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这个语文版块是四周,其中有三天去了惠州的田园邦。我们学习了135个生字,从一至四年级,到这个版块为止,一共学过1370个汉字。

这是我最后一次带班了,也是最后的一篇简讯。

 

紧箍咒

 

9月底我布置了作文,要求孩子们写一写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经历,字数300字以上。有的孩子写得不错,有的孩子比较困难,个别孩子甚至无从下笔。10月下旬语文版块的第一节课,我把大闹天宫的几个环节边回顾边写在黑板上:1.管理蟠桃园;2.偷桃;3.七仙女;4.赤脚大仙;5.偷酒……11.八卦炉。我告诉孩子们这是写作提纲,也就是平时我们总结的段落大意。然后,再让全班根据这个线索,来概述过程。

有的孩子把过程简要写出来,我说这样写就是写出了文章的架子或骨头,有的孩子还能写得绘声绘色的,我说如此文章有了“血肉”也就是有了“文采”。

这个语文版块是从《西游记》第十四回开始的,该回标题为“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山下五百年,唐僧第一次见到他时:

 

尖嘴缩腮,金睛火眼。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鬓边少发多青草,下无须有绿莎。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还喜得眼睛转动,喉舌声和。语言虽利便,身体莫能那。

 

我让孩子们默读这一段,再问:“孙悟空什么模样了?‘鬓’是脸上哪里?‘颔’是脸上什么部位?虽然悟空的样子很难看,但他的眼睛还怎么样?

唐僧收下悟空为徒,“师徒们正走多时,忽见路傍唿哨一声,闯出六个人来,各执长枪短剑,利刃强弓,……”原来这六人是: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合在一起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我又问:我们在哪里听到过这个说法?我们唱的《心经》里就有。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后他们会明白这六个人意指人体的六种感官。打死六个人,意味着征服了人的感官诱惑。

悟空打死了这六个人,唐僧一个劲地责怪他,一气之下悟空走了。他来到龙宫,龙王给他讲了‘圯桥三进履’的故事,我也给孩子们详细地讲了一遍。龙王劝悟空:“……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

悟空回到唐僧的身边,唐僧哄他戴上了紧箍帽,唐僧一念紧箍咒,悟空疼得在地上打滚。三藏道:“你今番可听我教诲了?”行者道:“听教了。”“你再可无礼了?”行者道:“不敢了。”我读到这里,就想到班上的男孩子们,他们不就是孙悟空的化身吗?悟空的本事再大,说到底是个妖仙。调皮捣蛋的孩子需要一顶“紧箍帽”戴上,他们才能在正确的引导下走上正路。

即便如此,悟空趁唐僧不备,举起金箍棒就要打唐僧,被唐僧发现后,立即又念起紧箍咒,直到悟空得知紧箍帽是观音菩萨给的,他才死心塌地,再无退悔之意 ,跟着唐僧去西天取经。

这部分情节,我觉得很有意思,悟空被师傅救出,并没有一改他身上的“猴性”,需要一股更为强大的力量来牵制他的“猴性”,他才能乖乖地顺从唐僧。

接着讲十八回和十九回,高老庄降服猪八戒,这部分的内容仅是粗略地概括而过,收八戒为徒后,师徒三人路遇乌巢禅师,禅师授予唐僧《心经》。我请孩子们看着书念《心经》,然后2人一组,互相检查是否背下来了。全班只有一个孩子没有记住。

这学期开学至今,我们依然在午饭前唱《心经》,由于《心经》比较长,饭前感恩就不唱了。

我对孩子们说:“不久我要离开你们,将来有一天你们也会离开父母,到那时你们会独自遇到很多的困难,但再大的困难,也不会比玄奘法师在沙漠里遇到的困难大了。玄奘法师不断地背诵《心经》,渡过了难关。将来你们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困难,就背诵《心经》,我相信会有神奇的效果。”

 

莲花洞

 

孩子们在班上听了孙敬修爷爷讲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而且这个故事几乎家喻户晓。我选择了“平顶山莲花洞孙悟空大战二魔王”的故事,之所以选这部分,主要原因是有些段落非常幽默,比如:

 

呆子咬牙骂道:“……我晓得了,他一定不认我是个人 ,只把我嘴当一段黑朽枯烂的树,内中生了虫,寻虫儿吃的,将我啄了这一下也,等我把嘴揣在怀里睡罢。”那呆子毂辘的依然睡倒。行者又飞来,着耳根后又啄了一下。呆子慌得爬起来道:“这个亡人,却打搅得我狠!想必这里是他的窠巢,生蛋布雏,怕我占了,故此这般打搅。罢,罢,罢!不睡他了!”

原来那呆子把石头当着唐僧沙僧行者三人,朝着他演习哩。他道:“我这回去,见了师父,若问有妖怪,就说有妖怪。他问什么山,我若说是泥捏的,土做的,锡打的,铜铸的,面蒸的,纸糊的,笔画的,他们见说我呆哩。……”

 

在课堂上每每读到这里,我忍不住会笑,有几位孩子也笑得不亦乐乎。

但这个故事太长了,情节过于曲折。我在课堂上带读,时间不够,最后还有一章多的内容,请孩子们周末在家里阅读,家长协助。周一上课时,我把回家读的部分,概述了一遍。

孩子们对真假葫芦相遇津津乐道,“……那魔坠将下来,跌脚捶胸道:‘天那!只说世情不改变哩!这样个宝贝也怕老公,雌见了雄,就不敢装了!’”

