小庙代行关帝爷的职务,真正的关老爷早就上天了。像你这种区区小事.美帝爷是不可能过问的。”

马书生的内心这才平静下来,再也不为自己背黑锅而愤愤不平了。

选自《道教故事》邹迪,吴占生编著

 

周仓服关公

传说关公升天之后,接受了玉皇大帝一道圣旨,专管人间行风布雨之事。关公领旨,就带着周仓前去赴任。

关公是个精细人,到任后并不忙着行风下雨,先是驾起云头观察四方,把人间一切察看明白,记在心里,然后再行风布雨。

自从关公到任,民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众欢腾。玉帝得知,厚赏了关公,可周仓在一旁却是闷闷不乐。

周仓本是个粗鲁之人,他见关老爷这个差事倒也容易,有求风的就行风,有求雨的就下雨,心想,这有什么难的,我也干得来,心里老大地不痛快。

关公看出周仓的心思,就对他说:“我有事出去几天,这行风布雨之事,就交给你在家掌管吧。”周仓一听,乐了,这回该我露一手了。关公走后,周仓就坐上关老爷的宝座。

不多时,种田人来跪拜,说是禾苗干早,请求降雨。周仓立即布雨,连下三天。这一下子,可坑了开染房的人家,因为他们染的布匹无法凉晒,都快烂在染缸里了,只好到神前跪拜,请录住雨。周仓一听,马上赶散乌云,住雨停风三个整天。这一来,云开日出,风平浪静,船家扬不起帆,开不了船放,也来祷告,请求刮风。周仓又行起风来,风势还挺猛。不曾想果园又遭了灾,树上的果子刮落满地。果园的主人又来请求停风。

这下周仓可傻眼了。正在为难时,关老爷回来了,周仓只好磕头案报。关公微微一笑,不谎不忙地说出几句话来:

白日睛天晒布梅,

夜晚下雨浇庄田,

风打江边过,

绕过果术园。

周仓听了服气啦,连连叩拜,从此更加敬佩关老爷了。

来自 :http://www.pmume.com/m/s/4180.html

 

参考资料:

农历五月十三是关帝圣君诞辰日,诚心礼拜关帝圣君,必会使求拜者得以神仙显圣,心想事成、化解凶煞、消除一切灾难、解除疾病、财运大旺。
   关帝,俗称关公。关公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名羽,字云长,三国时期蜀国刘备的结义兄弟,是一个历史上著名的武将,其事迹由于小说《三国演义》的渲染而天下皆知。传说关云长的英灵升天,玉帝赐命为“三星都督总管雷火瘟部宜府酆都御史”。关云长受命之后,在南天廷就任,时常下凡间察访,关心农民疾苦,呼风唤雨,使世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关羽死后,当时在社会上的影响并不大,到唐代才逐渐受到重视,到了宋代,战祸连年,关公的忠君爱国、英勇善战,使其成为朝廷树立偶像崇拜的最佳人选,于是被封侯封王,广建庙宇供奉。以后各朝也不甘落后,对关公的册封愈演愈烈,直至封为“关圣大帝”,成了与孔子并驾齐驱的大神。关帝庙遂遍布中国城乡,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大概可以称最了。

“关圣帝君”,简称“关帝”,本为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如今道教主要将他作为财神来供奉。其职能除了“治病除灾,驱耶辟恶,诛罚叛逆,巡察冥司”,还有“司命禄,庇护商贾,招财进宝”,又因其忠义,故被奉之为财神。

关公的忠义勇武仁信等品质集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民众的社会愿望和理想人格,因此,他千百年来得到了世人的拥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bc82970100lp9k.html

历代以来各地“关帝”庙前的香火都很旺盛,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闻名遐迩。此消息传至海外,却惹起南海恶龙的嫉妒。有一年正值水稻扬花吐穗之时,趁关公因事外出不在南天廷之机,恶龙便不把关平、周仓二将受托代管之事放在眼里,便翻起逆浪,张开血盆大口,吸尽江河溪流之水,致使闽南一带千百万亩稻田,即时干旱枯萎。眼看将颗粒无收,农民们焦虑如锅上蚂蚁,纷纷到各处关帝庙祈祷降雨,哭号之声连天贯耳,关平、周仓二将力敌不过恶龙,见形势不妙,遂骑上千里驹,追寻关公回来征服妖龙。当关公返回南天廷时,俯瞰下界闽南一带山川,白地千里,旱情严重,非常愤怒,连夜具奏本,翌日早朝启奏玉皇大帝,请旨擒服妖龙,为民除害。玉皇准奏,并赐“先斩后奉”的令牌。关公回到南天廷后,立即调遣周仓、关平二将率领天兵,定于农历五月十三日吉时在南天门外磨利青龙大刀而后出征。是时,其磨刀的水洒落人间,形成微雨,而后天兵一齐涌到南海与妖龙展开撕杀恶战,最终擒住恶龙,拔了龙须,抽了龙筋,逼使妖龙吐出满腹之水,旱情消失,恢复了风调雨顺的景象。

