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分享新闻

 

     说到新闻,在我的理解里,是经由媒体报道的重大的刚发生的事情,比如金融危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猪流感爆发等诸如此类的事情。当我第一次在英国的华德福小学三年级的课堂上,听老师说:“现在是分享新闻的时间。”我还以为是分享报纸上的新闻,没有想到学生们说的是自己家里弟弟妹妹、小猫小狗的事情,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女孩说:“昨天晚上我妈妈生了一个弟弟。”

 

     对于孩子来说,妈妈生了弟弟,就是天下最大的新闻,至于开了什么大会,哪里发生武装冲突,这些大人们的事情,不光是距离遥远,而且完全超出了孩子的生活范围。

 

    2009年4月我在成都华德福学校工作了一个月,下面是一年级孩子们分享的新闻:“昨天我发现了三叶草。” “我和姐姐挖了一个沟,想引蚯蚓进去。第二天来了蜈蚣…” “我小姨在我头上发现一根有白有黑有黄的头发,她把它拔了。” “我爸爸打电话来说五一节要来看我们,我妈妈上网看机票,开始是五折,可是她离开一会,再看,机票价格就升上去了。”

 

在孩子们分享的新闻中,老师可以了解他们每天回家后的一些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更加贴近孩子的生活。学生之间也增强了互相的了解。

 

“昨天我妈妈说头痛,我帮忙做事,还把我的房间整理好了,原来是很乱的。今天早上我不想妈妈来叫我,我自己起床穿衣。我起来时,小鸟还没叫。”

 

当我听到这个孩子的新闻,心里被他对妈妈的体贴感动,主班老师李红育对他的做法给与肯定和鼓励,我想其他的孩子一定也有所触动。

 

在新闻分享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老师会及时引导。当一个孩子说:“今天我妈要给我买个乌龟。”李红育老师说:“现在最好别买小动物,你们还不知道怎么照顾它们,小动物就像小宝宝,我们班xx、xxx、xxx都养过小动物,结果都死了。老师建议你们现在不买,老师也很喜欢小动物,你们可以去大自然、池塘里去看它们。xx曾养过两只鸟,一只死了,xx做得很好,把另一只放了,让它在天空自由自在飞翔。”

其实分享新闻的过程,不仅仅是学习说,也是在学会听。有的学生在听的时候,会迫不及待地打断同学的说话,这时老师要及时制止他,养成尊重发言者的良好习惯。谁想分享一定要举手等待,等别的同学讲完了,老师点到名字,才能开始说。

 

有的孩子说得太长,适当的时候,老师提醒他:“今天你的分享到这里结束。”毕竟,全班那么多的学生,一个人发言时间过长,其他学生就没有机会了。这也是一个学习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要说的话讲完的练习。有人认为中国人不会开会,其中一个现象是,一些人发言起来滔滔不绝、慷慨激昂,十几分钟过去了,听的人还是云里雾里。在给定的时间里,言简意赅、切中主题的发言能力,需要从小培养。

 

语言学家认为,在一个人的四种语言能力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听、说加在一起的比例高达75%,远远大于读、写。而在我们的小学课堂里,听和说的重视程度如何呢?

 

有学者研究了百年来各个时期政府出台的小学语文纲领性的文件,发现百年来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是书面语言教育,要求儿童在小学阶段通过识字教学,逐步具有和提高书面阅读的能力。对听说和语

言的理解能力的重视严重不足。

 

  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听说能力的重视虽然有所提高,但在课堂里怎样来实施?恐怕还有待探索。

 

本文提到的听,不仅仅是听老师讲课的听,听领导讲话的听,看电视时听到的语言,这些都是被动的听。更重要的听,还要包括在交流过程中,耐心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想法,并做出恰当的反应。   

 

一位美国大学里的老师,在他的课堂上,有来自各国的学生,他很奇怪为什么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几乎不提问、不发言,课下他问了其中一位中国人,这位学生说,在他上学期间,老师从来没有问过他们有什么看法。在灌输中长大的学生,会渐渐丧失自己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低年级的学生把自己的经历说出来与别人分享,高年级的学生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与别人分享,这是一个人通过理想中的学校教育,为进入现代化的社会而做的准备。

 

                                      吴蓓

                               2009年5月20日星期三

话题:



0

推荐

吴蓓

吴蓓

837篇文章 5年前更新

理学硕士,担任过大学物理教师13年。2001年赴英国爱默生学院学习华德福教育,2005年9月开始在北京实践华德福教育。已出版的书籍:《华德福老师的心灵日记》(原名为《英格兰的落叶》)、《请让我慢慢长大》。翻译出版的书籍:《学校是一段旅程》、《解放孩子的潜能》、《圣雄修身录》《圣雄箴言录》,以及3本儿童绘本。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