悟空戏弄八戒,他变化多端欺骗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唐僧师徒3人都被魔王捉进莲花洞,险些被吃掉。悟空被三座大山压住,不得脱身……历经惊险、磨难,原来这是观音菩萨对他们西行取经是否足够坚定的一场考验。

 

图书海报

 

从三级下学期开始,我们在班上开展“推荐一本书”的活动,请一位孩子站在讲台上向全班推荐一本书。

我在网上看过一篇文章,介绍德国小学如何开展阅读的。受此启发,我请孩子们设计一份图书海报。要求有:书名、作者、出版社、页数、内容介绍、主要人物特点。

为了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人物特点,学完《西游记》后,我带着孩子们归纳出孙悟空的八个主要特点,然后请他们周末写成一篇文章。

本来打算给孩子们2周的时间准备图书海报,最后拖延至3周,个别孩子还是没有交,只好要求他们放学后留在教室里完成。

最困难的部分是主要人物介绍和版式设计。有几个孩子因为版式设计不合格而重做。我把孩子们的海报贴在黑板上,请大家观察,每份海报的特点是什么?哪里可以改进?

任何事情只要肯付出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收获。下面是2位孩子的设计:

松柏常青菊正好——山林班简讯之二

松柏常青菊正好——山林班简讯之二

松柏常青菊正好——山林班简讯之二
 
 

义卖

 

我读到一篇文章,讲的是美国一位7岁的女孩如何帮助非洲的儿童。看完后,我深有感触,如何让我们班的孩子也有机会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胡伟和老师发来短信,说稻子熟了,邀请我们班的孩子去收割稻子。能够让孩子体验秋天的收获,有什么理由不去呢?

    我们去田园邦三天,每个孩子要交600元,班上有个别家庭因为经济困难而发愁,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帮助别人的机会。放学前,我们开了一个会,我讲了那位美国女孩的故事,特别强调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我在英国留学期间,班级举行一周的徒步,我拿不出钱来,是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才让我和全班一起出行。但老师并没有告诉大家哪位同学需要帮助。现在我们班有个别家庭需要资助,大家一起来想想办法吧!孩子们十分踊跃,纷纷表示赞同。我们可以义卖食品或手工。我当场表示如果全班把教学楼一楼的台阶打扫干净,我捐50元;周末登山,如果有人帮我背水杯,我捐50元。

开完会的第三天我们就行动起来,在家长们的全力支持下,放学后在校门口摆摊卖食物。这天我们共募捐了11895角,孩子们看到纸箱里的钱越来越多,兴奋不已:“吴老师,我们有这么多钱了!”

第一次义卖后总结经验,由于事先没有安排好洗碗的人、收拾清理的人,这些活都是家长、老师帮忙做的。第二次义卖前,我们在教室里先做了分工。

第二次的义卖,募捐了八百多元。可是我发现食物基本上都是家长们做的,卖食物也大多是家长,孩子的参与机会较少。家长们说,食物要当天做,孩子们上学,很难让他们参与准备。

全班孩子用了一个小时时间刷完一楼的台阶,一位老师说她来学校2年了,第一次看到台阶本来的颜色。周末登山我准备了2个水杯,有个男孩主动一路帮我拿水杯。另一个男孩曾表示要拿水杯,那天他又不愿意了,我说:“说话要算数,你答应的事情,没有特殊原因,不能放弃。如果你实在累了,可以换人。”最后是全班男孩轮流拿水杯。

优律司美老师邀请我们班打扫学校的木屋,她愿意捐300元。打扫完后,她觉得木屋干净得超出她的想象,结果她捐了400元。管理图书的老师邀请孩子打扫图书室,捐了50元。

当全班为了一个目标而奋斗时,再累再脏,他们也乐此不疲,无论是义卖还是打扫卫生,现场弥漫着欢天喜的气氛。在木屋擦窗子时,一个孩子说:“我是运输队的,谁需要我,叫我一声。”他把用脏的抹布“运输”到门口专门洗抹布的同学手里。“我来了!”“谁要干净的抹布?”枯燥的劳动变成了欢快的游戏。

班上还有一位行动特别缓慢的孩子,平时要他做些事情,说了34遍,他才有反应。一次周五的扫除中,我对他说:“你力气大,帮忙拎桶水上来。”我们班在二楼,他要到一楼拎水。不想他爱上了拎水,本来是轮流拎水,这下他全包了,不肯换人。“我是送水的,你们谁要水啊?”他嫌一桶水不够他拎的,用了2个桶来供应。“我是119,谁要水,给我打电话噢!”好像他在做着世上最最开心的事情。

每周五下午班级大扫除,刷教室地面或楼梯,每到这个时候,我和孩子们一起劳动,对我来说,是天下最开心的事情。

有一天看到学校后勤人员在给校园里的树干刷石灰水,我请他们把活留给我们班的孩子。孩子们三人一组刷一棵树,刷到后来谁也不愿停下来,说:“好好玩啊!”、“我还想再刷!”

10月底检查每个孩子的每日记录情况,半数的孩子没有坚持做家务、锻炼和吹笛子,这些孩子承担每日教室内外的所有值日工作,既然在家里不做家务,就在学校里多做一些。11月底检查,有5位孩子没有做每日记录。

 

我的优点

  

    在河合隼雄先生的书上,我看到日本某个小学请孩子问家长,说说自己的五个优点,一些家长的反应是:“你怎么会有优点?”“你有什么优点?多想想你的缺点。”我如法炮制,先在班上请孩子写写自己的优点,孩子问:“什么是优点?”我说:就是你哪方面做得很好,比如做事认真、帮助同学、跑步很快等等。好些孩子说想不出什么优点,我只得一再启发他们,当天的家庭作业是分别写下爸爸妈妈说自己的五个优点。