关公为了记取此次教训,遂于每年五月十三日亲安闲南天门外磨刀示威并降雨霖。因此,民间百姓为纪念关公磨刀降恶龙,解除灾难疾苦的恩德,把此日作为“关帝救生之日”(简称‘关帝生’),到关帝庙隆重集会焚香膜拜,敬献供品,祈祷平安。久而久之,却讹作关帝的“诞辰日”来祭庆。实则不然,每年五月十三(传说是初三)至十月共有三天时间是关公的纪念日,即:五月十三‘磨刀日’、六月廿四诞辰日、十月遇害之日也称成神日、受死日

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关帝诞辰时,温岭各地有盛大的庙会民俗活动。这一天,“少年争赴关庙焚香结义,或舞刀,或角力。《关帝君显神图》悬挂于关庙大殿,观画者焚香礼拜者终日不绝。是日若逢下雨,谓关公磨刀雨,有丰年之兆。”这个季节农活不忙,又是春夏之交要换单衣,所以各家各户在五月十三到来前都要做几件新衣服,尤其是孩子新衣服必不可少。客人到来后,各家各户都要做‘麦饼’或摊‘麦油煎’招待客人。

(资料来自网上)

下面是和蚯蚓有关的2个民间故事:

 

小龙头

 

  很久以前,镜泊湖边上住着两条蚯蚓,老大傻乎乎的,老二溜溜尖;出力气的活,都是老大干,出风头的事,老二总是争着去做。
    有一天,老二对老大说:“哥哥,我听说靠湖边清水崴子那儿住着个老蚯蚓,它能教我们变成龙,我们去拜它为师吧!” “行!”老大说。
    就这样,哥俩来到了老蚯蚓住的地方,由老二向老蚯蚓说明了来意。老蚯蚓说:“我收你们做徒弟,但是你们哥俩得听我的话。”“听,一定听师傅的教导!”老二显得很诚恳。老大呢,看看师傅,想了一下,说;“师傅,嘴说也没用,你就看我的行动吧!”
    打这往后,哥俩就跟着老蚯蚓学变龙,时间挺快,一转眼就是半年。一天一天总是松土耕田的干活,老蚯蚓除领他们俩于活之外,从来也没说如何变龙。时间一长,老二就有点腻烦了。有一回,它背地里偷着对大哥说:  “哥哥,天天总是干活,干活,都快把我累死了!象这样,什么时候才能变龙,说不定这老家伙是个骗子呢。”
    老大听了这话,忙劝弟弟:“不要乱说,这样不尊敬师傅,心不诚,怎么能变龙?
    “不行,我快急死了,我可不能再等了,我找师傅问问去!
    老大没劝住,就跟着老二也来到了师傅跟前,师傅见他们来了,就问:“有什么事吗?
    老二说:“师傅,我们到这都半年多了,我心里急得不得了,想问问你,怎样才能变成龙呢?”师傅笑了,说:“我知道你会心急的,好吧,今天我就教你们俩变龙的方法:要变龙,心要诚,事事别光想自已,要想黎民百姓。从今天起,你们俩就去给农民松土耕田吧,犁一百天,记住,一定要到一百天,然后就向镜泊湖走,进到镜泊湖里,那就能变成龙了!”
    哥俩挺高兴,听罢师傅的话,就去给农民松土犁田去了。
    老大实在,闷着头,整天不停地干。老二总想心事,干一会,停一停,它总想能早一天变成龙。到了九十九天的时候,老大还是闷闷地干,老二却想,时间差不多了,我边干边走吧,早一天能变成龙,那有多好,我边走边千,这不也是一百天嘛!它想到这里,独自一个偷偷地走了。
    老二径直朝镜泊湖走去,它越走越觉得身子长,它一看,啊,脑袋象龙了,再一看,身子象龙了,越往前走,越觉得自己就是一条龙了!
    突然,天阴了,漫天布满了乌云,雷声响了,一条长长的闪亮过去之后,滚过一阵雷声,老二从地下露出了头,它的头已经变成龙头了,它已来到镜泊湖边,它真高兴极了,它的嘴巴已经插入那亮亮的湖水,它马上就要进到镜泊湖中了,就要变成一条龙了!
    轰隆隆——,
    一阵雷声,吓得他一哆嗦,它突然觉得身上重重地压上了一件东西,这件东西重极了,它一动也不能动了。一看,原来是一座大山,静静地压在了它的身上。
    从这以后,这条小龙头就对着湖中的大孤山,静静地躺在镜泊湖边上。
    老大呢,因为它诚实听话,按师傅吩咐的去做,它给农民踏踏实实地犁了一百天田,才来到镜泊湖,进到湖里,就变成了一条矫健可爱的小白龙。从那以后,它就自由快乐地住在美丽的镜泊湖中了。
                                           
     李玉阳    讲述

http://www.du8.com/novel/html/20070105/105/4623.html

 

蚯蚓公主

 

详见中国民间故事珍藏系列 《怪话》  上海文艺出版社

 

参考资料:

蚯蚓是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摄食植物的茎叶等碎片。世界的蚯蚓约有 2500多种,我国已记录229种。

