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要送给奶奶!”

吴 蓓

 

08年初冬的周日,在北京的一所打工子弟学校,我带着22个小学生缝手绢。这已是我第三次带孩子们缝手绢了。

 

第一次是四川大地震后,我到达什邡,5月20日我开始带帐篷里的孩子们做活动。目睹灾民的生活状况,我想做点什么好呢?既能自己动手做,又可以平时拿来用。我想到了缝手绢,对孩子来说,难度不大。缝的时候,孩子们出奇的安静,即使男孩也很专注。

 

第二次是在6月份,我再赴四川灾区,来到红白镇峡马口村的帐篷小学,我鼓动高中生来当小学低年级的老师,那天下午,我们把十几个孩子分成4组,每组一位高中生指导。面对这群受到地震伤害的孩子,我们坐在一旁,很自然地与他们聊天,说说心里话。

 

前面2次活动,都是突发灵感,十分仓促,这次作为一节课来上,如何开始?如何结束?布、针、线发放的顺序是什么?而且这是我第一次与这群学生相遇。反复思考后,我是这样来上课的:

 

那天清早,我提前45分钟进教室,先把地清扫了一遍。我用一块藏青色的蜡染布铺在2张拼在一起的课桌上,上面放一个高高的蜡烛台,周围用黄色的丝绸环绕,桌子上还放着3个草编的小筐子,用来放针线和布。这样,当孩子们一走进教室,就感到和平时的气氛不同。

 

孩子们到齐后,我没有说话,而是用童谣和唱歌作为开始。然后,结合图画书,讲了瑞典文图画书《冬天里的小精灵》的故事,即和大自然的季节呼应,又和做针线有点联系。

 

冬天躲在地下的小精灵,一个个都在睡觉,大地妈妈唤醒他们:“起来吧,孩子们,冬天也不能睡懒觉啊。你们还有好多的事情要做。”大地妈妈让每位小精灵做一件彩色的衣服,他们一针一线缝完衣服后,大地妈妈让他们把地下的屋子打扫干净,把昆虫身上的脏东西擦掉。第二年春天到了,小精灵们从地下钻了出来,他们穿上自己的彩色衣服,来到了大地上,把大地装扮得五颜六色。他们来到森林,森林里绿叶茂密,充满生机,小动物们快乐地奔跑、游戏,他们来到池塘,池塘里的鱼活蹦乱跳,荷花盛开,蜻蜓飞舞,秋天到了,大地变成了金黄色,成熟的麦粒在阳光下摇曳。一阵北风吹来,树叶哗哗落下来,小精灵们觉得好冷啊,冬天要到了,他们赶快回家要找妈妈,重新回到了大地妈妈的怀抱。

 

讲完故事,停顿片刻,我做了手指游戏:“五片叶子在树枝上跳舞,一阵风吹来了,一片树叶飘落到地上,四片叶子在树枝上跳舞,一阵风吹来,一片叶子飘落到了地上——”

 

这时教室里安静极了,孩子们沉浸在故事和手指游戏的意境中。

 

接下来,我请大家猜猜“小东西,四方方,天天带在我身上。又擦鼻涕又擦汗,干干净净真好看。”小东西是什么?然后引入缝手绢的话题。在说明如何用针缝的时候,我编了一句“钻进去,钻出来,小蚂蚁爱钻洞。” 比起单单地说:“用针穿进去、再穿出来。”要形象、生动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基本上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用小蚂蚁钻洞的形象容易激发孩子的想象,增加趣味性。我提醒学生,针又细又尖,掉到地上不好找,要握住自己的针。我还简单介绍了白色的棉线是棉花纺出来的,彩色的棉线可以用植物染出来的。

 

介绍完线和针后,边唱“谁的小手准备好了?”边发针,所有的学生都拿到针后,再发线,线不能太长,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线穿好、打结后,老师才发小花布。

 

那天包括我在内,有六位成人在教室,其中一位是家长。老师们来回走动随时帮助孩子穿针引线、打结——。事后,我发觉自己过于有求必应,有的学生不会穿针,我来穿,有的学生不会打结,我来打结,而不是告诉他们该如何做。下次我要克制自己立即代替他们做的冲动,教他们怎么慢慢学着去做。

 

我原来设想分为3组,每组固定一位成人,但到的学生比报名的人多,课桌椅多,成人也比预料的多,后来又进来3-4位成人,教室十分拥挤,无法按照分小组辅导的方式进行。不过不分组也有好处,我和每个孩子有了联系,虽然还叫不出他们的名字。

 

学生的年龄从4岁到10岁不等。个别孩子缝的针脚密密麻麻,非常匀称,个别孩子觉得自己缝的不好,拆了缝,缝了拆。个别孩子没有注意老师的讲解,也没有看周围同学的做法,缝出来“与众不同”。从他们的手工活动中,我能感受到孩子们蛛丝马迹的性格特征。我告诉他们,手绢可以自己留着用,也可以送给你最喜欢的人,比如爸爸、妈妈,或小朋友。一位5岁的孩子说:“我要送给奶奶!”

 

我提醒做完手绢的孩子,把桌子上和地上的垃圾清理掉。

 

结束前,我请学生们站起来,边唱边挥舞手绢:“——白手绢,花手绢,自己洗来自己晒。——”这首歌是我从网上搜索到的,还在家编了动作,想象中孩子们和我一起边跳边唱,可是现场太拥挤,孩子们只能站在座位旁,跟着我舞动手绢。

 

唱完后,我停了下来,静静地点燃了蜡烛,带着学生们朗诵:

 

“这是我的右手,这是我的左手,放在一起是两只手。这是我的右手,这是我的左手,他们辛勤工作,带着爱、尊重和感恩。”

 

再用英文朗诵:“My right hand and my left hand together are two. My right hand and my left hand work with love, respect and gratitude.”

 

这首诗是华德福手工课的开场白,我原来设想是在做手工之前朗诵,但现场我忘记了,于是就挪到了结束的时候,没有料到效果也很好。

 

在我的想象中,告别的时候,老师们站在教室门口,孩子们一个个和老师点头或挥手示意再见,同时大家一起唱着《再会歌》。不过这个场景没有实现,其中一个原因是我还没有唱熟《再会歌》。

 

 

2008年11月26日

 

话题:



0

推荐

吴蓓

吴蓓

837篇文章 5年前更新

理学硕士,担任过大学物理教师13年。2001年赴英国爱默生学院学习华德福教育,2005年9月开始在北京实践华德福教育。已出版的书籍:《华德福老师的心灵日记》(原名为《英格兰的落叶》)、《请让我慢慢长大》。翻译出版的书籍:《学校是一段旅程》、《解放孩子的潜能》、《圣雄修身录》《圣雄箴言录》,以及3本儿童绘本。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