等优点的作业交上来后,我发现孩子们写自己的优点,都是具体的事情,比如写字好、笛子吹得好、跑步快、力气大、武术打得好、作文写得好、喜欢写毛笔字等,家长写的优点就会出现:自觉、独立、平和、善良、诚实、体贴、有爱心等词语。全班每位家长都能说出孩子的五个优点。

许多年前,一位巴哈伊教的朋友送我一套美德卡,我打算去田园邦农耕时,每晚结合美德卡,说说同学的美德。我把卡片带到了田园邦,犹豫再三还是放弃了。目前我们班的孩子对于“爱心”、“温暖”、“自律”、“照顾”、“忍耐”、“坚定”等概念性的美德,还没有感受,或不能理解。

有个孩子说:“吴老师,我发现你有个缺点。”我好奇地问:“什么缺点?”他说:“每次你开始的时候要求严,后来就松了。”我笑了,确实如此。有时孩子们比较闹腾,我提出如果再如何,就要如何了。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们的确有所进步,个别孩子偶尔有些过头,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群孩子,就像我的孩子一样,不到万不得已,怎么忍心严厉地惩罚?

课文里有“心软”一词,我说:“看到你们那么好,我就心软了。对你们的要求就不那么严厉了。”

  

 

田园邦的日子

 

1116日午餐后,我们出发去惠州。当汽车驶近田园邦时,孩子们兴奋得欢呼起来:“到了!”“就是那个池塘。”安排好住房后,胡老师带我们去挖紫薯。

胡老师告诉孩子们挖紫薯要像考古学家那样,发现了紫薯要从周围一点点地用铲子把土扒开,尽量别伤着紫薯。孩子们分成三个小组,每个组一个区域。田野上不时响起他们的叫喊声:“发现一个紫薯!”“这里有一个!**快来!”一会又是:“吴老师,看,挖到一个大紫薯。”我抬头望过去,孩子高高举起手上的紫薯,我说:“真的是好大啊!”一会有人喊:“吴老师,快看,这么大一串!”我一看,果然那一串上有45个紫薯。

我自己挖起来一身是劲,甚至有点热情过头,一不小心就把紫薯挖掉一块,原来挖紫薯这么难。平时我买的番薯都是没有破损的,破损的番薯去哪里了?胡老师说番薯破损后,很难保存,只能做粉条了。

我们一直干到太阳落山,孩子们拎着满篮子的紫薯,走回住处。

第二天上午,我们去田里收割稻谷,胡老师讲解了如何使用镰刀和打谷机,特别强调了安全事项,还给每个孩子发了一只手套。孩子们干起活来热火朝天,开始他们割了一把稻子就去打谷,打谷机前排成了长队,大家都想尝试打谷,割稻子的人少了。于是我们改变做法,三个组轮流,二个组割稻子,一个组打谷。到了休息时间,有一个组仍然在挥舞镰刀,我喊了几次,他们不愿停下来,连平时爱吃的桔子也吸引不了他们。

我正埋头割稻子,忽然听到孩子们在吟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马上有更多的孩子响应:“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和这群孩子朝夕相处3年多,我突然发现播的种子发芽了。其实这首诗我们没有正式学过。

割完稻子后,孩子们捡拾遗留在田里的稻穗,他们说:“没有想到还不少。”看到田里有塑料垃圾,胡老师说是下雨天,洪水把垃圾冲过来的,孩子们又去捡垃圾。有三个孩子还钻到旁边的甘蔗地里,捡起好些大块的塑料垃圾。我大声地对他们说:“这片土地谢谢你们!”

下午胡老师带孩子们玩了环境游戏。从种子到大米,一棵稻谷的生长需要哪些帮助?和我们三年级做的一粒米的联想很相似。不过胡老师请孩子们把想到的任何一样事物写在纸条上,然后2人一组,把刚才写的纸条贴在每个人的背后,互相猜自己背后的纸条上面写着什么。这项练习锻炼了孩子们的分类能力。比如纸条上是“青蛙”,孩子要问:“是飞的?”另一个孩子只能回答“是”或 “不是”。

做完游戏,我们又去另一块田地割稻,孩子们有种欲罢不能的冲动,他们沿一个通道割稻子,然后打通不同的通道,在劳动中寻找乐趣。打谷的过程比较耗时间,收工的时候,又是黑夜降临。孩子们依然兴致勃勃,很有成就感。 

上午割稻子,摆放稻子不整齐,打谷前还要把稻子弄整齐。下午欧阳老师介绍了一个方法,每把稻子交叉摆放,就不容易摆乱了。干活也要动脑筋,如何安排人员、如何使用工具等。

我们试着用稻秆来搓绳子,搓绳子考验孩子们的耐心。有的孩子搓几下,觉得学不会,就放弃了。有的孩子可以搓出长长的一段。

第三天上午,我们又去挖紫薯。这次胡老师给孩子们使用大人的工具,挖起来效率高多了。看似单调、乏味、辛苦的劳动,但全班在一起,一点点的快乐都会传染、放大。他们在田里还是像第一天那样大呼小叫:“我挖到一个大的!”“吴老师,看我挖到的!”

下午胡老师带孩子们玩了一个寻找秋天种子的游戏。接着就开始做紫薯粉条。一个孩子在日记里写着:“先分四组,第一组洗紫薯,第二组削紫薯,第三组切紫薯,第四组磨紫薯。我先是洗紫薯那组,然后就去削紫薯,接着就去磨紫薯,磨得好累啊!”