蚯蚓一般留在土壤表层,但於气候干旱时或冬季可钻入2公尺(7)深处。蚯蚓为多种鸟兽的食物,又间接为人类提供食物,疏松土壤利於通气和排水,将有机物质拖入所挖洞穴使加速分解,从而增加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蚯蚓又可作为鱼饵,故俗称钓鱼虫。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它除了玻璃、塑胶、金属和橡胶不吃,其余如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每天吃食量相当于自身重量。

除石头、砖瓦、玻璃、金属、橡胶等之外,其他一切能够腐烂的有机废物和生活垃圾都能被它所消化,并可转化为有机肥料。据实验,1亿条蚯蚓一天就可以吞食40吨垃圾,如果处理 一户普通家庭的垃圾,只要饲养2000条蚯蚓就足够了。蚯蚓可谓是忠实的“环境卫士”。

细心观察

把室内饲养容器上的湿布掀开,就会发现蚯蚓纷纷往泥土中钻。蚯蚓喜欢生活在肥沃的土壤里,并吃下土粒,把其中的养分吸收后,再把剩余的土粒从尾端的肛门排出,这种土粒叫做蚯蚓的粪土。

把蚯蚓放在手心,你会感到它的体表有滑溜溜的黏液。

在一只大盘里,分区放入干土、干沙、湿土和湿沙,然后放入几条蚯蚓,你很快会看到蚯蚓全部一伸一缩地爬到湿土区,并钻入湿润的土壤里去了。

取一个大号玻璃筒,在筒的底层盛黑土,第二层盛沙,面上一层又盛黑土。接着,放入几条蚯蚓,投入几片菜叶,作为蚯蚓饲料,并洒水保持土壤湿润,每天观察一次,过了56天,土壤给搅乱了,3层分界慢慢地消失了,而且土壤比原来疏松得多。这说明蚯蚓在土壤里上下翻动,把土壤翻松了。怪不得农民称蚯蚓为“活犁耙”。

蚯蚓的运动和排泄物对改善土壤的质量非常有益,可使土壤的透气性保持良好,使土壤保持健康状态,对农业有重要作用。一只健康的蚯蚓每年能翻转一英亩中的20-40吨泥土。

蚯蚓的传说

地龙,原名蚯蚓,其身价上升与龙平等,据说与宋太祖赵匡胤有关。

相传,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不久,患了“缠腰火丹”病,他的哮喘病也一起复发了。太医院的医官们绞尽脑汁,仍是回春乏术,百无一验,太祖一怒之下,将所有治病的医官都监禁起来。后来,一位河南府的医官想起洛阳有位擅长治疗皮肤病的药铺掌柜,外号叫做“活洞宾”的,善治此病,于是上章推荐。“活洞宾”来到宫中,见太祖环腰长满了大豆形的水泡,像一串串珍珠一样,这时,太祖问道:“朕的病怎么样”。“活洞宾”连忙答道:“皇上不必忧愁,下民有好药,涂上几天就会好的”。太祖冷冷一笑:“许多名医都没有办法,你敢说此大话”。“活洞宾”道:“倘若治不好皇上的病,下民情愿杀头,若治好了,请皇上释放被监禁的太医”。太祖回答道:“若真如此,就答应你的要求”。于是,“活洞宾”来到殿外,打开药罐,取出几条蚯蚓放在两个盘子里,撒上蜂糖,使其溶化为水液。他用棉花蘸水液涂在太祖患处,太祖立刻感到清凉舒适,疼痛减轻了许多。他又捧上另一盘蚯蚓汁,让太祖服下。太祖惊问“这是何药,即可内服,又可外用”。“活洞宾”怕讲实话而受到太祖责罚,就随机应变地说:“皇上是真龙天子下凡,民间俗药怎能奏效,这药叫做地龙,以龙补龙,定能奏效”。太祖听后非常高兴,立即服下。几天后,太祖的疱疹落,咳喘止,疼痛消失,又上朝了。“活洞宾”也因此而极尽荣华。从此,地龙的名声与功能也就广泛传开了。

                                   (百度百科)

 

赤帝祝融

 

祝融是一个氏族首领的儿子,小时候叫黎。他生就一副红脸膛,长得高大威武,聪明伶俐,就是性情火暴,遇到不顺心的事常常大发雷霆。

    那时人们已经会钻术取火,但还不大会保存和利用火。黎特别喜欢火,十几岁就成了管火的能手。黎还会用火煮饭烤肉、取暖照明,驱逐野兽、蚊虫,因此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整个氏族长途迁徙.蘩觉得带着火种不方便,就只把钻木取火用的尖石头带在身边。定居下来后,黎就取出尖石头.找了一根大木头.坐在一座石山下面”呼哧呼哧”钻起火来。三个时辰过去了.还没有冒烟.黎很生气.只好再钻。又过了三个时辰,烟倒是冒起来了,就是不起火。他又急又气,腾

地站起身来,把尖石头狠狠地砸向石山。刚才钻得很热的尖石头碰在石山上,顿时冒出了几颗耀眼的火星。黎很快想出了新的取火方法。他采了一些干燥的芦花.将两块尖石头靠着芦花”嘣唰”敲了几下,火星溅到芦花上面,冒起青烟.再轻轻地一吹.火焰直窜。

    自从黎发明了石头取火的方法,再也不用费很长时间取火,也不用设法保存火种了。黄帝听说黎的功绩后,非常器重他,把他封为专门管火的火正官,并给他取名叫祝融。从此.大家就改叫他祝融了。

    一次,黄帝路过云梦泽南边的大山。故意问他:“这是什么山7”祝融回答说衡山。

    黄帝又闻:“你可知道它的来历?

    祝融又答道:“古时候,天地混沌一片,后来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生灵。他死后躺在中原大地上,头部朝东,变成了泰山j脚趾在西,变成了华山;腹部凸起,变成了嵩山,右手朝北,变成了恒山。左手朝南,就变成了眼前的衡山。”

    黄帝接着又问他:“那么,为什么名叫衡山呢?”

    祝融立即回答:“这座山横亘云梦与九嶷之间.像一杆秤,可以称出天地的轻重,衡量帝王道德的高下,所以名叫衡山。“

    黄帝见他对答如流,高兴地说;“你如此熟悉南方的事务,我要委你以重任。“接着,向各部落首领宣布火正祝融镇守南方。

    祝融就留在衡山,正式管理南方的事务。他住在衡山的最高峰上,经常巡视各处的百姓。当地人常吃生东西,他就教他们取火,烧熟东西吃。当地人晚上只能在黑暗中摸索,他又教他们使用火把和松明。当地瘴气重,蚊虫多,人们经常生病.他就教他们点火熏烟,驱蚊逐瘴。百姓因此很尊敬祝

融,每年秋收以后.都成群结队地来朝拜他。

    大家说:“祝融啊,因为你的到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感谢你,要尊你为帝。你以火施化,火是赤色,就叫你赤帝吧。”从此,祝融就被大家尊为赤帝了。

    正当大家安居乐业时,共工和颖顼争夺帝位,打起来了。他一头朝不周山撞去,撞断了撑天的柱子.天空顿时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都往西北落下。大地向东南倾斜,江河湖泊的水都往东南方流去。南岳衡山这块天,眼看就要垮了,这块地也跟着摇晃不停,像要翻过去。

    百姓吓得魂不附体,一个个抱着大树,攀着岩石,哭了起来。祝融忙使出全身本领,像柱子一样撑住了天空,把最高峰也稳稳地扶住了。因为有祝融撑住天,衡山这个地方的天才没有垮,山才没有塌。

祝融在南岳山上活到一百多岁,死后百姓把他葬在南岳的一个山峰上,这个山峰被称作赤帝峰。他居住过的最高峰,被叫作祝融峰。

《道教故事》/邹迪,吴占生编著:陕西旅游出版社

 

参考资料:

 

民间认为,人间之火是由司火之神“火神”掌管的,早期的火神是祝融。《山海经》记载:“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郭璞注释说:“火神也。”《左传》也说:“火正曰祝融。”意思是火神是祝融。

 

  先秦时期的人们对火神充满了敬爱之情。《国语·郑语》记载:“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汉代以后,人们对火神充满了畏惧,由崇拜转变为躲避其灾。火神的形像也发生了改变,许多地区都不太一样。

 

  晋干宝的《搜神记》卷四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糜竺的人乘车回家,有一妇人请求搭车。在离家十多里的地方,妇人下了车,并对糜竺说:“我是天帝派来的,准备前去烧毁东海糜竺家。感谢你让我搭乘,所以提前相告。”糜竺听说后,急忙赶回家中,将财物搬到屋外。到了中午,糜竺家果然起火了。这个故事中的火神变成了女性。

 

  据说四川以农历四月八日为火神诞辰日。在这一天,人们不仅要上香祭拜火神,还要演戏以示庆祝。浙江杭州则以六月二十三日为火神诞辰日。在这一天,人们要香祭拜火神。而广州民间传说认为火神是华光大帝,有三只眼,是专司人间火灾的。

 

 

创世神布洛陀寻火

   相传远古时期,由于没有火,人们猎取得来的动物都像乌鸦一样吃生肉,像水獭一样吃生鱼。每到寒冬腊月,人们穿着蓑衣或树叶草皮瑟瑟发抖,许多人都被冻死在
   
荒郊野外,惨不忍睹。突然有一天,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天昏地暗,电闪雷鸣,地动山摇。在离敢壮山不远的一座山丘上,一棵大树在震耳欲聋的雷声中被闪电拦腰劈倒,那一道道刺目的白光过后,轰然倒下的大树顿时燃起冲天大火。传说这是玉帝灶皇爷派雷公把烟火送到人间来了。可是,那时的人们并不知道火是怎么回事,被这突如其来的大火吓得魂飞胆破,都像避邪一样慌不择路地跑回洞中躲藏起来,对大火避而远之,甚至连看都不敢看。可是,只有一个人镇定自若,他既不害怕,也不逃跑,他勇敢地朝燃烧着的大树走去,仔细地观看着这种奇怪的东西,这人就是无所不能的创世神布洛陀。火在噼噼剥剥地燃烧着,布洛陀好奇地站在火边,他觉得这种奇怪的东西比太阳还热,布洛陀灵机一动,人如果有了这东西,冬天来临就再不怕冷了,人们就再也不会被冻死。