我们要把紫薯皮削掉,要把坏的地方挖去。这道工序很费事,切紫薯也不容易,大人把紫薯切成片,再让孩子们切成小块。我们忙到天黑,最后一道工序来不及做了,看看加工出来的紫薯粉,才装满脸盆的约五分之一。用纯手工的方法做粉条太费事了。

以往的农民,秋天丰收后,都要感谢天地、神灵的保佑。最后一天早上,胡老师和他的妈妈袁婆婆带我们去当地的二圣宫里祭拜感谢神灵。宫里供奉着关公、神农氏和土地公公,进去之前就告诉孩子们要保持安静。每个孩子给每位神灵献了一支香,我们给土地公公唱了赞美土地的歌,给神农氏读了《黑暗传》里有关神农的段落。胡老师说,这个庙也拜菩萨,我们又唱了《心经》。

孩子们最为期待的是“大地厨房”。23人一组,边做边吃,烧烤组最受欢迎,有2个男孩热衷于烤蘑菇,一个孩子喜欢放很多的调味,一个孩子喜欢清淡一点的。他们彼此较劲,看谁烤的蘑菇更受欢迎。

每天清早孩子们六点钟就陆陆续续地起床了,洗漱完后,我们就出发吹笛子。我们对着朝霞吹《宁静的晨曦》,我们站在一棵大树旁吹《赞美歌》,我们看到农民在地里干活,为他们吹《早秋》、《秋》,面对远处的山脉,我们吹《在这山谷里》,我们还到紫薯地里,吹笛子给紫薯们听。

未来有一天,也许这群孩子忘记了有位吴老师教过他们,如果能够记得他们曾经面对着辽阔的天空吹过笛子,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晚上8点,孩子们洗澡洗衣服结束后,我们坐在一起回顾一天的工作。在教室里,孩子们相互合作的机会比较少,在田里劳动,他们经常要和不同的人在一起完成一件事情。孩子之间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接触。最后一天晚上,我们互相说说彼此的美好。

我们还吃到了四月份亲手种的甘蔗,特别的甜。临别前,袁婆婆给每位孩子装了两块米饼、两块紫薯糯米饼等,让孩子们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尝尝。

胡老师还送给每位孩子一些紫薯,我给孩子们分装,袁婆婆叮嘱我挑好的紫薯,趁她不在,我特别挑了一些破损的、有洞眼的紫薯,我告诉孩子们请多包涵,这就是我们挖出来的真实情况。孩子们说:“没有关系。”“我们不介意。”

回想起北京天福园的张志敏老师,有人在她的摊位上,对她的菜挑三拣四,她非常生气:“我不卖给你!”她说大地生长出来的食物,都是好的,怎么可以挑选?农民使用化肥农药的原因之一,就是城里人喜欢蔬菜好看的外表。

一位妈妈发来微信: “早上品尝米饼。**回述了自己做的米饼。从插秧,到收割,打稻谷。变成米粒,炒香,再一点一点磨成米粉,花生去皮捣碎,加芝麻,红糖做成米饼。感谢老师们让孩子有如此丰富完整的体验。这样的食物怎能不由衷地去珍惜呢。”她还推荐了金波的一首诗《不应当只记得》:

 

不应当,

只记得牛奶是从奶瓶里,倒出来的。  

还应当知道,

牛奶是从奶牛身上,挤出来的。

牛从大草原上走来,

草原很辽阔,很遥远。

 

不应当,

只记得苹果是从奶奶的菜篮子里取出来的,

还应当知道,

苹果是从树上,摘下来的,

苹果树长在土地上,土地很黑,很肥,

泥土里还有人们的汗水。

 

 

感谢信

 

一年前从福建培田村回来,我带着孩子们第一次写感谢信,我引导、启发,让他们先打草稿,经过我批改后,再抄写在一张纸上,前后花了大约二周的时间,才把信写好。有34个孩子写起来非常困难。我在信纸上示范信的格式,一清二楚,到了孩子那里,一次次地写错,就是搞不清“此致”写哪边。 

这次田园邦归来,上课的第一天,我请孩子们写一封感谢信。我想多启发一下,可是一节课40分钟,又担心写信的时间不够用。我带着孩子们回顾我们写过哪些感谢卡和感谢信,然后就直奔主题,今天要给胡老师写感谢信。孩子们很快进入状态,安静地写起来。到了下课时间,只有3位孩子写完了。下午我们又用一节课的时间继续,写完后还要装饰一下信的四周。虽然花了2节课的时间,但孩子们写得自然流畅、感情真实。我仔细读了每个孩子的信,为他们的成长感到自豪。这回信的格式不用我再三解释,只需看着示范的格式即可。而且没有打草稿,信是一气呵成。

孩子们写道:

 

“胡老师非常感谢您,因为您教我们怎么挖紫薯才不会挖烂。您还教我们怎么割稻谷,如果不是您教我们怎么割稻谷,有可能我们的手都被割了……但我最喜欢的就是大地厨房,不知道您吃了我们的肠粉吗?”

“我很喜欢住在您那里,每天有好喝的豆浆,真好喝!……您的房子设计也很好,很有创意,房间的标牌上还写着青蛙洞、燕子窝,真有趣。……”

“非常感谢您把我们种的甘蔗养大,让我们可以吃到自己种的甘蔗的味道!你们那里的饭菜也非常好吃,也知道食物是那么不容易得到,因为您带我们挖了紫薯、割稻子。……”

“在离开您那里的前几分钟,我一直不舍得离开,因为我很喜欢您那里。我也很喜欢大地厨房,里面的每一个工作给我的印象都很深,因为它们都很有意思。我很喜欢您那里的每一个活动。我想那些活动一定都是您想出来的吧!如果是的话,那就太棒了!”

“我好喜欢您带给我们的活动,让我们尝到了收获的味道……我们吃到了自己种的甘蔗,也知道了食物是多么来之不易,让爸爸妈妈品尝米饼的时候,也品尝到了流汗的味道。”

“我最喜欢的活动是自然游戏和大地厨房,也很喜欢吃您那里的凉粉,清甜可口,吃下去全身都舒服,凉凉的,甜甜的,真好吃。”

“谢谢您带给我们这些时光,挖紫薯、收割稻子、去紫薯皮、做紫薯块、磨紫薯浆,最后只做出一点点紫薯粉,收割出一点点稻谷。真不好做,所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真想再次回到那个美妙的地方。在那里,我们每天开心地干农活,让我们体会到农民的辛苦,让我们真正懂得了‘粒粒皆辛苦’。最让我难忘的是挖紫薯,如果您不教会我们挖,我们根本不会体会到挖紫薯有多么快乐。……到了离开的时候,我非常难过,真希望永远不会离开田园邦。……”

 

有给袁婆婆写的信:

 

“谢谢您每天早早的起来给我们做早餐,我最喜欢您做的豆浆和鸡蛋,还总给我们吃凉粉,总是关心我们。我们吃完饭了,还问一下吃饱了没。总是笑眯眯的看着我们,您让我最感动的是您等到我们加完饭,您才去加饭。”

“我回家后,可是我还在想念田园邦。我觉得星期五晚上吃的肉很好吃,还有挖紫薯很好玩。我觉得您做的豆浆很好喝,我喝了一碗又一碗,总觉得没有喝够。 ”

 

读着这些稚嫩语句,看着他们用心写的字和边框、花纹,我的心里好感动。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不也是教育的本质吗?

松柏常青菊正好——山林班简讯之二

松柏常青菊正好——山林班简讯之二
 

 

手绘Kolam

 

 10月份孩子们画了几个《阳歌阳舞》里的图:

松柏常青菊正好——山林班简讯之二

松柏常青菊正好——山林班简讯之二
 

松柏常青菊正好——山林班简讯之二  

一年前我们画过最为简单的印度民间图案Kolam,五个点分布在纸上,不同的点联线,可以画出不同的图案。现在四年级了,我们可以画复杂一些的Kolam图。在一次次画的过程中,我体会到Kolam 的图形渐次展开,层层叠叠,犹如花朵次第开放,形成圆满、均衡、美丽的图形,就好像这群孩子的生命成长过程。

孩子们画的Kolam

松柏常青菊正好——山林班简讯之二

松柏常青菊正好——山林班简讯之二

松柏常青菊正好——山林班简讯之二

松柏常青菊正好——山林班简讯之二

松柏常青菊正好——山林班简讯之二
 

涂色的曼陀罗还在继续,我要求每个孩子涂12个左右的曼陀罗。

松柏常青菊正好——山林班简讯之二

松柏常青菊正好——山林班简讯之二
 

 

太极图

 

    三年级,我们用卦象画过24节气,当时是画成一排,每个阴爻、阳爻,它们的长短、宽窄和间距,都要尽可能的保持相同,还要注意阴爻、阳爻的变化,这些要求对孩子们而言已经够挑战的了。

这回我请孩子们把24节气的卦象,画成一个圆。我提醒他们先画一个大圆,把圆四等分,上下各对应夏至和冬至,左右各对应春分和秋分,再画它们之间的2个卦象。

孩子们画的24节气卦象图:

松柏常青菊正好——山林班简讯之二

松柏常青菊正好——山林班简讯之二 
 

从圆形的24节气图中,可以看到时间或季节的循环往复,冬去春来,春去夏来……,可以看到阴爻和阳爻的相互消长,阴极阳生,阳极阴生。

画完后,我问孩子,我们什么时候画过很多个圆?“一年级学数字。”“练习乘法表的时候。”想想看,还有什么时候画过?我暗示了一下教室里的时钟,“学习时间的时候。”是的,我们画了一年12个月的圆,一天12个时辰的圆,画了春夏秋冬的圆……。如果我们把24节气的卦象画成一条线,有什么感觉?有孩子说:“就一条直线下去了。”是的!在中国人的世界里时间是个圆。

我们回顾了一年级就学过的一首诗:“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24节气图里,可以看到阴阳转换的轮回。然后我们画了太极图:

松柏常青菊正好——山林班简讯之二

松柏常青菊正好——山林班简讯之二
 
 

在太极图旁写上:“是故阴阳,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

 简单的图形却包含了中国人的哲学观。我问孩子们:在太极图里看到什么?“阴阳在一个圆里。” 对!阴阳是个整体。有孩子说:“看到了逗号。”“看到两条鱼,那是鱼的眼睛。”还看到什么?阴的部分越来越多的时候,阳的部分如何?“越来越少!”是的,阴逐渐增加的时候,阳的部分逐渐减少,当阴最少时,阳开始生发了,看阴中有阳的“眼睛”。也就是什么?孩子们齐声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有一个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几乎每次线画都很困难,常常寻求我的帮助,有时全班都画完了,他才画了一半。这次他的24节气卦象图和太极图,令我难以相信出自他的手,称得上是一幅杰作!