于是,他就折根树枝把火种夹着取回洞中,把一堆干柴收拢成堆点着,然后漫不经心地坐在火堆旁烘烘手,觉得很暖和,人们纷纷效仿着布洛陀围在火旁烤火,渐渐地就不怕火了。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后来,方圆百里的壮族子孙们都聚集到敢壮山上,向布洛陀求赐火种,烧起火堆。自从有了火,人们在冬天时都围坐在火堆旁烤火取暖。人们又试着把上山打来的野兽、挖来的山薯、采摘来的野果和在河里捕捞到的鱼虾螃蟹都拿到火堆上烤着吃,虽然当时还没有油盐酱料等,没想到这样烤着吃不但比生吃好吃多了,而且又香甜可口。于是,他们从此就改变了吃生肉的习性。由于人们白天打猎,晚上烧着火堆边烤边吃,吃饱后也就围在火堆旁睡觉,那些虎豹之类凶猛的野兽见火就怕,不敢再来袭击,人们也开始意识到火对于他们生存环境的重要性,甚至开始觉得人类离不开火了。
    
有天夜里,突然下起大雨,雨水把火全部淋灭了,一夜醒来他们就没有了火,人们这才知道水火不相容,他们在不安中度过没有火的一段时间之后再也坐不住了。人们都冒雨下山到处去寻火。他们寻遍了敢壮山周围所有群居的岩洞,所到之处都寻不到一点星火。这时有人想到了会造天造地无所不能的创世神布洛陀,并把寻火的事告诉这位壮民族的天神。布洛陀决定亲自出门寻火,他腰挂大板神斧,站如松,行如风,搜遍了九十九座高山的荒郊野岭和洞穴,走过九十九道河湾寻遍所有的村村落落之后,还是失望而归。
   
在返回敢壮山的途中,布洛陀来到一树大树下小憩,他突然想起上次雷公劈树赐火的事,他想,既然雷公能把大树劈出火来,我布洛陀难道就不能?况且我手中还有神斧呢!这样想着,他便择一棵干裂的老树,运足气力,举起神斧,用力在两个人都合不拢的树盘上砍了一斧,果然有许多像萤火虫一样的火星不断闪现。布洛陀又砍一斧,这回冒出来的火花就有火花蛇那么大,并且上下舞动,四处乱窜。布洛陀立刻刮来干草和树叶扰成一堆,很快就被冒出的火花引燃。布洛陀又在火堆里添上大把大把的干草和枯柴,火堆越烧越旺,越烧越大,很快就引来四面八方寻找火种的人们。从此,人们又重拥有了火。有了上次的教训,这回人们再也不敢胡乱在野外烧火了,他们把火种拿到岩洞中养起来,从此不论风雨多大,火种仍然不熄。直到后来发展到用木头搭架建房揉泥盖瓦,人们又把火拿到屋子里去烧水做饭和取暖。
   
从此,火是能够保存沿续下来了,但也出现不少的问题。因为人们没有把火管好,让飞进屋里的蝴蝶和飞蛾拿翅膀作扇子乱扇火,连鸡、鸭、鹅也纷纷效仿,使得火星四处飞散,那些成群结队的萤火虫也拿火到处游玩。有的还让小孩拿火到屋檐下烧着玩,结果一失火,整个村村寨寨都烧个精光,甚至还烧死一些来不及逃命的老人和小孩。人们没有想到火竟会给人造成如此之大的灾难。那些幸存者只好前去请教布洛陀怎样才能安全用火。布洛陀二话不说,便叫人砍来木头,在屋子中间架着一个四四方方的灶堂,里面铺上泥沙,规定各家各户的火一定要在火灶里烧,不许随便玩火,这样一来,失火的事便渐渐减少了。原先那些淘气十足的萤火虫也被赶到野外,逃走时还在屁股上偷偷地沾点火,所以直到现在我们在夏夜还能看到萤火虫屁股上的火星。

 

 

《火神的传说》—— 鄂伦春民间故事

 

据说,从前有个妇女,早晨起来在居住的窝棚里,围着篝火堆烤火。火星“叭”的一声,蹦到她的身上,烧透了她的衣裳,汤痛了她的皮肉。她一生气,拔出猎刀,就把火堆乱刺捣了一阵,嘴里还一劲地骂骂咧咧。直到把火折腾灭,这才把家搬走。

当天晚上,她再新的地方想生起篝火做饭、烤肉、取暖,却怎么也点不起来,急得她只好去邻居家里寻火种。

走到半路,只见一位老太太坐在树下哭,一只眼睛留着泪,一只眼睛留着血。她问老太太怎么了。老太太气冲冲地说:“还不是你早上乱刺乱捣,把我的眼睛戳瞎了一只!”听到这里,她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触怒了火神,才点不起火。吓得她慌忙跪在地上,哀求老太太饶恕她的过错。老太太严厉地把她斥责一顿后,告诫她说:“以后再不许那样乱刺乱捣啦!这回念你早起晚睡,埋头干活,把喂马、熟皮子、升火、做饭、煮肉所有的事情,都做得有条有理,就饶恕了你吧!不用去借火了,快去点火吧!”她回家后,再点火时,火就像往常一样呼呼地燃烧起来了。

从那以后,鄂伦春全部落都知道了女火神的故事。从此,鄂伦春人对保护火种的女神非常崇敬。每次饮食前,都要向火里扔一些食物、肉食等,或倾倒一杯酒,表示供奉。严禁向火堆里倒水,吐啐沫,或烤肉时用刀子叉火。

 

 

燧人氏击石取火

 

  在很古很古的时候,燧人氏在商丘当了皇帝。那时候,人们靠打猎为生,吃生肉喝生血充饥。燧人氏经常带领人们去山林里打猎。

  有一天,山林里起了大火。大火熄灭后,树林里留下了许多被烧死的禽兽。燧人氏捡起一只山鸡尝了尝,啊,好香啊,比生肉好吃多了。于是,他带领大家把这些烧熟的飞禽走兽捡回来一起吃。熟肉吃完了,他们只好又去打猎,重新吃生肉,喝生血。这时,人们都觉得生肉真不好吃啊,他们盼望山林里能再来一场大火,给他们送来香喷喷的熟肉。

  一天,从天上飞来一只大鸟。大鸟飞到燧人氏面前停下来,看着他说:“你不是想要火吗?太阳宫里有,我带你去吧。”燧人氏一听可高兴了,就骑到大鸟的背上,向太阳宫飞去。

  到了太阳宫,太阳公主对燧人氏说;“你是人间的帝王,太阳宫里有很多宝贝,你可以随便挑,你想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

  燧人氏说:“我只要火。”

  太阳公主说;“那好吧,我这里有一块会生出火的宝石,就送给你吧。”

  燧人氏接过这块宝石,高兴地谢过太阳公主,又骑上大鸟飞回到人间。

  几天过去了,燧人氏等啊等啊,怎么也看不见宝石生出火来,燧人氏好心急呀,他说:“太阳公主骗了我。这宝石生不出火来,我要它有什么用!”说着抓起宝石,狠狠地向一块大石头摔去。只听“嘭”的一声,火花四溅。燧人氏一下子明白了,只有用宝石去击石头,才能生出火来呀。他又试了试,果然用击石的方法得到了火种。从此,人们都学会了击石取火,再也不吃生肉喝生血了。火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好处和方便,人们多高兴啊。

  燧人氏击石取火给人类造了福,人们都感谢、敬仰他。据说,燧人氏活了一百多岁。死后,人们为他修建了一座大墓,直到今天还保存着呢。

参考资料:

 燧人氏

燧人氏为古羌戎的一支,祖居昆仑山,古羌戎发祥于青藏高原羌塘地区。又名燧家氏,是人工取火、用火、从渔猎游牧走向半农、半牧的前期时代的氏族,其代表氏族是兹氏,其次是盘瓠氏,是为伏羲文明奠定基础的时代,所以也可称为前伏羲时代。燧人氏不仅用人工取火、还发明了用大山木观天测星定四时的太阳历,根据河图、洛书制定的以右枢(天龙座A)为北极星,以织女星为北极星星象历,还发明了结绳记事,搓绳的妇女名织女,第一位织女就是兹圣母,初创八索准绳、圭表记历。燧人氏又称“燧人”。《尚书大传》云:“遂人为遂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遂人以火纪,火,太阳也。阳尊,故托遂皇于天。”

关于火祖燧人氏取火的说法,也有两种。人们认为《韩非子·五蠹》的历史记载较为权威:“民食果蛤,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 “燧人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周礼·含文嘉》)。关于燧,有人说是燧石,有说是燧木,所以有燧人氏钻木取火之说,远古时代以燧木取火的氏族,又称“燧明国”。《太平御览》卷八六九引《尸子》:"燧人上观辰星(即心宿),下察五木,以为火也。"《太平御览》卷八六九引《王子年拾遗记》:“申弥国去都万里,有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国有火树,名燧木,屈盘万顷,云雾出于中间。折枝相钻,则火出矣。后世圣人变腥臊之味,游日月之外,以食救万物;乃至南垂。目此树表,有鸟若,以口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钻火,号燧人氏。” 同书卷七八引《礼古文嘉》云:“燧人始钻木取火……遂天之意,故为燧人。”又有“燧人氏夏取枣杏之火”的传说(见《艺文类聚》卷八七引《九州论》)

关于火神阏伯掌管火的问题,史书记载和民间的传说是不一样的。根据史书记载,阏伯在商丘做火正,主要是观察和祭祀火星(商星),阏伯台其实就是观星台。因为那时候人们对星宿看得非常神秘,认为战争和灾祸与火星的位置有很大的关联,所以就让地方上地位最高的人来 管理有关火星的事务。然而民间的老百姓却认为阏伯是掌管火种的大官,他既能造福于人类,又能烧尽人间“不良材”。所以人们敬仰他,尊崇他,把他视为火神。在一幅对联中写道:燧人取火济天下,阏伯司火照神州。阏伯被人们誉为火神,而燧人就是火祖。

我国关于人工取火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论语·阳货》:“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改火”就是说一年四季采用各种不同的木头取火,春用榆柳,夏用枣杏,桑柘,秋用柞木酋,冬用槐檀。  