 

 

小苹果树

 

这学期我们每天早上的吹笛子,由专门的音乐老师来教了。主课时间,每天吹十五分钟。

九月下旬我带孩子们学唱了李叔同先生的歌曲《早秋》,到了11月,我们开始唱他的另一首歌曲《秋》,歌词的意境非常美:

 

看一片秋郊,处处皆衰草。

望长空迢迢,明净云翳少。

 

山边枫叶丝火烧,水畔疏柳剩空条,

斜阳影里风过林梢与秋共吟啸。

 

红蓼落尽芦花皓,松柏常青菊正好。

月明如水数声雁叫与秋共吟啸。

 

这首歌高低音之间的变化比较大,但一点也不妨碍孩子的唱这首歌的热情。有时能听见孩子们自言自语的在唱,他们喜欢音的高低变化。

去田园邦正好是秋天丰收的季节,我们唱了塔塔尔族歌曲《丰收的节日》,这首歌十分的欢快,适合边跳边唱:“丰收的节日多欢畅,劳动的果实堆满仓,跳起舞来唱起歌,我们一起来欢唱。”。

我的歌唱能力实在有限,不能把这首歌的欢快感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就给孩子们听了一次网上的音频。

最后我想带给这群孩子的歌曲是《小苹果树》。四年多前,一位朋友就给我发来歌曲《小苹果树》的音频和简谱,是记录片《马兰歌队》里的那群农村的孩子们唱的。我听得如痴如醉。现在可以教给班上的孩子了。这首歌唱起来轻松明朗,却有点惆怅:

 

窗外有一颗小苹果树,被风吹得唰啦啦唰啦啦啦。

唰啦啦唰啦啦小苹果树,唰啦啦唰啦啦小苹果树。

 

小苹果树你在述说着什么,你是快乐还是忧伤?

唰啦啦唰啦啦小苹果树,唰啦啦唰啦啦小苹果树。

 

雨中的小苹果树唰啦拉,你是留恋童年还是想长大?

唰啦啦唰啦啦小苹果树,唰啦啦唰啦啦小苹果树。

 

这棵小苹果树,不就是班上的孩子吗?我没有说出来。

离开田园邦前,孩子们用歌声表达对胡老师一家人的感谢,我们唱了《爱的真谛》、《西风的话》、《送别》等。深圳的一位老师,听得热泪盈眶。

我把一至四年级学过的歌曲打印出来,发给每位孩子,希望我们将来有一天重逢的话,带上歌本,唱起曾经的歌。

  我的音乐素养还是很差,但和孩子们相处久了,我能感觉到一年级的孩子不适合唱《萤火虫》(歌词是:“萤火虫萤火虫慢慢飞,……”),这首歌小学六年级唱比较合适。四年级的孩子唱苏联歌曲《山楂树》太早了,高中生唱比较合适,即便不唱歌词,四年级只学歌的曲调也不合适。

 

唠唠叨叨

 

好几次我都想在简讯里写写我们每日的分享。本来分享的时间主要是给孩子说说头天发生的好玩的事情,但随着孩子长大,孩子们说得越来越少。我每天在分享时间说说班级的事情。有时我占用5分钟的时间,有时十分钟,最长达到20分钟。

说些什么呢?除了值日、作业等例行公事外,我们分享过孩子们头天画的湿水彩、绘画、作文等。更多的时候,是针对班级发生的事情,说说我的看法。

比如,二年级时有一天四年级的孩子来告状,我们班的几个男孩周末把他们班孩子的自行车骑坏了,还不管。我就对孩子们说,别人的车,骑之前先要经过别人的同意,不管什么原因把车骑坏了,就要告诉父母,把车修好,还要道歉。

比如,木工课上,有个孩子手被割破了。我了解情况后,就在班上分析了四个原因,其中一个是有三个孩子太吵闹。我借机讲了美国电影《铁血教练》的大致情节:一名队员不尊重教练,被赶出篮球队,当他想回队时,教练提出的条件是做2500个俯卧撑,1000次自杀式跑步,这个孩子精疲力竭,无法完成教练的要求,这时队员们纷纷站出来,做完成剩下的俯卧撑。

我说:“平时被记过三次,放学后打扫卫生,这个惩罚是否太轻了?有的孩子不在乎,下次我也要加重一点惩罚,比如下蹲200下。”后来真有一次一位孩子怎么提醒他都无效后,我说放学后做200个下蹲。放学后我心里很犹豫,没有提起这件事情。可是有孩子记得:“吴老师,你不是说要让***做200个下蹲吗?”我只好说是的。我心疼***,让他先做100个,休息一会。我正想找个借口就此罢休。没有想到有三位男孩子主动做完剩下的100个下蹲,我问为什么?他们说:“你不是说过我们是一个团队吗?”

我的确有缺点,不舍得下狠心惩罚孩子。不过有一位听课的老师说,我们班的孩子“行松神聚”。这正是我所追求的理想状态,身在其中看自己的班级,我还看不清楚。听到这样的肯定,我释然了。

我还把在英国爱默生学院学习时,学校送给我的蜡块、彩铅出示给孩子们看,我已经使用了十五年了,够我用一辈子的。我舍不得用卷笔刀削彩铅,每次都用小刀小心地削去木头,留下完整的铅芯。

天气冷了,午饭时间拖延,饭菜冷了怎么办?***周末没有把要读的书带回家,已经2次了;第三间女厕所地面上的积水太多,***昨天没有倒垃圾;***椅子轻拿轻放,每次站起来都把椅子放进桌子下面,连我都难以做到……哪些孩子抽屉收拾得很整齐,哪些孩子需要努力,所有的批评、提醒与表扬,都是为了让孩子知道明确是非。

一次班上一位男孩打了二年级的一位男孩,问清事情的缘由,做了双方的调解,我们班的男孩道歉了。第二天我在班上说,你们从一年级开始,男孩之间经常打架,到了三、四年级,打架少了。男孩子打架在所难免,但我要求:一不能打女孩,二不能打低年级的孩子。

跑步时肚子痛怎么回事?我问了体育老师,要先在校园里小跑一阵,不能立即快跑,肚子痛时放慢脚步,可以走路,但不能停下来。

《西游记》里花果山上,孙悟空召集群猴是按照齿序排列,年龄大的排在前面。这回我在班上要求年龄大的孩子做组长,让他们多些担当。

我们有选择地做完了一本二年级下学期语文练习题。有一道这样的题目:小红负责登记迟到的同学,小刚迟到了,如果小红把他的名字记下来,自己的班级就得不到小红旗,不记的话,她没有尽到责任。问: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么做?为什么?有孩子写道:我会记小刚迟到,因为人在做神在看。还有一位孩子写道:我会记的,因为举头三尺有神明。

这些日积月累的唠唠叨叨,就是孩子品德养成的组成部分。

 

金色的海螺

 

从田园邦回来后,最后一周的语文课,除了学习生字外,我给孩子们准备了伊朗故事《乌鸦、狐狸和喜鹊》,讲的是狐狸伪装成伐木人骗吃乌鸦的孩子,喜鹊告诉乌鸦真相,乌鸦不再上当。狐狸想报复喜鹊,却被机智的喜鹊打败。这个故事情节跌宕,最后的结果出乎意外。

第一天我们读故事,给孩子们分三组,第二天用半小时准备,然后每组把故事表演出来。 

我问孩子们,狐狸强大还是喜鹊?狐狸强大。可是最终喜鹊战胜了狐狸,为什么?孩子们说:“喜鹊好心帮助乌鸦。”“喜鹊很聪明。”“喜鹊反应快。”……还有呢?如果喜鹊被狐狸咬住的时候,它惊慌失措会怎么样?有孩子说:“她内心很静才能想出办法!”说得好!

我再问:这个故事可以分成几场演出?也就是可以分为几个大段落?有孩子说:“五个!乌鸦生小乌鸦、狐狸骗吃小乌鸦、喜鹊来做客、乌鸦不再上当、狐狸报复喜鹊。”我提议把第一大段和第二大段合并,全文分成四个大段。

最后一篇课文《金色的海螺》,是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长诗。海边住着一位少年,把奄奄一息的小金鱼放回了大海。第二天他下海打渔,两次打上来金色的海螺,他拿回家养在水缸里。接着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每天有香喷喷的饭菜等着他,原来是海螺姑娘在为他做饭,姑娘和他住了三年后,海螺姑娘告诉少年她就是那条小金鱼,为报答少年才偷偷来到人间。现在海神娘娘要她回到大海去。少年人去找海神娘娘求情,无论海神娘娘给他什么,他都不要,只要海螺姑娘。少年经受了考验,最后他和海螺姑娘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我问孩子:少年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很善良、很好心,他很勇敢、不怕海神娘娘……”海螺姑娘是什么样的人?“她也很善良,很好心。”对,海螺姑娘很懂得感恩,她要报答少年的救命之恩。

海神娘娘和少年的冲突,分角色朗读,我请某个孩子假装是海神娘娘,他说:“海神娘娘这么凶残,我才不愿意。”没有孩子愿意,海神娘娘只好我来扮演了。

第二天,请孩子们说说每一个自然段的大意。然后我提问。

我问:海神娘娘刁难了少年几次?等了一会,有一个孩子回答:“三次!”我又问:“哪三次?”有几个孩子回答:“华丽的房子,家里都是金银。”“给他很多美丽的仙女。”第三次“黑浪像铁链条一样,在少年身上抽打。”少年面对这样的痛苦,他是怎么回答的?孩子们读:“你就是乱鞭抽!你就是乱刀割!你就是端上水晶宫,我也不换我的海螺!”我说少年对海螺姑娘的一片真情达到什么程度?有孩子说:“愿意付出生命。”是的,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也许将来有一天你们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无论如何都要……?“永不放弃!”有孩子回答道。我赞叹道:说得好!无论有多少人反对、指责,如果你认为做了正确的事情,就一定要坚持,永不放弃!如果***将来真的回到家乡清理河里的垃圾,肯定有人会说你太傻了,甚至嘲笑你,这时不要动摇,会有人来支持你的。

 

再见,亲爱的孩子们!

 

我的父母已经年过八十了,我的弟弟、妹妹都在国外,只有我可以陪伴他们。以前我只想到自己要做些什么,从来没有想过父母对我有什么需求。去年的春节我突然意识到,如果最后分别的日子到来,我一定要守在父母身边。

几年前我在北京认识一位小保姆,她告诉我,她照顾的是一位老奶奶,她的四个儿女都很出色,都住在北京。当老奶奶生病咳嗽的时候,她最想握住一位儿女的手,可是儿女们太忙了,没有时间来看望母亲。老奶奶病重住在医院,直到临终都是这位保姆陪伴在一旁,而她的儿女却没有出现。

在我决定去广州教学的时候,我问过父母的意见,他们全力支持,不需要我留在他们身边。我原以为等我安顿好,接他们来广州住。没有料到年纪大了,父母哪里也不想去住,怎么劝说他们都不肯去广州,哪怕短时间走访一下。最后我想通了,与其去改变父母来适应我,不如我改变去适应他们的习惯。

我提前一年多告诉了学校和家长,三年级带完,我就离开了。由于学校和家长的一再挽留,我又答应四年级再教2个语文版块。

很对不起这群家长和孩子,不能陪伴他们到六年级。我曾无数次地问自己,究竟父母重要,还是孩子们重要?我只有这一个父母。孝道重要,还是我的事业重要?当我读到《孝经》:“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我暗自吃惊,“孝”那么重要,不仅是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也是做人的根基,是中国文明的核心所在。既然理解到“孝”的重要性,我就应该身体力行,犹豫不决的心沉静下来。从个人的爱好上说,我肯定愿意和孩子在一起实践教育梦想,但作为一名老师,如果自己做不到“孝”,又如何为人师表?