唐代文学家王起写过《钻燧改火赋》和《取榆火赋》,生动地描绘了古人钻木取火的情景。《钻燧改火赋》说; “尔其始也,命工徒,案林麓,选槐檀之树,榆柳之木,斩而取也,期克顺于阴阳,钻而改之。”又说:“尔其钻也,势若旋风,声如骧雨,星采晨出,萤光夜聚,……青烟生而阳气作,丹焰发而炎精吐。’《取榆火赋》说: “钻之弥坚,初若切磋之响,动而愈出,俄生炜煜之光。” “运手而绿烟乍起,屑目而朱焰, 可观。”(均见《全唐文》卷六四一)a

 

 

农历的五月下旬开始收割麦子,选和麦子相关的内容:

 

麦子的故事

 

相传在有人之初,人类的生活十分富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那时的五谷产量特别高,而其产量特高的原因是五谷的穗头特别大,尤其是麦子,它的穗头是从根部地面就开始长的,整个一棵麦子就是一个大麦穗。
   可是,不知过了多少年后,人的愚迷和对物欲的追求越来越大,人类变得贪婪和争斗了,其善心也越来越少、越来越小了。上帝看到了这些,决定给人类一些警示,以使人类醒悟、返回到原来的本性上去,就派下一些神来、变化成不同的人相,到世界各地去做一些事情。

   在一个青黄不接的时节,某地的青青的麦子还没有变黄,不能收割。一个村庄里来了一个要饭的老乞丐,他骨瘦如柴,衣衫破烂不堪,蓬头垢面、脏兮兮的身上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一手拄着一拐棍,一手捧着一破碗,沿街挨家挨户的乞讨,嘴里不停的诉说着自己的种种不幸和乞讨的原因。可是没有一家人能给这老乞丐一口饭吃。
   当这位不幸的老乞丐依旧无怨无恨的讨要到这村庄边的最后一户人家的时候,这户人家院子里养的一条有灵性的大狗却看到老乞丐的真象了,这狗就急忙对着主人的屋叫了起来,意思是叫主人快给老乞丐好饭吃。这家的主人听见狗突然叫的这么急,以为出了什么事,急忙出来看,见是来了一个老要饭的,就连理睬也不理睬,回头就要回屋里去。狗一见这情景就更着急的朝着主人叫了起来。这主人以为狗是对着不肯走的老乞丐在叫,就走过去赶那老乞丐走。
   老乞丐照样无怨无恨的向这主人重复着曾对前边的人家讲过的话,告诉这家主人,他已经有好几天没吃饭了,饿的都快走不动路了,请主人发发善心,哪怕就给一口剩饭吃也好,“饿时给一口胜似饱时给一斗”啊!
   这家主人听到这些,依旧无一丝的怜悯恻隐之心启发出来,仍然冷冰冰的赶走了这位老乞丐。这条狗急的围着主人团团转、嗷嗷叫,却丝毫不奏效。老乞丐转头走时,平淡的说:“人这样没有一点善心,最终是后悔也来不及的了。”说完就神态不一般的向村边的麦田走去。
     这家主人见这话、这情景不一般,就跟在老乞丐后边看,一些村里人也都跟在后边看。只见这老乞丐走到麦田里,口中念念有词的不知在说些什么,从根部用两个手指捏着一棵麦子的穗就向上撸。这一撸,使所有田里的所有的麦穗都变短了、也变小了,越向上撸,麦穗就越小。
     人们见到这情景几乎都被惊呆了,继而有的人开始沉思,有的人有点感到悔疚了……但是却无人实际的做点什么;而这家主人却仍不觉醒、不知悔过,或许他在想:这田里的没了,还有其它田的;今年的没了,还有明年的;反正我家里还有存粮吃的。那条狗却知道这事的严重后果,着急的来回围着主人和老乞丐叫着、哀求着。眼见主人不醒悟,而老乞丐手中的麦穗越来越短越小,无奈中,这狗两前腿一蜷,就给老乞丐跪下来,头不住的朝地上点、磕头,嘴在不住的呜咽着,乞求老人给迷于世间的人留一口饭吃。老人见事已至此,看到已经有人开始惊醒,同时又被这狗的诚心和善心所感动,长叹一声,松开撸麦子的手指,站起身就走了。
   从此以后,麦穗就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人类也经常有饥荒的发生。人们为了记住这次教训,就流传下了这个故事;为了纪念那条忠诚善良的狗,许多地方至今仍然传承着一个习俗——每逢过年或新麦子下来时,敬奉神的仪式完毕后,养狗的人家要先给狗吃一顿馒头、包子等麦面做的饭吃。

 遵循大自然的脚步鈥斺斉├逶拢3)

 

梵高奶奶画的麦田里的父母亲

遵循大自然的脚步鈥斺斉├逶拢3)

 

 

梵高奶奶画的拾麦穗

 遵循大自然的脚步鈥斺斉├逶拢3)

拾麦穗者         米勒

 

童谣:

 

浇麦歌

辘辘转得响,麦子拔节长。

辘辘转得欢,麦子钻破天。

辘辘转得快,麦子收万袋。

辘辘叫嘎嘎,麦子进了家。

这是儿童做“挽辘辘”游戏时唱的。一个儿童左手叉腰,右手伸直,做辘辘把,另一个儿童挽辘辘。唱三遍挽三次,然后换班。这种游戏能锻炼儿童的臂力。

 