人生很难两全其美。如果我的父母6070岁,我还可以沉浸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中,可是他们已经八十岁了,如果我还不能陪伴在他们的身边,我害怕留下终身的遗憾。

三年级结束,有四位孩子因为我的离开而转学了。我安慰自己,即便是自己的女儿,不也是要离开我吗?当最后两天我和孩子们在教室里一起午餐时,安静中我忍不住要流泪,我把头垂得低低的,亲爱的孩子们,我舍不得和你们分开!突然我觉得好像是人生的最后告别,当有一天我要离开这个世界,怎样和最最亲爱的人告别!

我问孩子们你们有什么心愿,我们可以一起去实现。他们说想要露营。在家长的组织安排下,我离开前的最后一夜是和孩子们在野外渡过的。我们还进行了野炊和定向越野活动,离开我们班的好几个孩子都回来共度最后的时光,家长还组织了联欢晚会。

我写的25篇简讯,已有出版社和我签约出版。我取得的任何成就,都是因为有了这群家长和孩子,有了心源学校和老师们。他们给与我自由的空间去发挥创造,他们包容我的缺点和错误。

我送给每个孩子一套四本的《少年背诵美文》和一本《爱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自信自己是怀着满腔的热爱来做老师的。缺少了这份爱,我是没有资格站在讲台上的。

老师的陪伴总是暂时的,美好的书籍可以陪伴孩子们走的更长久、更远。

 

心愿

 

语文版块开始的两周,每天下午我们继续去跑步,有孩子说:“我知道是为周末爬山和去田园邦准备的。”是的,11月初的周六我们爬山七个小时,15公里。带着孩子长距离登山徒步是我的心愿。我们每年都有徒步,但路途不够长,这一次够了。

一年级刚开学不久,我们每天晨圈结束后,跑个上坡,约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能超过我。今年上半年跑步,有23个孩子落在我后面,到了四年级所有的孩子都跑在我的前面,我怎么也赶不上他们了,心里好开心!有个孩子说:“吴老师,你跑得最慢,要多锻炼了。”我一个劲地点头。

这个语文版块继续读《孝经》,我还让孩子们抄写。接着开始读《中庸》,我带着读了前面三章,后续由其他老师将继续带领。

我们读《声律启蒙》,结合“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苏武节,郑虔毡,涧壑对林泉。……”我讲了苏武牧羊的故事。一年级时我觉得还没有到时候。什么时候适合讲什么故事,有时是凭着教师的直觉。比如《三字经》里有“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我觉得对低年级的孩子不适合讲述周文王被囚,商纣王杀了他儿子,将儿子做成了肉羹给周文王吃。这样残忍的情节,即便没有细节,老师也不要讲给10岁以下的孩子听。

读完一段《声律启蒙》,我请孩子们画出平声和仄声,提醒他们平声读得舒缓,仄声读得短促。

接下来我请带班老师带孩子们读《图画唐诗》,这本书一年级就买了,每首诗配有一幅画和一幅书法。到了四年级,孩子们对书法有点欣赏能力了,我才觉得可以用这本书了。

这个学期开始,每周书法作业,由书法老师批改。孩子们看到老师画的红圈,看到自己的进步,非常高兴。书法老师表扬我们班书法写得好,因为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坚持每个周末写一张书法作业。

我们还做了一项练习,给出一个字,比如“且”,加上偏旁可以变成哪些字?学过的字有:组、祖、阻。“青”加偏旁可以变成:请、清、情、晴、精、静、睛……。我让孩子们在主课本上写成辐射状,核心字在中间,组合的字写在四周。我想通过这种方式复习学过的字。

家长们为了表示对我的感谢,打算每个孩子送我一份礼物。我得知后,告诉家长,你们的心意我领了,请不要送我任何物质的礼物,因为不能带到另一个世界。

我们每年都画一幅树、房、人,临离开前,我再次请孩子们画了一幅,这些画暂时保管在我这里。

最后一个月,《西游记》、24节气卦象图、太极图、印度的Kolam、《乌鸦、狐狸和喜鹊》、《金色的海螺》、长距离徒步、收获稻谷、野炊、露营、帮助他人、感恩……都是我想带给孩子们的内容,我如愿以偿。

离开学校的最后一个上午,我把房间打扫干净,用过的桌椅用抹布擦一遍,用目光向房间里的一切说声:谢谢!

就在这时收到来自朋友安贫的一首诗,好像就是为此刻的我而写:

 

       我用目光爱过屋内每个物件

 

1

你好,无瑕的沉思。

你好,清水。

2

用目光爱过屋内每个物件。

用手指手心一一爱过她们,

我愿意让它们舒适。

3

慢慢学习单独交谈。

和万事万物商量,

和它们谋求纯洁的欢乐。

4

我喜欢说:好吧。

把榫卯的要求分别告诉它们。

5

这世界还好,没那么急促。

慢慢说慢慢听的人还在。

6

这世界还好。

为相爱的人留有足够体面的密室。

为黑夜留有烛台。

7

我有耐心了解物质的内心

和她蠢蠢欲动的愿望。

我有耐心等待。

美的秩序缓缓生长。

8

好吧,你不知我多么喜欢一片叶子、

一个贝壳、一滴露珠,

多么喜欢纯真的微笑。

每天都有期待,

在一缕轻烟,在煮熟的玉米,

在新鲜的水果里,

找到迷人的诗句。
9

你好,上午。

你好,今日相见的各位亲人。

 

 

                                                            20161212  

 

话题:



0

推荐

吴蓓

吴蓓

837篇文章 5年前更新

理学硕士,担任过大学物理教师13年。2001年赴英国爱默生学院学习华德福教育,2005年9月开始在北京实践华德福教育。已出版的书籍:《华德福老师的心灵日记》(原名为《英格兰的落叶》)、《请让我慢慢长大》。翻译出版的书籍:《学校是一段旅程》、《解放孩子的潜能》、《圣雄修身录》《圣雄箴言录》,以及3本儿童绘本。

文章