雨儿雨儿下, 庄稼笑哈哈,

麦子长高了, 麦粒拳头大;

磨成面,用车拉, 烙个油饼车轱辘大。

 

 

打箩箩,筛箩箩,下来麦子蒸馍馍。打箩箩,筛糠糠,下来麦子蒸干粮。

打箩箩,摔剂剂,叫俺小,吃屁屁。有核吗?半个的。 

 

你打麦,我打麦,大家来打麦,噼啪噼啪噼噼啪,从早到晚打大麦。
大麦打得多,送你一大箩,大打得少,够你吃个饱。

 

一箩麦,两箩麦,三箩开始打大麦,劈劈啪,劈劈啪,

大麦打得多,送你一大箩。大麦打得响,送你一头羊。

 

打箩箩,筛箩箩,下来麦子蒸馍馍。打箩箩,筛糠糠,下来麦子蒸干粮。打箩箩,摔剂剂,叫俺小,吃屁屁。有核吗?半个的。

 

点点种子,种上麦子,麦子磨磨,磨成面粉,面粉揉揉,揉成面团,面团擀擀,擀成面皮,面皮捏捏,捏成饺子饺子煮煮,吃下肚子。 

 

“打陀螺,吃馍馍,大葱烙饼一摞摞”

“老天爷,下大雨,打了麦子供饷你,

你吃仁儿,我吃皮儿,剩下麸子喂小驴儿”

 

大妹和小妹,一起去收麦。

大妹割小麦,小妹割大麦。

大妹帮小妹挑大麦,小妹帮大妹捆小麦。
大妹小妹收完麦,高高兴兴去打麦。

大妹打小麦啪啪噼,小妹打大麦噼噼啪。


马妈妈磨麦面,磨了麦面蒸麦面馍。马妈妈忙了磨麦面,又去忙蒸麦面馍。

 

 

求雨歌(贵州):

天门开,地门开,祈雨小儿哭哀哀。

祈求北方下大雨,北风暴雨一起来。

 

 

小小童儿哭哀哀,撒下秧苗无水栽。

祈求皇天下大雨,黑风暴雨一起来。

天久旱,禾苗搞,五谷不生人饿倒。

童子稽首叩苍天,黄河倒挂雨来了。

苍天苍天,百姓可怜,求天落雨,救活秧田。

 

 

什么草,墙边倒,                    先自拍手,然后击对方掌,以示提问
兰花草,墙边道。
                    双手拇指与食指成圈,其它三指并起成兰花状
什么树,节节高,
                    两人相对拍手击掌,以示提问
青青竹,节节高。
                    拇指、食指、中指形成竹叶形
什么虫,吃露水,
                    两人相对拍手击掌,以示提问
萤火虫,吃露水。
                    食指伸出成爬虫状
什么鱼,会唱歌,
                    两人相对拍手击掌
娃娃鱼,会唱歌。
                    五指并拢呈弧形游动
什么鸟,向天歌,
                    两人相对拍手击掌
小阳雀,向天歌。
                   两手掌扇动如鸟状
什么兽,蹦蹦跳,
                    两人相对拍手击掌
虎和豹,蹦蹦跳。
                    左手小指及拇指竖起呈虎状,右手五指弯曲如兽爪

 


城门城门有多高                双手除拇指以外的四指并拢搭成城门形状
七丈高
                        拇指扮成两个过城门人
三千兵马可穿过
有理尽管过
不许带大刀
                    拇指开始过城门
什么刀,匕首刀
                双食指落下挡住双拇指,回答后放行
什么匕,斤石匕
                双中指落下挡住双拇指,回答后放行
什么斤,矢对斤
                双无名指落下挡住双拇指,回答后放行
什么矢,弓对矢
                双小指落下挡住双拇指,回答后放行
什么弓,矛对弓
                双食指落下挡住双拇指,回答后放行
什么矛,北门墙上一颗矛
        双中指放下挡住双拇指,回答后放行
打鼓打鼓进城门

 

  

天高日正晌,遍地黄金浪。挥汗如热雨,农夫收割忙。

 

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麦花——麦子秀穗叫吐花,呈白色绿色,在江南苏州一带是农历四五月间。菜花——指油菜花。鲜黄色,农历四五月间落花结子,所以说“稀”。 ②日长--夏至白昼最长。篱落——篱笆。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本月其它童谣、古诗、歌曲

 

古诗:

《鹅》()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近,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012年2月21初稿

                                       2012年4月5定稿

话题:



0

推荐

吴蓓

吴蓓

837篇文章 5年前更新

理学硕士,担任过大学物理教师13年。2001年赴英国爱默生学院学习华德福教育,2005年9月开始在北京实践华德福教育。已出版的书籍:《华德福老师的心灵日记》(原名为《英格兰的落叶》)、《请让我慢慢长大》。翻译出版的书籍:《学校是一段旅程》、《解放孩子的潜能》、《圣雄修身录》《圣雄箴言录》,以及3本儿童绘本。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